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美丽的

王克澄 译

连我的叔叔马特霍斯也要以他的特殊方式十分愉快地跟我重新见面。要是一个年轻人好几年来一直耽在异乡客地,一旦突然重归故里,长得又很气派,那么家乡那些谨小慎微的诸亲好友,便无不笑逐颜开和他欢天喜地地握起手来。

那只棕色的小箱子里藏放着我的东西,还是簇簇新的,锁儿挺结实,皮带很有光泽。其中有好几件干净的外套和内衣,一双新靴子,几本书和一些相片,还有两支漂亮的烟斗和一把小手枪等。此外,我带回了我的提琴箱和一个装零星物件的背囊,还有两顶帽子,一根拐杖,一柄伞,一件风衣和一双套鞋,这一切都是崭新而耐用的,其次,更有我省吃俭用下来的两百多马克,以及一封能使我今秋在国外觅取个好差使的介绍信,都缝好在我胸前的口袋里。从这一切来看,我经过长时期的远游,如今作为一个绅士,身上穿得如此光鲜,又带了这许多物件归来,而在当时离乡他去之际,我却被人看做一个腼腆的令人担心的孩子呢!

火车缓缓行驶,在拐了几个大弯后才一路驶下山坡,而在每个拐弯的地方,山下城内的那些房屋、街道以及河流和花园,都显得越来越接近和越清楚。我时而辨别出某家的房屋及其下面居住的某位熟人,时而在点数各家的窗户,还有鹳鸟的窝巢。火车出了山谷,我婴儿时代和孩提时代的回忆以及何止千百遍使我会心微笑的家乡回忆,渐渐地都给勾了起来,而我那妄自尊大的回乡感,我那足以使山下乡人钦佩得五体投地的快活感,却慢慢地消失殆尽,让位于一种感激的惊喜心情。这逐年消隐的乡愁,就在这一刻钟之间,强烈地袭上我的心头。月台旁每枝金雀花,每幅熟悉的花园樊篱,在我眼里显得十分珍贵,我在恳求它们的原谅,因为我把它们忘怀已久,并且没有它们做伴也生活了许久。

火车驶过我家的花园,从古老邸宅楼上的窗户里,有人站立着,他正拿着一块很大的手绢,在频频招呼;这位可能是我的父亲。而在阳台上,则站着我的母亲和婢女,手中执着块小手帕,从屋顶上的烟囱里,有一缕煮咖啡的淡蓝色炊烟,向清新的大气中冉冉升起,最后消失在城市的上空。这一切如今重新归属于我,它们一直翘首以待地在等待着我,并在高呼欢迎。

车站上,跟过去没有两样,蓄着胡子的年迈管理员,心急火燎地在来回疾步奔走,并把路人从铁轨上全部撵走,就在人群中,我发现了我的妹妹和最小的弟弟,一脸都是等待的样子,在东张西望地寻找我。我的弟弟为我装载行李,带来了一辆手推车,这种手推车,本是我们孩提时代的一种骄傲。在手推车上,我们装好了我的箱子和背囊,弗里茨推着就走,我和我的妹妹随后跟了上去。她连声责备,说我目前不该让人把头发修得这样短,相反,她却觉得,我的小胡子非常漂亮,而我的新箱子也很精致。我们扬声大笑,彼此相对而视,又一次次地拉着手,并对前面推车的弗里茨点头招呼,他却也不时掉头回顾我们。他跟我长得一样高大,肩膀又阔。当他向我们前面走去,我忽然想起,在他还是孩提时代,我不时与他发生口角,还狠狠地打过他,眼下我又见到了他那张脸儿,以及他那受侮辱和很悲伤的眼睛,一种痛苦的幡然悔悟的心理我不禁油然而生,而这种心理就是在当时,只要我怒气一消也会深深感到的。如今,弗里茨已长大成人,下巴上也长出了一层金黄色的密密茸毛。

我们一路走去,穿行在两旁栽着樱桃树和花楸树的林荫大道上,拾级登上山丘小径,又路过一家新开的铺子和许多没有改观的旧时民居。然后,才拐过桥角,那窗户敞开的父亲邸宅,跟昔时一模一样,已映入了我的眼帘,从窗户里我又听见我家的鹦鹉牙牙学语的声音,这时,过去的回忆,加上心底的欢乐,使我的心头咚咚地跳个不停。穿过阴凉而乌黑的大门入口处和石板铺设的宽敞的屋子过道,我来到了家里,捷步登上石阶,只见迎面走来了父亲。他吻了我一下,泛着一脸微笑,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他静静地牵着我的手,一直来到楼上客厅的门前,我的母亲站在那儿,把我搂在她的怀内。

接着,婢女克里斯蒂娜很快走上前来,把手递给了我,起居室里,咖啡已准备就绪,我便向鹦鹉波里问好。它立即把我认了出来,它从笼顶的边缘上纵身跳到了我的指尖上,低下它美丽的绿色脑袋,让我好好抚摩。房里已裱糊一新,至于其他的物件,都照样放着,从祖父母的遗像,从玻璃柜,一直到描绘着百合花的古式站钟。杯子放在已铺好的桌上,而在我的杯子里,却还插着一小束木樨草,我便把它拿起来,往钮扣孔里一插。

我的母亲端坐在我的对面,她在仔细地端详着我,并随手给我递来一个牛奶小面包;她连连敦促着我,别为了讲话把吃给耽误了,自己却像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一个个要我必须回答的问题。父亲则默不作声地倾听着,他一边抚摩着自己那把已经变成灰白的胡须,一边双目通过镜片和蔼可亲地审视着我。当我并不夸大其词,叙述着自己的经历、活动和成就之时,心头不由得想起,我应该对这两位深表由衷的感谢!

在初来乍到的第一天,我一心想看的无非是父亲这幢古老的邸宅,对于其他的一切可以安排在明天,甚至在往后的日子,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因此,咖啡喝完后,我们就到各个房间去瞧瞧,我们还去了厨房、过道和卧室等几乎所有的地方,跟从前一样,即使我发现有所革新,但在家人眼里,却还是原来的模样,他们甚至还在争吵,这是否早在我离家之前就已经如此摆设的了等等。

在傍山倚岩的又囿以长春藤樊篱的小花园里,午后的阳光照射着整洁的小径和粗糙石块垒成的围栏,照射着半满的水桶和万紫千红的花台,使得它们无比灿烂。我们走上阳台,坐在舒适的安乐椅上;那儿,从紫丁香宽大而透明的叶丛中照射下来的光线,好不柔和,温暖,又是绿意宜人,有两三只蜜蜂嗡嗡嘤嘤、醉醺醺似的飞来,似乎已迷失了它们的归途。为了我的重归故里,父亲表示感谢,并光着脑袋念起了主祷文。我们悄无声息地站着,双手叠在一起,虽然这不习惯的严肃场合使我有点压抑之感,但我却颇有兴趣聆听这古老而神圣的话语,同时还虔诚地说了声“阿门”。

过后,父亲回到他的书房里,弟弟妹妹都各自走了,房里变得寂静无声,我同母亲两人孤零零地坐在桌边。这一时间虽是我梦寐以求的,但却也有点害怕。因为,即使我的重归故里使大家高兴,也备受欢迎,然而,我最后几年的生活,毕竟不是非常纯洁和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