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3/3页)

[64]维也纳绅士应指弗洛伊德。

[6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用语,指儿童在1-3岁发育时期,父母要求儿童学会控制排便,而儿童对此的反应可能在其人格形成上产生深远影响。

[66]天主教的非正统派别。

[67]萨佛纳罗拉(1452-1498),意大利宗教、政治改革家。一四九四年领导佛罗伦萨人民起义,建立该城民主政权,被教皇推翻后判火刑处死。

[68]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大约公元前1334年至前1325年在位。

[69]W.兰格伦(1330?-1400?),生平不详,据猜测系中古英语头韵诗名篇《农夫皮尔斯》的作者。

[70]《吕西斯特拉忒》是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一出喜剧。

[71]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2]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3]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4]原文Carrot,亦有“诱人而难以得到的酬报”之意。

[75]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亦指色情狂。

[76]莱斯特伯爵(1533-1588),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

[77]布隆代尔·德·内斯莱,法国北部一位早期抒情诗人,创作时期约在十二世纪末。

[78]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人物。

[79]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人物。

[80]F.戈雅(1746-1828),西班牙画家。

[81]见第391页注。

[82]赫维(1696-1743),英国政界人物、才子,后代许多人对英格兰十八世纪的印象主要源出于他和H.沃波尔的著作。

[83]J.多恩(1572-1631),英国诗人,玄学派诗歌代表人物。

[84]R.杜飞(1887-1953),法国画家。

[85]伊特拉斯坎人是居住在意大利亚平宁山区一带的古代民族,公元前六世纪时,其文化艺术成就曾达到顶峰。

[86]坦塔洛斯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因泄露天机,被罚立于齐下巴深的水中,头上有果树。口渴欲饮时,水便消失;腹饥欲食时,果子便被风吹走。

[87]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两个掘墓人掘出的一具骷髅。

[88]P.E.格林(1894-1981),美国剧作家。

[89]莉莉和罗斯的英文原文是Lily和Rose,分别有“百合花”和“玫瑰”之意。

[90]布痕瓦尔德是德国一村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在此设立集中营,屠杀了数万名反法西斯战士。

[91]库克罗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92]英国通俗小说家W.H.安斯沃思(1805-1882)的小说《温泽堡》中在森林中出没的鬼魂。

[93]H.波希(1450-1516),荷兰画家。

[94]狄安娜是罗马神话中的月神和狩猎女神。

[95]罗伯特·克劳利(1518-1588),英格兰基督教清教徒派教徒、社会改革家。一五四八年著《抗议压迫我国贫苦民众的人们》,斥责当时的豪绅富商比土耳其暴君更残暴。书中主人公喊出其名表示嘲讽之意。

[96]J.C.史末资(1870-1950),曾任南非联邦总理,总理任内推行种族主义政策。

[97]A.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

[98]阿尔汗布拉宫是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拉纳达的古迹。

[99]雷卡米耶夫人(1777-1849),法国贵妇人。

[100]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中主角奥赛罗的妻子,受小人伊阿古诬陷被其夫扼死。

[101]法国画家米勒(1814-1875)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民的劳动生活。

[102]约瑟和马利亚是耶稣的父母。

[103]库埃(1857-1926),法国心理疗法医师,研究催眠术,倡导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疗法。

[104]英国拳击奖,一九〇九年由英国全国体育运动俱乐部主席朗斯代尔发起设置。

[105]一种开襟毛线衣。后一句是为了押韵写着玩的。

[106]亨利·格林(1905-1973),英国小说家,他的讽刺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107]F.R.李维斯(1895-1978),英国文学评论家。

[108]接待员有口音,将“于尔菲”念成了“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