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2页)

他把信放在书房的柜子里。这信是仁安皇后写的,后面还有戳。

三年来,他一直没打开过。

张承天当初说过,如果他一直平安无事,这信就要收回去,可奇怪的是,张承天走的时候,居然把这信忘了,而他也没想起来。

现在想来,仁安皇后似乎早有预料。或许她信里有什么好法子也不一定。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信里居然只写着七个字“张承天是皇太孙”,信上盖着玉玺的印章。

皇太孙?张承天居然是皇太孙?

陆时秋突然想起来,囡囡之前对张承天的身份有过存疑。可他当时觉得女儿疑神疑鬼。

现在看来,不是囡囡疑心病,分明是他眼瞎。最可气的是他还给他找理由。不过这些也就罢了。

他比较关心的是天皇女皇为何让皇太孙拜在他门下?宫里有那么多大儒,每个都有几十年的教书经验。他当时只是个状元罢了。他何德何能让他们如此看中?

当然理由为何,他是没机会知道了。毕竟天皇不可能告诉他。

他生气的是,让他当先生也行,毕竟他确实有点本事。可是他们却要隐瞒张承天的身份。

他们隐藏身份的目的是为了让张承天成长。理由很简单,如果他一早就知道张承天身份,他必定会有所顾忌。不敢打骂,不敢随意训斥。

听说大儒在宫里教书,哪怕皇太孙有错,挨罚的也只会是那些伴读,没人敢打皇太孙。否则等他登基,那些大儒就要遭殃了。

而他不知道身份,就没有这些顾忌。

张承天也能听到民间的声音。

原本这主意挺好。

可是陆时秋一想到自己讽刺过张承天,让他别那么高傲,他真的觉得这主意糟糕透顶。

如果张承天没出事,他可能还要为自己教得了张承天而兴奋。毕竟张承天一登基,他就成了帝师。

普天之下能成为帝师的先生也不过寥寥无几。可他居然有幸成了。

将来他再也不愁没人拜他为师。大把大把的银子等着他赚。甚至那些家长会想着法儿见他一面,让他们的孩子拜他为师。

可是现在张承天出事了。他现在感觉不到荣幸。

只有冷颤,一重接一重的冷颤。

皇太孙是奉元帝唯一的儿子。

这意味道着,要是皇太孙出了事,皇位就要落到信王党手里。而女皇和信王党有不共戴天之仇。

张承天的命关系女皇娘家的荣辱。也关系他们陆家的生死。

陆时秋现在已经没有闲心骂天皇坑人。他甚至都顾不上生气,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把人救回来。

没错,救回来。哪怕不惜代价也要把人找到。

陆时秋敲醒四乙,“快给我找张承天的下落。”

【两万两】

“没问题,赶紧找。”陆时秋想也不想就道。

四乙发了个地址,陆时秋却没急着出去,而是直接从系统商城买了武林高手的技能。

终身制,五万两。他这会也不嫌贵了,“买,买,买,赶紧买。”

买完技能,他回房换了身方便出行的衣服,而后匆匆赶到前院。

陆时秋让管家去备马,看向囡囡,“太康伯把张承天交给我。我就得负责他的安全。我带二丫去把他找回来。你先照顾他们。”

来的路上,陆时秋已经想通了。那些人抓皇太孙却没有要他命,肯定不是信王党。

唯一有可能是那些大臣,他们想逼天皇女皇废除‘一条鞭法’。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要张承天的命。

只要抢在这些人前面把人找回来。

囡囡不放心,“可是那些人有那么多人。不如我派衙役跟着你们。”

陆时秋摇头,“不必,时间紧急,召集衙役恐怕要耽误不少时间。”他顿了顿,“而且你无诏不可以擅离职首的。乖!”

囡囡却很坚持,目光闪烁,“爹,那我跟你一块去。县衙少我没事,但是我只有一个爹。”

虽然她不知道张承天的真正身份。但是两百个绑匪,她爹武艺再怎么高强,一次也对付不了那么多人。

陆时秋定定看着囡囡,他不想带她去冒险。可是囡囡执拗的眼神,让他无法拒绝,他只能点了下头。

这信封上有玉玺的章,这代表一切事从全宜,一切都要以皇太孙的安全为先。

如果张承天不追回来,他们全家都得玩完。

陆时秋也不废话,扯着二丫的胳膊就往外走。

二丫被他带了几步,差点摔倒,好在她调整得很快,赶紧跟上。

到了县衙门口,三匹马已经由下人牵出来。

陆时秋扔给二丫一颗糖,“一直跟在我身后。到了之后,我再给你三颗糖。”

二丫接过糖,脸色露出一丝惊喜,撕开糖衣丢进嘴里,翻身上了马。

陆时秋一甩手,马嘶得一声,飞快往前奔。囡囡紧随其后,二丫见两人都走了赶紧打马跟上。

三人很快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