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情(选译)(第4/5页)

刘阳译


  1. ◎葡萄牙修女,指玛丽亚娜·阿尔卡弗拉达(1640—1723)。她在修道院中给夏密里伯爵写了五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了强烈的爱。这些书信一六六九年以译本形式出版,书名为《葡萄牙修女书简》,可能是纪叶拉格(1628—1685)直接用法语写成的。​

  2. ◎爱洛伊丝(1101—1164):法国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阿贝拉尔(1079—1142)的学生,她和阿贝拉尔热烈相爱,酿成悲剧。他们的书信后整理成《爱洛伊丝和阿贝拉尔的情书》出版。​

  3. ◎琴托:意大利中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区城镇,位于波伦亚西北,雷诺河畔。​

  4. ◎维塞尔上尉:实际上是司汤达自己。​

  5. ◎克雷比庸(1707—1777):法国小说家,著有《索德》《心灵歧路》等作品。​

  6. ◎洛增(1747—1793):公爵,法国军官,著有《回忆录》。​

  7. ◎杜克洛(1704—1772):法国作家,著有小说和论著,主要作品有《十八世纪风俗考》。​

  8. ◎马蒙太尔(1723—1772):法国作家,著有《道德故事》《回忆录》等。​

  9. ◎尚福(1740—1794):法国作家,著有《思想、格言和遗事》《回忆录》等。​

  10. ◎卡拉奇兄弟:指洛多韦科(1555—1619)及其从弟阿尔果斯丁洛(1557—1602)和阿尼巴尔(1560—1609),三人均为意大利画家,西欧绘画中学院派的创始人。​

  11. ◎路易(1778—1846):拿破仑三世之父,一八〇六至一八一〇年为荷兰国王。​

  12. ◎海牙:荷兰最大城市之一,王宫和政府所在地,一七九五至一八一三年为法国统治。​

  13. ◎蓬·德·维尔和迪德芳夫人在火炉前的一次著名谈话。——原注​

  14. ◎阿尔菲耶里(1749—1803):意大利悲剧诗人,著有《扫罗》《玛丽·斯图亚特》《弥拉》等。​

  15. ◎尼禄(37—68):古罗马皇帝、暴君。​

  16. ◎法国作家萨德(1740—1814)的作品,全名为《于斯汀或美德的不幸》。​

  17. ◎这本书是从里西奥·维斯康蒂(司汤达化名)意大利稿本上随意翻译的,他是一个高贵的青年,最近在沃尔太拉的住处逝世,就在他突然逝世那天,他允许译者出版他论述爱情的论著,只要能找到一种方法缩减成合适的形式。卡斯太尔·菲奥朗蒂诺(司汤达又一化名)——原注​

  18. ◎萨尔茨堡:奥地利西北部地名,旅游及冬季运动胜地。​

  19. ◎如果说,男人并不表现这种特点,那是因为他们不肯牺牲一下羞怯。——原注​

  20. ◎这说明,生活的同一种微妙只能提供某一时刻的完美幸福,但是具有激情的人的生活方式一天可以变化十次。——原注​

  21. ◎十七世纪小说家所称的“一见钟情”决定着男主人公及其情人的命运,是一种心灵活动,尽管遭到拙劣作家的各种贬低,依然是本来的现实,它来自执行防卫策略的不可能。一个恋爱的女子发现那么多感情上的幸福,感到掩饰不了,她倦于谨慎,不顾一切全力投入爱的幸福。因此,有怀疑,就不可能有一见钟情。——原注​

  22. ◎佩皮尼昂:法国城市,东比利牛斯省首府。​

  23. ◎摘自里西奥的日记。——原注​

  24. ◎《奥赛罗》和《贞女》,维加诺*编导的芭蕾舞,拉-帕勒里尼和英利娜里主演。——原注*维加诺(1769—1821):意大利舞蹈家和编舞者。​

  25. ◎原文为意大利文。《比安卡和法里埃罗》是罗西尼作曲的歌剧,根据意大利作家蒙佐尼(1785—1873)的悲剧《卡玛诺拉伯爵》改编。​

  26. ◎康波莱西(1785—1830):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27. ◎原文为意大利文。罗西尼作曲的歌剧《阿米达》系根据塔索的《解放了的耶路撒冷》改编。​

  28. ◎梅朗(1736—1803):法国政论家。​

  29. ◎贝里公爵(1778—1820):查理十世的次子,因遭自由派仇视,一八二〇年二月在巴黎歌剧院门口为鞍具制造工卢韦尔所杀。​

  30. ◎这是历史事实,许多人尽管爱管闲事,听到这消息时仍然大为震惊,但又生怕显得比告诉他们这一消息的人逊色。——原注​

  31. ◎莱阿利埃-迪马先生的《回忆录》。科西嘉就其十八万人来说,还不足法国大多数省份人口的一半,几年来已产生了萨利塞蒂、勃佐·第、波尔果、色巴斯蒂阿尼将军、塞尔伏尼、阿巴杜齐、吕西安和拿破仑·波拿巴、阿雷纳,拥有九十万居民的北方省份却不能夸口列举这样的名单。但在科西嘉任何一个出门的人都得冒被枪击的危险倒是事实,不过科西嘉人首先是为他自己报仇,其次才是尽力自卫,与此相反,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软弱屈服得做不到这一点的。拿破仑的才干、个性就是这样造就的。这与一个贵族和管家作为游戏伙伴的宫廷大不相同,或者与甚至在对老爷本人说话时被迫说服自己不尊敬大十二岁的老爷的费纳龙大不相同。参见这位大作家的作品。——原注​

  32. ◎在巴黎为表明举止高尚,就要注意千千万万的细节。然而有一个很强烈的不同意见,在巴黎为爱情而自杀的妇女远远超过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总和。这一事实使我大惑不解;我并非为了暂时知道如何解释,可是它不能改变我的观点。也许在目前,死对法国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所以极度文明的生活的无聊是那么伟大;更有甚者,虚荣心受到伤害,一个人也会毙了自己。——原注​

  33. ◎蒙米雷:法国东部城市,拿破仑一八一四年在该地击败俄普联军。​

  34. ◎我羡慕路易十四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生活在马尔利的客厅内,说不定三天内到达塞内夫和拉米利战场,妻子、母亲和情人总是提心吊胆。参见塞维尼夫人的信。在危险面前,他们在说话时仍保持一种活力和直率真诚;如今我们是没有这种胆略的,但同时,拉美特先生杀害了他妻子的情夫,如果瓦尔特·司各特给我们写一本路易十四时的小说,我们定会大为惊愕。——原注​

  35. ◎欧梅拉(1786—1836):爱尔兰外科医生,拿破仑一世在圣赫勒拿岛时的医生。​

  36. ◎缪拉(1767—1815):法国元帅,拿破仑的妹夫,曾被封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1815)。拿破仑失败后,缪拉企图重登王位,被俘后遭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