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页)

胡掌柜笑眯眯点头,“行啊。每隔一天给我送一百斤。必须得是活的。价格按每斤一文。”

一文,好歹能有一半的差价,不用他叫卖,拎来就能收钱,陆时秋没有理由不同意。

陆时秋拎着空袋子,看了眼大堂,几乎人满为患,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都是饭馆,这差距还挺大。

陆时秋出了胡家酒楼,随意逛了逛。

他很快发现,在黑市上买东西的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最喜欢看一些热闹的杂技表演,比如胸口碎大石,耍猴,吞剑等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买那些方便携带的吃食。

比如刚刚跟他吵过一架的汉子,此时正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铲炒栗子。

还有糖葫芦,糖画,蜜饯点心之类的。

当然像元宵,馄饨,饺子,凉皮卖得也不错。支上一个小摊,摆上几张桌椅板凳,客人逛得累了,叫一碗吃食,坐下来边吃边聊。

陆时秋看到那个卖栗子的汉子,一个时辰下来,他整整卖了一百多份。

哪怕一份只挣一文钱,他这一个晚上也挣了足足一百文。

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十六两银子。富,太富了。

陆时秋看着那汉子一家人收钱的动作很是眼热。栗子一文钱一斤就能买到。但是他一包却卖十文钱,那一包也就一斤的量。就算糖很贵,也不用翻十倍吧。

陆时秋又逛了一圈,发现还有一家卖糖炒栗子的,只是卖得远远不如那家好。看来炒栗子也是有门道的,不是简单用糖炒栗子那么简单。

逛完夜市,陆时秋到脚店随便对付一宿。第二天早上跟着牛车先坐到镇上,再从镇上辗转到了家。

家里人都出海去了,只有孩子和陆时暖在家。

院子里的空地全部铺着帘子,陆时暖正在翻晒蛤蜊,孩子们时不时围着帘子跑。陆时暖时不时提醒他们,要注意些,别踩到蛤蜊。

陆时春的大儿子陆宏回头冲她做了个鬼脸,脚步不停往前跑,却不小心扎到陆时秋身上。

陆宏抬头见是三叔,吓得一屁股坐地上,结结巴巴道,“三叔,你回来啦?”

其他孩子立刻打止打闹,缩着脖子往后退。

陆时暖担心三哥发火,也顾不上手里的活,赶紧爬起来把陆宏一护在身后,笑着问,“三哥,你吃饭了吗?”

脚店里的气味太差,陆时秋一晚上都没睡好,肚子更是饿得咕咕叫,“没有。”

陆时暖笑着解释,“天热,没法留饭,我现在就给你下面去。”

说话时,顺带把陆宏一拉走,“给姑姑烧火去。”

陆宏一乖乖跟在她身后,

吃完早饭,陆时秋在村里溜达一圈,又回家补觉去了。

到了天快黑的时候,家里人也全部回来了。

今天是难得的大丰收,光蛤蜊就打了三百来斤,还包括一些鱼虾之类的。

陆婆子心情特别好,脸上挂着笑。

陆时秋把蛤蜊干卖来的钱给了陆老头,当然这个钱,还是按照六文钱给的。除去坐车十二文,还有住脚店十文,他还剩下一百七十八文。

陆老头有些惊讶,“蛤蜊干居然全卖了?”

“我几乎跑遍全县城大街小巷才把那袋蛤蜊干卖完。”他重重叹了口气,“像福管事那样有钱的主真的太难遇见了。”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沉重,陆老头接过他递过来的钱袋。

陆时秋又跟他说打算明天再运新鲜蛤蜊到城里卖。

陆老头坐直了身体,试探道,“价格卖那么低,还不如晒干了卖呢。”

陆时秋却理直气壮道,“爹,哪有人头一回做生意就赚的。我多卖几次,说不定就能找到门道了。”

陆老头看着他执拗的样子,叹了口气,“随你吧。”

洪氏瘪了瘪嘴,到底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