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千万别跟生人交谈(第4/4页)

诗人又把别尔利奥兹拉回到长椅边。

陌生人没有坐在椅子上,而是站在那儿,手里拿着一个深灰色封面的小本子、一个鼓鼓的硬纸信封和一张名片。

“真是对不起,刚才只顾跟二位争论,忘记作自我介绍了。这是我的名片,这是护照,这是来莫斯科担任顾问的邀请函,”陌生人用犀利的目光望着两位文学家,郑重其事地说。

文学家们不好意思了。“鬼家伙,全听见了……”别尔利奥兹心里想,一边用礼貌的手势向对方表明无需出示证件。外国人向编辑递过证件时,诗人瞥见名片上的外文是“教授”,那姓名的头一个字母是“W”,也就是两个连写的“V”。

“很高兴认识您,”编辑难为情地喃喃道。外国人遂把证件装回衣兜。

人际关系就这样恢复了,于是三个人又坐到长椅上。

“教授,是请您来当顾问吗?”别尔利奥兹问。

“是的,当顾问。”

“您是德国人?”流浪者说。

“我吗?……”教授反问道,忽然沉思起来。“唔,差不多,是德国人……”他说。

“您俄语讲得真棒,”流浪者道。

“噢,我算是个多语通,会说许多种语言,”教授回答。

“您的专业是什么?”别尔利奥兹问。

“我是魔法专家。”

“好家伙!……”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脑子里嗡的一震。

“是……是请您来当这种专业的顾问?”他结结巴巴地问道。

“对,这种专业,”教授肯定道,接着解释说:“你们的国家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批手稿真迹,作者是十世纪的魔法师赫伯特·阿夫里拉克斯基。这些手稿要由我来研究清理,因为我是世界上唯一这方面的专家。”

“啊,您是一位历史学家?”别尔利奥兹肃然起敬,大大松了口气。

“我是历史学家,”学者承认道,又牛头不对马嘴地加上一句:“今晚牧首塘边就会有一段有趣的史话!”

又轮到编辑和诗人大吃一惊。教授向两人招招手,等他们凑近了,悄悄地说:

“请注意,耶稣是存在的。”

“听我说,教授,”别尔利奥兹勉强笑笑说,“我们尊敬您的渊博学识,不过对这个问题,我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不需要任何观点!”古怪的教授说,“耶稣是存在的,这就得了。”

“总得有证据才行……”别尔利奥兹话还没说完。

“也不需要任何证据,”教授道,他声音不高,不知为什么外国腔也没有了,“一切都很简单:那人穿着猩红里子的白斗篷,迈着骑兵习惯的蹭步,在新春尼散月十四日[15]的清晨……”


[1] 莫斯科市内一座古老的公园。

[2] 俄罗斯最大的矿泉气候疗养地之一,在北高加索。

[3] 1俄丈为2.134米。

[4] 亚历山大的斐洛(约前30—约后45),把犹太教和希腊哲学结合起来的古犹太宗教哲学家。

[5] 优素福·弗拉维(37—100后),古犹太历史学家,著有《犹太战争》、《犹太古代史》。

[6] 塔西佗(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著有记述罗马帝国史的《编年史》和《历史》。

[7] 巴比伦城的守护神。

[8] 据《新约·马太福音》:耶稣降生后,有几个博士(智者)在东方看见了他的星,便到耶路撒冷来拜见他。

[9] 指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为证明上帝存在而提出的五条理论根据。

[10] 指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1724—1804)。

[11] 费迪南德·席勒(1864—1937),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实用主义代表人物。

[12] 大卫·施特劳斯(1808—1874),德国神学家,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他否定《圣经》,认为耶稣是历史人物。

[13] 俄罗斯白海索洛韦茨基群岛的俗称,旧时为犯人流放地。

[14] 米哈伊尔的小名。

[15] 尼散月是犹太教历的元月(公历三四月间),14日是犹太民族和犹太教三大节日之一的逾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