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箱

总体来说,艺术领域存在一些只能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人,像围棋将棋这些就需要特殊的天分才能在十四五岁拿到初段。因此有些人虽然在这条道路上有天赋,但让他做点别的事,就比国民学校的孩子还不中用,简直就跟白痴一样。不过也有一家之言认为,这种特殊的畸形儿最多也就能达到四五段,而那些能成为高手中的高手的人,在其他道路上也不会陷于平庸。

就文学而言,偶尔也会出现这种作家。一般世人都容易对艺术的世界抱有迷信般的偏见,认为艺人、艺术家都是一些疯子。就工作性质来说,不能按时,没有规律是一方面,但工作性质本身就是没有规律。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不能凭这个就认定人家是疯子。

本来艺、艺术这种东西就不能用家常便饭的心态去搞。我前几天看了将棋名人战的决战,当时塚田(八段)第一手想了十四分钟,于是观战的土居(八段)问他说,像第一手这种不是应该前一天晚上就想好吗?而塚田回答说,前一天晚上就算想好了,跟对手对坐在棋盘面前时感觉又不一样了,因为走法有限,所以像封手[1]这种基本上心里能有个数,对方走这一手要这样,走那一手要那样,可是就算在心里打好了算盘,一旦面对棋盘,就又会改变主意,走另一手。

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就算心里想好了,写成这样吧,让这个人物这么行动吧,一旦面对稿纸,主意就改了。

主意改了,也就是说前一天晚上想的,前一天晚上的思想事实上是由我们的平常心思考出来的东西,一旦面对稿纸,就没法忍受平常心的浅薄。创作需要的境界是全心全意投入,创作活动本身就是如此,如果按照预定计划来的话,这就不是创作活动了,而是在制作工艺品,就算能做出很优秀的工艺品,所进行的也不是名为艺术的创造活动。艺术的创造通常是从计划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始的。预订计划本身属于该作家既成的个性,既成的力量,然而艺术本身是一种自我的创造发现,它必须跳出既定计划,创造发现一些无法预测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的充实。

因此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处理事务都很有规律,上面这种方法无论如何都是行不通的。因此就算生活不规律的现象是作为一种工作性质而存在的,这种现象也是因为工作性质而导致的,从事该工作的人本身并不具备这种性质。据说猪本来是非常喜欢干净的动物,可日本人却把猪养得特别脏,把一切脏东西都收拾到猪圈里,以为猪圈就等于垃圾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猪本来就有洁癖,平时时刻惦记着清理猪圈,保持卫生的都是猪。也就是说,文人这种东西就像日本的猪,虽然出于工作性质,没法不杂乱无章,但原本为人却一丝不苟,不过,怎么说呢,唉,算了。

文学是一种靠人执笔的工作,因此从事文学,好歹要通晓人性。围棋将棋这行除了天生对此有天赋的人,还能有一些白痴性质的专家。然而应该不存在白痴性质的通晓人性的作家。不过偶尔也是有的。也许用“白痴性质”的说法不合适,不过总之,有一些人一旦去干作家之外的工作就只能做到马马虎虎,没法做到触类旁通。人们容易把鄙人想成这种人,但他们想错了,一般容易被同行评为“那个小说家(那个诗人)完全不适合做实际性工作”的人,往往并非如此。诗人这种东西很奇怪,平时作一些不现实的诗,写一些厌世的诗,但多数诗人自身的癖性却比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还要现实。文学本身就是发自人性的产物,因此其本质也应如此,文人墨客这个词不可能用于近代文学的文人身上,因为他们的本质比世俗之人还更世俗,更现实。

三枝庄吉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异类作家,这是他小说宣传用的固定说法,然而就我所知,他是日本唯一一个只会写小说,其他一窍不通的作家。

他的小说好比一种诗,令他的创作活动得以运作的根是诗魂,因此他是一个除了苦思冥想、贫穷、流浪以外没有任何赚钱才能的无能之人。然而你要是以为他不通晓人性,那你就错了。他把人类洞察得深刻而又精确,因此,他虽然活得很梦幻,却比世上的普通人都实际,都现实。他花钱大手大脚,本质上却是吝啬的,也就是说,他生来就具备一种人的执念——比节俭力行的世人更心疼钱,心疼东西。不过,他有守财奴的执念,却花钱如流水。为什么说近代文人是实际的现实主义者,那是因为他们通晓人性,因为通晓人性,所以也通晓自身,“知晓”人类的执念执迷,也就说明自身“拥有”这些东西。因此,如果人类是复杂又执着不舍的生物,那么近代文人也都是复杂又执着不舍的生物,然而他们同时也花钱如流水,经营着像梦游一样的梦幻人生。

总的来说,像我们这种穷困文人,偶尔兜里有点钱就会想赶紧把钱花掉。若是多达三个文人聚在一起喝酒,各自兜里都有钱,一到结账的时候,肯定是最穷的那个争着抢着要第一个掏钱。鄙人就总这样,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说着“别别,今天这钱怎么着都得我掏”,所以就遭了报应,一摸兜里钱不够。等到自己手足无措垂头丧气像是哪儿还装着钱似的把兜里摸个遍的时候,本就有钱的文人就会十分安静而缓慢地从怀里掏出厚重饱满的钱包。三枝庄吉这伙人也不例外,他们总急着抢先掏出自己的钱包。然而,这伙人却比谁都了解贫穷的不易,钱财的珍贵。所以这伙人钱包里的那些钱就跟长了脚似的,争先恐后跑得飞快,真可谓天不遂人愿。每逢天一亮就开始后悔,一旦老婆问“没有米饭也没有萝卜根,今天吃什么呀”,就双眼发光狠狠瞪着自家老婆,好像老婆才是诅咒自己的恶魔,然后蒙上被子,抱着胳膊,把脸别过去。

庄吉来来回回搬了很多次家。长的半年,短的三个月,因为付不起酒馆、米店、房租的钱,他最害怕印字袢缠[2],因为害得他来来回回在东京各地跑来跑去的那点欠款基本都是穿着印字袢缠的大叔和小哥来讨要的,而且这些人还骑着自行车。那些骑着自行车,“乘风破浪”般向他冲来的印字袢缠就成了他恐怖的种子,因此他乘上汽车,一路冲向目的地,到了地方,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地让该地的主人帮他付车钱,人生所到之处都不得不使劲儿卑躬屈膝,而且还很费钱。有钱人没必要坐汽车。

他老婆跟他的贫穷正相配。他老婆以贫为友取乐,虽然绝不是发自真心喜欢贫穷,但自然而然也就习惯了。这是为了庄吉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