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2/2页)

尤其是对余舟这种读书时选的理科的人来说。

扣扣索索想出一些写竹的词语,又勉强凑成了一首诗后,余舟自己读了两遍,觉得一时也写不出更好的了,便干脆把文先生叫来评价。

文先生进门就道:“一个时辰已经快过去了。”

余舟一震,看向书桌上的沙钟,果然快漏到了底,便连忙把手里写着诗的纸递了过去。

文先生蹙眉看了许久,才转向余舟,一字一顿吐出八个字:“聱牙诘屈,不堪卒读。”

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两个词语尚不足以表达他现在的心情,又加了一句,“失粘、重字,这些最不应该犯的错误,你都犯了。”

余舟低着头,他也知道自己刚才写得这首诗可以说是狗屁不通,但他现在的水平就只这样,所以也就只能老实地听训。

文先生说完之后,似乎觉得终于舒服了,又看余舟低着头,一副听取教训的模样,便开始反思是不是说得太过了,毕竟是自己学生。

而且如果作诗厉害,也没必要再来自己这里学习,便又淡淡地道:“不过韵律还算工整,值得夸奖。”

余舟:……

不等他再说什么,文先生就又道:“你以后下午学写诗的时间再延长两刻钟。”

余舟拱手应是,跟背书比起来,作诗确实是他的短板,得加强练习才行。

这天文先生又给余舟多讲了一些小技巧,直到申时两刻才放他离开。

余舟回去的路上,也根据他自己的情况琢磨出了一个小方法。

他作诗现阶段最困难的就是要凑韵脚,那就是把平时读到的,不同韵脚的字分门别类写在纸上,再多花些时间记下来,等要用某个韵脚的时候,快速地顺一遍记下来的词,再挑选可以用上的,总比临时去想有哪些要方便得多。

余舟之后的学习,除了每日下午会抽出一点时间去地里外,都是严格按照他之前的计划表在走,并且是雷打不动地卯时起床。

如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把将近一万六千字《论语》全都背得滚瓜烂熟,写的诗虽然还是会被文先生评价没有意境可言,但比之前已经要强得多。

《论语》学完之后,文先生给了余舟一天休息的时间,让他去镇上采买需要的笔墨纸砚。

余舟也刚好趁这个机会把给常宁书肆写得话本送了过去。

自从他决定要参加县试后,就不再给书肆抄书,只是写话本的活却没停下,毕竟作为男人,他要维持家里的生计,总不能让锦川绣东西养活他。

当初第一本话本给到书肆的时候,钱掌柜就跟余舟商量过,让他另外取了个名字做署名,以免被人知道话本是他写的,以后考取功名时会影响名声。

现在凭他跟吴家夫夫的关系,就更不用担心这事会暴露出去。

所以余舟丝毫没放在心上。

只是没想到放假后的第二天上午,再去文先生那里上课时,文先生就拿着本书,沉着脸问:“你在给书肆抄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