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119

苏爱华看到盛成从纸箱子里掏了好大一个鲤鱼型的大糖人出来,但是,超生居然哇的一声,吐了一下,转身跑了。

超生不是向来喜欢吃糖的嘛,那么大一个麦芽糖的棒棒糖,她居然没有接。

“你这是怎么了,跑这儿来干嘛,还拿那么大一个糖……”苏爱华莫名觉得丈夫好笑,迎上去说。

盛成回头看妻子在自己身后,就问:“你这是真不回家了吗?我听海峰说,加上这个月,你已经赚了三万块了?”

苏爱华笑而不语。

“赶紧回家吧,我知道我错了,女人多的地儿麻烦多,天津那个小李,你知道吧,她居然跟她丈夫闹离婚,还说是为了我,真是有毛病,她丈夫跑百货大楼举报我,说我乱搞男女关系……”看苏爱华脸色慢慢变了,毕竟是夫妻,共情放在哪儿,盛成皱着眉头,又说:“真是见鬼了,居然还有好些个女同志的丈夫响应,说我跟你闹离婚,绝对跟别的女同志不清不楚,你回去,到百货大楼走一走,领导们面前给我说句话,我踏踏实实工作,提拨她们也是为了工作,可不能让人这么抹黑吧!”

原来是因为这个,想让她回去撑场子啊。

“好吧,我会回去的,对了,你再给我找一万块钱,我得压些货,过年的时候上好大赚一笔。”苏爱华笑着说。

这个无情的女人呐,只会要钱。

盛成现在可算对妻子的经营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她那样子就没回去的打算,但她要钱还不能不给,又抽了一支烟,转身开车走了。

苏爱华追到胡同口,才追上超生,于是喊着问了一句:“贺笙笙,你盛伯伯不是给你糖吃吗,你怎么不要他的鲤鱼糖呢?”

超生回头看是苏爱华,先笑了一下,立刻苦着脸说:“因为上次小盛哥哥买的糖太大,把我吃吐啦,呕!”

吃糖吃吐了?

这大概也就超生了吧?

这是苏爱华离开北京整整七个月之后,丈夫终于着急了。

曾经以为妻子不过自己的附属品,但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他在百货大楼上班,之所以领导信任他,女下们的丈夫也信任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了。

不过苏爱华可一点都不着急。

曾经,盛成以为她不过是个家庭妇女,家全是他一个人在经营,他总得慢慢明白,哪怕是一个家庭妇女,妻子对丈夫有多重要才行。

百货大楼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慢慢的,盖过了俞敏的服装商场,又变成整个清水县生意最好的地方啦。

苏爱华在胡同口跟超生玩了一会儿,也不进去,目送着超生和她几个哥哥进了胡同,因为工作还忙,而这会儿班车已经没有了,又专门跑到火车站,坐了一趟途火车回望京去了。

这不,转眼又是两个月,也到邓翠莲该生孩子的时候了。

“你要觉得快生了,就赶紧回家去,何必在这儿硬撑着,没你,我们服装厂又不是不行。”孙自敏好心好意的劝。

但邓翠莲可不领情,反而觉得孙自敏是想把她从服装厂给排挤出去:“孙大姐,我大嫂现在是百货大楼的采购科经理,一个月连工资带分成,赚的美着呢。这服装厂可是我的,你们谁也甭想抢走。”

孙自敏心里腹诽邓翠莲不识好人心,又担心她万一生在厂里,或者生在去医院的半路可就麻烦了。

谁知道邓翠莲刚从缝纫机上下来,突然一弯腰叫了声不好,就直接来了一句:“孙大姐,我咋觉得从身上掉下个东西来?”

已经秋天了,大家穿的当然是裤子,好在邓翠莲的裤子向来宽大,但是,也看得出来,大腿上有一团鼓鼓囊囊的。

孙自敏看她解着裤子,扑到跟前跪到地上,不一会儿,还真的掬出个孩子来,给孩子调转个个儿,啪啪拍了两巴掌,只听哇的一声:邓翠莲一弯腰的功夫,居然生了个孩子出来?

贺亲民和贺德民俩兄弟正在做罐头,还在商议着,哪一天邓翠莲住院,到时候俩人也休息一天的事儿,结果刚说着呢,外面就是王大妈的声音:“贺老三,生啦生啦,你媳妇儿生了孩子啦!”

这就生啦?

“我媳妇儿人呢,我闺女呢?”贺亲民一蹦三尺高,跑的比给狼追着咬的野驴还快。

王大妈追在后头说:“你慢点儿,她自个儿抱着孩子,已经走回家去啦!”

自己生了孩子,还抱着孩子走回家,这在大多数人想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邓翠莲生完了孩子,剪完脐带,拿衣服包着,人家还真就走回家去了,就说这女人她猛不猛。

“生的是儿子还是闺女?”贺德民追了出来,问。

王大妈其实没听清楚,但是,听孙自敏喊的意思,好像是个闺女,于是说:“是个闺女。’

家里本身就超生一个闺女,而且超生实在太乖了,从小几乎没个感冒啥的病痛,总是笑呵呵的,哥哥们玩闹的时候把她弄疼了,有时候背着摔了,碰了,头上好大的包,她也不哭不闹,全没别的女孩子的娇气。

所以,贺德民兄弟没见识过小闺女娇气起来是个啥样子,只觉得生闺女好,比儿子省心,一听是个闺女,贺德民都分外高兴。

他赶紧出门,到钢厂花五块钱买高价票搭了个班车,当然是要把妻子喊回来,赶紧先照顾着老三媳妇儿。

事实上,当真正一个百货大楼被捋顺了之后,事儿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坐地收租,管理商场,这活儿它美着呢。

刘玉娟和陈月牙听说邓翠莲生了孩子,毕竟家里这么些年也没有过小宝宝了,现在有个小家伙,还真是大大的惊喜。

正好今天又发了一次分成,刘玉娟又发了200块,陈月牙拿了2000,至于苏爱华拿了多少,虽然大嫂猜不到,但是心里暗猜也能猜得到,那肯定是一大笔。

有这笔钱,就问谁不高兴。

果然,陈月牙这回可大方了:“先去买只老母鸡巴,给翠莲炖上,我在国营菜市场订了几个猪蹄,咱们先把猪蹄提了再回家。”

“这些钱,从翠莲的分成里出吗?”刘玉娟说。

老母鸡加猪蹄,下来至少十块钱得有。

陈月牙说:“算了吧,我自己出就行了,毕竟我拿得多,翠莲这段时间也确实辛苦。”

说起这个,刘玉娟就不得不推心置腹的跟陈月牙谈上一谈。

提着猪蹄,黄豆,还有一只大红冠子竖的高高的,咕咕直叫的老母鸡挤上班车,刘玉娟一手老母鸡一手黄豆,俩人跟相片一样被挤贴在一块儿,气喘吁吁的说:“是,你们俩口子是挣得多一点儿,但翠莲俩口子不是过不下去,一月俩人加起来七八十块钱的工资呢,再加上这分成,在县城里都属于条件好的人家了,该拉的脸要拉,该要的钱必须要,亲兄弟明算账,这么着咱们才不会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