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3页)

见杨时毅不动,雨霁亲自上前扶他起身:“杨大人,皇上都说了,您也不要太自责了。”

杨时毅这才随他起身,却又摇头道:“微臣实在是脸上无光,难辞其咎。”

雨霁又从地上帮他把帽子捡了起来,正要为他戴上,却见皇帝正看着。

当下便只拿在手中,并没有送过去。

皇帝捧着那碗参茶,慢慢道:“杨爱卿来了有段时间了吧。”

杨时毅道:“是。”

皇帝说道:“她说的那些话,想必你也听见了?”

杨时毅道:“听见了大概。”

皇帝道:“你觉着她说的怎么样?朕指的,是她在工部。”

杨时毅皱眉,然后说道:“微臣自然是有一说一的,御前不言说谎。若论起她所作所为,竟是比工部绝大多数人还要好。但是……谁叫她是个女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她犯了这样的忌讳,就算做出天大的功绩,也不能算是好了。”

皇帝道:“嗯,真不愧是杨大人能说出来的话。”

杨时毅道:“不过……”

“怎么?”

“微臣不解,舒阑珊当真是计成春之女吗?”

皇帝说道:“不错,她就是计姗。”

杨时毅的脸上露出类似惆怅的表情,却没开口。

皇帝道:“怎么,杨大人有什么想法?”

“微臣只是……觉着可惜。”

“可惜?”

“可惜她生为女子。”杨时毅冷笑着,叹息着道,“计主事曾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就如皇上曾经感叹的,微臣常也想着若是工部再出一个半个类似计主事一样的人才就好了,所以在知道老师收了舒阑珊为徒后,大为惊喜,觉着她可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因而才不顾老师反对也要调到京内。起初相见看她生得那样,还不信是有真才实学的,谁知道后来……皇上自然也知道,她的所做所为当真令人刮目相看……咳,微臣失言了!可正因为她这份能耐,才更加的让微臣遗憾之余更是怒不可遏,无法原谅!”

“你怒什么?”

“大概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吧。”

皇帝忍不住啧了声,然后笑了起来。

“好一个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皇帝思忖着,笑却又慢慢地收敛了,“其实朕跟你想的不同。”

杨时毅不解:“皇上是什么意思?微臣驽钝。”

皇帝慢慢说道:“朕是唯才是用的人,你明白的。假如舒阑珊只是女扮男装在工部做事,朕念在她是计成春之女,且又如此能耐的份上,自然可以网开一面,最不能饶恕的是,她居然……联合太子妃跟荣王,贪求荣王妃之位!”

杨时毅听到最后,皱眉说道:“皇上相信她的话吗?”

“嗯?”

“微臣虽然痛恨她的行径。不过却也知道此人的品性,她并不是那种妖娇虚荣不择手段之人。”

皇帝不语。

杨时毅道:“或者……皇上生气的不是这个。”

皇帝道:“你又想说什么?”

杨时毅一笑:“早先并没有郑衍出现的时候,就有些关于舒阑珊跟荣王的风言风语,皇上却并不以为意。或许皇上真正在意的,是太子妃跟荣王吧。”

皇帝哼了声。

杨时毅道:“荣王殿下未必是被女色所迷之人,但是毋庸置疑,他自然是对舒阑珊动了真心,才会用那种偷梁换柱的法子。皇上气的大概就是如此,觉着荣王不该为了一个女子,做到欺国欺家的地步。”

皇帝听见自己牙齿暗中磨过的声音:可不正是这样吗。

“不愧是杨爱卿,”手中的参茶早凉了,皇帝把茶杯放在旁边的小茶几上,淡淡地说道:“朕的确是恨铁不成钢。”

皇帝跟前的两个皇子,一个对太子妃言听计从,一个又对舒阑珊神魂颠倒,成什么体统!

杨时毅打量着皇帝讳莫如深的脸色,道:“皇上,微臣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杨爱卿只管说就是了。”

杨时毅道:“计家……似乎没有什么人了,只有计姗一个女儿了吧。”

皇帝不是很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这不是人尽皆知的吗?”

杨时毅道:“那皇上觉着,计姗可是那种吕雉武媚一样的女子?”

皇帝一怔,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你是说……”

杨时毅笑道:“微臣只知道,当初舒阑珊在工部里人缘最好,因为她几乎没什么脾气,是个很和软的没什么锋芒的人……这个皇上当然也是清楚的。”

皇帝想到方才阑珊垂泪陈词的模样,微微一哼:“是啊。纵然再能干……不过是个小女子。”

杨时毅道:“皇上毕竟是关心情切,担心荣王给人所迷,但是据臣看来,荣王很是精明强干,纵然是同舒阑珊之间,难道皇上觉着,荣王拿捏不住一个小女子吗?”

这个皇帝如何能够承认?

但同时皇帝也终于明白了杨时毅的意思。

杨时毅道:“臣只是觉着,舒阑珊此人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当然,臣仍是无法原谅她祸乱工部,臣的罪也是百口莫辩的。”

他说到这里,便又躬身行礼下去:“求皇上降罪。”

皇帝却笑了。

然后他看一眼雨霁。

雨霁心领神会,忙上前躬身把手中的官帽呈给皇帝。

皇帝接了过来,起身走到杨时毅身旁,作势掸了掸官帽上的灰尘,轻轻地给杨时毅戴在头上。

杨首辅抬头:“皇上……”

皇帝笑看着他道:“朕有时候虽然也很想摘了你杨大人的帽子,但如果说也是为了一个女人……那就太不值当的了。”

杨时毅退出乾清宫后,问随行小太监:“舒阑珊给关押在何处?”

那小太监道:“回大人,在司礼监的囚室。”又小声说道:“雨霁公公似乎格外交代过,叫不许为难了。”

杨时毅抬头看向司礼监的方向,正要迈步往前,却见一行人从对面匆匆而来。

他眼神微变,故意的停下了脚步。

等那人到跟前的时候才行礼道:“太子妃娘娘。”

郑适汝止步,将他上下一扫:“杨大人。”

杨时毅道:“娘娘是要去面圣吗?”

郑适汝道:“不错,杨大人才见过皇上?……不知谈的如何?”

她当然知道皇帝这会儿传杨时毅进宫是为何事。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杨时毅道:“娘娘要问的是舒阑珊的事情?”

郑适汝眉头一皱,对后面众人做了个手势,自己往前几步:“皇上可有了处置?”

杨时毅道:“尚未,但微臣觉着娘娘此刻不宜前去。不管是揽罪也好,求情也罢。”

郑适汝双眸微睁:“你……”

“娘娘莫非忘了皇上的脾气?‘世人皆欲杀,吾独怜其才’,这才是皇上的心性。”杨时毅淡淡道:“娘娘,这会儿不是关心则乱的时候,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