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忧愁(第2/2页)

顾皎看着他,莫名有些了然。李恒母亲被万州王和高家弄死,他本人被忌讳,后跟着魏先生投奔青州王,活得恐怕辛苦。青州王据说多疑,收留他,恐也是有自己的盘算。魏先生千方百计将宽爷他们保下来,又送她这处,又要在龙口扎根,恐怕也早存了自立门户的心思。然这心思是万万不能露在青州王跟前的,只要往她头上推。

只宽爷和她说了许多,她在信上胡说八道,不会泄密?

李恒仿佛洞悉她的担忧,道,“除了你外,宽爷并不会乱说。”

她突然笑道,“你们是不是,都和我爹说好了?”

李恒抬眼看她,道,“皎皎,你爹只晓得你要找善种地之人,魏先生写信给好友,找了那些人来。”

并不知宽爷和他家渊源。

顾皎看他的眼睛,心中一动,他这是在交底?成亲来,李恒要做什么,只管和魏先生商量,定下来便罢。烧灯楼如是,收过路费如是,修河堤如是。可这一次,居然和她商量了?且他的言外之意,她竟比顾青山还值得信任些。

许是感动,许是被美□□惑,她便心甘情愿顶了宽爷这口锅。

顾青山喝得有点多,到半晌午才醒酒。

他吃着下面人送上来的汤水,问道,“二少爷呢?”

旁边人答,“少爷说要给将军府那边送一匹好母马,寻人去找马贩子了。”

顾皎要学骑马,心心念念好几个月。之前因京州和河西对峙,互市断了,马贩子不能来,自然没得好马买。这会儿传出和谈的风声,那些商人早就蠢蠢欲动,恐是又有信儿了。

“着人,将这宅子收拾起来。库里存的各样东西,列单子给我瞧瞧。派人去南边儿,买些珍珠和红宝——”

青州王的儿子和女儿降临龙口,乃是大盛事。顾青山经了河堤和献粮一事,俨然成了龙口豪强之首,自然要承担招待的任务。

“再回庄上去,清几个院子出来。给夫人说,那些好摆设也别堆库里落灰,全弄出来。”

下面人答应着,给他穿衣裳。

“昨儿晚上,小姐先走,可还顺利?”

“从夹道去的后门,着小子们看着呢。是顺利的,不过——”

“什么?”

下面人小声道,“将军亲来接的。”

“将军?”顾青山丢开碗,“他回来了?我怎地不知?他不是去五指桥会盟?难道已经顺利完成?不对,从郡城到龙口,快马也要跑一天一夜。”

“悄悄儿的,只带了几个侍卫,昨儿中午就到西府了。他行得秘,通没人知道。也是晚上下了宴,夫人出得后门,小子们去看了一眼才晓得的。那会儿本要找老爷交待,但人多口杂,再兼老爷喝了酒——”

顾青山冷了脸,“我竟不知,你何时帮老爷做起主来了。”

那人赶紧跪下,十分惶恐。

顾青山忍住气,“后来呢?”

“将军接了夫人去校场,那边儿已经腾空,只为着让夫人学马。老爷,将军对咱们家小姐,真是再真心不过。”

顾青山定了定,陷入了沉思。他不说话,下人便不好走,只等着。半晌,他回神,应了一句,“我家女儿,能得将军爱重,乃是福气。因此,将军要办的事,便是咱们要办的事。这次招待王世子,千万不能太过俭省,伤了将军的面子便不好了。你速速去,都准备起来。”

下人自告辞。

顾青山眼见着人离开,收了笑脸,转去内间。

用顾皎替婚,乃是权宜之计。他本以为一个无根的孤女,就算再贪心些,也闹不出什么大事来。不想这孤女和普通孤女不同,甚至比他的亲女儿还能闹腾。又是修路,又是要做良种,搞得沸沸扬扬,自家也损进去不少的钱。可不得不说的是,她之聪慧,尤胜常人,哄得龙口豪强心甘情愿献粮。

未料到,她居然能将李恒那煞神也哄到如此地步。

他不免喜忧参半,头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