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小四一听,主动要跟去帮忙,“娘,让二哥留在家写他的吧。我陪你去。”

林云舒有些诧异,“你最近没有案子要审吗?”不能够吧?他出去这么多天,大案子没有,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有吗?

小四也没想到自己去府城一趟,盐俭县居然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发生,别说这一年了,就拿去年来说,大过年的都有土匪打家劫舍的呢,他脸上带了几分笑意,“没有。最近几座山上的土匪都乖觉得很。想来是雁山土匪全被砍头,他们吓怕了。”

林云舒却还是不满意,只要这些土匪待在山上,她一刻都不得安宁。

她看向凌凌和老三,“你俩要抓紧训练武馆的学徒,尽快教会他们武艺,咱们才能早点把盐俭县的土匪恶霸都给铲平了。”

两人自觉任务被娘委托重任,忙不迭点头,“娘,我们会的。”

第二日,林云舒便跟着小四一块下乡。由于她是小脚,不好走太多路。于是小四就雇了四个挑夫抬轿子。

旁人瞧见了,都暗暗纳罕县令大人下地还要带着女眷。小四也不在意。

盐俭县城以北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盐碱地,一直延伸到群山脚下。

小四还记得当初他下乡视察,路经此地的场景,“十月份是返盐的高峰时期,这边的土地是白茫茫一片,就像落了厚厚积雪,特别耀眼。偶尔有露出来的土壤也只是长些不怕盐的野草,但也是枯黄的。”

现在这样,只有一点点白落在上面,已经很少了。

林云舒指着那些干枯的野草,“既然能长出野草,说明这盐碱地还不算太深。”她指使陪同的一位衙役,“你挖个坑,我看看这盐碱到底有多深?”

虽是冰天雪地,土都冻僵了,但为了治理这些盐碱地,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好在这衙役没有怨言,当即开始挖坑,挖了大概两尺就看不到盐碱了。

林云舒捏着底下这些湿润的土壤递给小四看。

小四眼前一亮,又带领衙役们继续往前走。

他们将这片盐碱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挖过几回坑。最浅的盐碱还不到一尺,说明这些盐碱地并不是很严重。

小四带领衙役回县城,林云舒却不直接回县衙,而是将银票拍到桌子上,“我要这些盐碱地买下来。”

小四猛然一惊,“娘?你这是?”

林云舒理所当然道,“我得了良田,你得了政绩,两不耽误。你该不会以为娘一点私心都没有吧?”

小四无言以对,不过想想他娘的话确实也没错。想要政绩还是税收更有保障。而农税就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小四看向一旁正在翻找地图的二哥,“二哥,你帮娘登记吧。”

老二将地图找出来,上面清清楚楚列着盐碱地的分布位置。

他拿工具量了许久,算了好一会儿,方道,“咱们盐俭县一共有十万顷盐碱地。而且都是成片成片的。娘要是选地,不如就选靠近山脚那片,那边离海远,盐碱比较少。”

林云舒算了算,如果全部买下,差不多要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她肯定是拿不出的,只能拿了两万两银子买了两万顷地,“再帮我留五万倾地,我写信给族长,说服他到这边置地。”

这些年族里卖纸得了不少银钱。西风县无荒地可开,不如在这边置地当祭田,也算多了一个落脚点。

老二倒是觉得可行。西风县太小了,顾家要想发展,就不能龟缩于一个小小县城。

办好这事,小四便找了几位向他投诚的员外,请他们吃酒,席间说服他们买盐碱地。

这些盐碱地很是便宜,县令大人都开口说了,言之凿凿请人看过能够治理。无论他们相不相信,都很给面子买了上百顷。

小四还代表县衙买了五百顷,专门留给那些坐牢的人耕种,得到的收成,一部分作为辛苦费分给他们,剩下的就留给衙役们花销,也省得他们到处盘剥百姓。

小四这一举动倒是很新鲜。衙役们私下里嘀咕了好些日子。

过了半个月,族长连年都没在家过,一路到了盐俭县,还带来了一位老庄稼把式。

这人来的路上已经看过,对这盐碱地也有大致了解。

这盐碱地要是治理好,也能成为良田,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高秉仁和吴江两人不愿帮上任县令攒功绩,助他升迁,所以一直不肯治理。

这些盐碱地的盐碱一年比一年深,倒是有些可惜了。

林云舒没想到族长这么快就找好了人,“这人是谁啊?我怎么没见过?”

族长笑道,“也是巧了。前段时间我跟着去京城送出海货品,路上遇到他,得知他是从福州来的,想到京城给人做庄子管事。我问过之后,发现他很会种地,所以就将他带来。”

族长也会种地,但是他们西风县种的粮食到底太过单一,远不如这人知道得多。

林云舒眼睛一亮,来了兴致,“那对盐碱地知道得多吗?”

族长便将人叫过来。

这人叫福伯,四十多岁,满脸风霜,一看就是种惯庄稼的老农民。

面对县令亲娘,他表现得也很得体,“我以前也帮着主人家治过盐碱地,也有几条心得。”

接着他便讲了如何治理盐碱地,深耕,泡田,客土,栽种耐盐植物,秸秆还田和日常治理。

每一种法子,他都说得头头是道。

林云舒抚了抚额,有些汗颜,原以为她算是懂得比较多的,这一问才发现他懂得比自己还要细致。

就拿栽种耐盐植物来说,她知道的除了老三样抗旱作物,就只有垂柳、毛苕子、白腊、月季、枸杞等。

但是他还多了一样,栽种占城稻。

占城稻远比她说的那几样创收更多,而且他还有经验,远比她这个纸上谈兵要好多了。

林云舒羞愧过后,却又觉得庆幸。如果真叫她来治理,倒也能行,只是前两年估计就没什么收成了。

族人委托福伯来管理田地,林云舒想了想,便也将自家的地委托他。

左右管五万顷也是管,也不怕多加两万顷。

老二趁福伯不注意嘀咕,“二叔,娘,你们也放心他?”

族人哈哈大笑,“这有什么可怕的。他有两个儿子,还留在咱们族里呢。我也不怕他使坏。”

老二犯糊涂了,“他不打算将儿子带过来吗?”

族长笑眯眯道,“不是。他想让孙子在咱们族学读书。”

末了他又叹了口气,“以前他也是在大户人家当管事的。后来那户人家被抄家,他一家都没了栖身之所。举家搬到京城,原想找份差事。但京城多是良田,他这样老实本分的倒是没人看得上。我遇到他的时候,他们一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的那种。这人是个实诚人,你们相处久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