纪念(第4/6页)

瑞枝的第一印象是感觉高林的白发增多了。过去很短的头发稍稍留长了些。正因为如此发色黑白斑驳才更加明显。

“对不起,我来晚了。”

高林郑重地道歉,“前面的商谈延长了……等了很久吧?”

瑞枝回答:“没事,是我请你过来呢。”

两个人生硬地互相低头致歉了两三次,才相对坐下。餐馆独有的白色柔和灯光照在高林的脸上,瑞枝发现高林并不像他的头发那样的衰老。

高林之前就很有男人味。他仿佛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魅力,喝醉的时候也曾说过刚成为建筑师时和委托人妻子的风流史。

“所谓的建筑师,在洽谈阶段一般都是和委托人的妻子洽谈。因为经常见面,对方也年轻漂亮,发生点儿什么事情也很正常。”

高林举了位有名的建筑师为例,他的第二位妻子确实曾是委托人的妻子。

从那以后,“委托人的妻子”这个词就一直深深印在瑞枝脑海中挥之不去,总觉得这个词里包含着充满性欲的好奇心和轻微的污蔑。瑞枝好奇高林和自己夫妇亲密交往时期到底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莫非也把自己看成“委托人的妻子”之一吗?

如今,两个人相对而坐,高林作为美男子的自信已经日渐淡薄,与之相应的自由放纵也消失不见了,他稳重娴熟地把餐巾铺至膝盖,已经无疑是一位中年男子的所为了。也不像过去那样突然开始吸烟,餐前酒也不会再点啤酒。瑞枝快速盘算了一下,高林比前夫小三岁,今年应该43岁了,想到这里她感到很吃惊。

瑞枝从未想过自己能这么快地想起前夫以外男人的年龄。“比前夫小三岁”这一信息残留在脑中,就说明自己还清晰地记着前夫的年龄。

这里的前菜非常丰盛,其中有一种用橄榄油煎的沙丁鱼。

“啊,好怀念啊。这个好吃。这以前可是郡司的最爱,郡司曾经任性地让店里专门再盛一些过来。还有无花果和生火腿,郡司也爱吃得不行。”

“高林,那个人现在在哪儿?”瑞枝很直接地问。瑞枝本以为至少要等吃完饭,或者是吃完甜点之后才会问这个问题的,可没想到还在吃前菜时自己就毫不费力地发问了。

“现在在德岛。”

“德岛?”

由于太过意外,瑞枝不由得大声质疑。之前听说他住在夏威夷,这才比较像他的风格。

“为什么是德岛呢?他已经去世的父母都是东京人,应该和德岛毫无关系啊。”

“现在和他一起生活的女人是德岛人。”

高林装作专心欣赏杯中的红酒。

瑞枝的左胸涌起一种说不清的痛楚。瑞枝认为本不该如此的,可却切实地感受到了愤怒。

八年前离婚的丈夫和别的女性生活在一起,从前夫的性格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瑞枝对这个消息还是不能坦然接受。

这八年来,自己一路奋战至今,因为不能指望连孩子的抚养费都没有支付就下落不明的老公,所以自己必须努力找工作。明明马上就30岁了,还要和年轻的学生们一起上编剧学校,为了完成课题而彻夜工作。即使如愿以偿成为编剧,为了获得正规工作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只能一边应付赤裸裸提出潜规则要求的男制片人,一边一步一步地积累业绩。

即使到了现在,瑞枝一看见表针指向九点心跳还会加快。在制作连续剧的时候,制片人会在电视剧播出的第二天打来电话,告知昨晚的收视率,电话打来的时间一般都在早上九点稍过。

瑞枝经常对别人说:“和丈夫分开以后的这八年,真的把我变成了成熟自立的女人。”瑞枝自己对这一点也深信不疑。此刻她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真的是很拼命,怀抱着女儿到底该如何生活下去,瑞枝手足无措地挣扎着,终于走到了今天,今天看来当初应该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而在此期间,前夫却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

正如他之前所说的,“放弃女人就如同放弃做人一样”,无论处于多么艰难的环境,他都不能忍受没有女人的人生……

“泽野,你心情不好了吗?”

瑞枝一抬眼就看到高林充满担心的脸。

“怎么会呢。和女人在一起,才像那个人的风格。”

“应该还没有正式结婚。我也只是偶尔打个电话,详细的事情我也不了解。”

瑞枝隐约记起,这样的情景之前有好多次,当时瑞枝为了寻找丈夫的下落而逼问高林。

“你不应该不知道啊,你总是和他在一起,说什么都不知道一定是骗人的。”

“我什么都不知道,真的。”

第二道菜送上来了,是搭配了油菜花的意大利面。油菜花应该是温室产的,所以和春天的不同,黄绿色彩搭配得楚楚可爱。

“好美味啊!”高林再次赞叹。这声音中已经没有10年前充满困惑的稚嫩,从中可以窥探出对一切都能坦然处之的狡猾的温柔。与此相对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瑞枝前夫的事情守口如瓶。

瑞枝继续问:“那个人现在做什么工作?”

“还在做房产中介。”

“还没有引以为戒吗?”瑞枝由衷地感觉吃惊。

前夫之前总是这么说,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就是土地了,“你想啊,到目前为止土地的价格降过吗?将来还会一直上涨的。这么可靠真的是不可思议啊……”

他的口头禅瑞枝直到如今还能脱口而出。然而土地却背叛了他。为了让那么痴爱自己的人类陷入破灭,土地的价格突然之间就开始暴跌。如果当时丈夫能马上脱身而出的话还好,可他却选择了坚守,直到最后的最后他还依然相信土地。

“都被折腾得要死了,还要继续做土地生意……到底想什么呢!”

“没有办法啊。郡司天生就是干房地产中介的,和泡沫经济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那帮家伙完全不同。郡司也不仅仅是房地产中介。我至今依然认为他是在日本最早出现的美式房地产投资开发商。”

郡司的父亲在赤坂经营房地产,店面就开设在商住大楼的一楼,窗户上贴满了各类房型图和广告单,是典型的街边房地产店。据郡司后来自夸所说,父亲的父亲,就是郡司的祖父之前也从事向赤坂的艺人介绍房子,或者帮着艺人斡旋其隐退之后的商铺之类的工作。因此郡司才自夸说:“我可是第三代。”

20多年以前,这条街异军突起。有家百货商场明确表示要在这里发展,周边的平民区土地价格上涨将会是大势所趋。大型房地产公司闻风而动,命令从事二手房买卖的郡司的父亲开始进行土地收购的交涉。当时已经年近60的他无从入手,就全部委托给刚从二流大学毕业的儿子来做。这就是郡司传奇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