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事定

躲在门口的迟梅宁听见李秀娥这话顿时不厚道的笑了,而且还笑出了声,外头的苗氏等人如何没有听见,可她们如今已然成了阶下囚即便面对迟梅宁如此大逆不道她们也是无可奈何。刑部那官员也是听的一阵无语,这演戏也演成这样,前一秒还在装模作样呢,这可好,自己打脸了。不过他想到程子阳的为人又有些忍俊不禁,夫妻俩倒是相得益彰互补了。

李秀娥抿了抿唇看着苗氏道,“这位夫人我从未见过,更不曾得罪过,竟出如此恶劣行径来恶心我家,难不成只因为我儿协助朝廷调查案件,阻了你家的道了?”她声音难得的强硬,“天理昭昭,自在人心,若是你家当真冤枉,朝廷自会给你们一个公道,但请不要涉及旁人。我们程家世代清白,并无尔等下作的亲戚。”

说完李秀娥最后看了苗氏一眼,嘴角略带讽刺道,“关门。”

程家的大门重新合上了,苗氏没料到李秀娥居然如此决绝。当真将在李家生活的十几年生涯给生生的断了,根本不承认是李家人。苗氏这会儿恨不得当场揭穿李氏的嘴脸,告诉所有人她与宣威侯苟合之事,但是她不敢,因为自己的男人和儿孙被带走了,再惹恼宣威侯,他们李家恐怕真的会有灭顶之灾了。

程家大院内,李秀娥靠着大门而立,继而捂着脸呜呜的哭了,小时候的她过的很幸福,虽然爹爹宠爱姨娘,可也敬重母亲,母亲去后一切变了样。以前李家对她多冷血,如今李家遭了难了,明明是来求人却没有一点求人的姿态,还想倚老卖老逼她就范,凭什么!

她李秀娥就算穷困潦倒也不想与李家再有牵扯,唯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她的舅父,她不相信她的舅父会为了名利出卖她,若真那么想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不会帮她了,就是不知道是她的舅母还是谁了,那么她的舅父还好吗?

迟梅宁过来扶住李秀娥,不知如何安抚,她的娘家一家和睦,对她也疼爱,她无法体会李秀娥的痛苦。好在如今李家遭了难,恐怕这日过后京城和济南府都再无李家了。

娘俩刚回屋,程子阳和兰泰信匆匆而来,见她们没事方松了口气,程子阳给宣威侯和李秀娥独处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开解母亲。有些事兰泰信能说,她们做儿女的反而不好开口。程子阳扶着迟梅宁回屋,一把将她揽进怀里,继而责怪道,“日后再也不敢做这样的事了。”

程子阳现在想想都后怕,“虽然她们都是女人,但走投无路的人谁知道会发什么疯,日后再有这种事让人给我报信,她们爱在门口叫嚣就叫嚣,咱们不管也不在乎的。”

迟梅宁倒是没害怕,毕竟她站门口的时候家里的家丁都在后头站着撑腰呢,那些个女人伤不到她。但是程子阳说了,她就乖乖应是,非常的听话。

见她没事,程子阳还是要走的,临走时道,“王家李家气数都尽了,过年前,就能为……父亲和娘定亲事了。”

迟梅宁点点头,“知道了,嫁妆也开始准备了。”

“嗯,辛苦娘子了。”程子阳说完到了外头,兰泰信也过来了,李秀娥倒是没出来想来还在房里。

兰泰信朝迟梅宁颔首,夸道,“做的不错。”

迟梅宁一愣,脱口而出道,“做的好有奖励吗?”

兰泰信显然没想到她这么问,随即笑道道,“有的。”

程子阳和兰泰信去忙了,下午宣威侯府有人来送了好些礼品,说是宣威侯奖励迟梅宁的。

迟梅宁乐呵呵的收捡入库,还对李秀娥道,“娘,我就随口一说,他竟然真送了,我这公爹也不错嘛。”

一句公爹让李秀娥面红耳赤,方才兰泰信与她说了好些话,如今想起来还真挺不好意思的。

晚上程子阳彻夜未归,倒是让人带了口信,迟梅宁也就没担心,到了第二日上午,程子阳方回来,脸上虽然有些憔悴,胡子拉碴但是精神却很振奋,“李家和王家完了。”

迟梅宁一喜,“那宫里那个呢?”

程子阳嗤笑,“早些时候没说,早就关冷宫去了,如今王家完了,圣上直接给她赐了白绫。”

闻言迟梅宁不由唏嘘。在原书中程子阳可是做了王家的女婿的,她穿越过来不仅撬了女主的男人,现在连女主全家都歇菜了。她不禁看了眼程子阳,心中感慨人生无常。王家倒了,王嫣然恐怕也不好过吧,尤其她嫁的那人不是心甘情愿娶她,日后也不知什么光景了。

倒是李秀娥,得知李家彻底完了,神情不免有些怔忪,倒不是伤心,也只是感慨罢了,她与李家一丝情义也无,而李家还曾放火差点害了她的儿子,如今李家如此在她看来就是罪有应得,感慨一下也就过去了,让她同情李家那是不可能的。

王家和李家的后续事情迟梅宁便不关心了,毕竟宣威侯出手,王家和李家自然讨不了好。不过程子阳最后还是与她说了,王家李家两家流放岭南,世代不得为官,遇大赦也不能再赦。听闻李又鸣临走时有些疯疯癫癫了,似乎是不满如今的结果。

但是不满意又如何,阶下囚永远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京城大,世家也多,一家倒下很快便又另一家起来。

程家本不起眼,奈何程子阳在此案中作用巨大,宣威侯道,过了年程子阳大约就该晋升了,还问程子阳是想留在京城还是出京历练。

程子阳一时半会儿也没拿定注意,不过索性还有一个来月的功夫,到时候细细思量便是了。

这事说完,宣威侯府在腊月十九的时候登门提亲了,两家的亲事京城里议论纷纷,大多是想不明白宣威侯放着满京城的名门闺秀不娶为何会挑一个半老徐娘。有人说程子阳利用母亲往上爬,也有人说宣威侯口味独特。

虽然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也只敢背后里嘀咕罢了。李家和王家的教训在前,圣上信任宣威侯,旁人也不敢去触霉头惹人厌烦。朝中大臣最明白这些,回家便叮嘱家眷一定要谨言慎行,一时间程家这个小翰林家竟然出了意想不到的风头。

然而很快宣威侯府老夫人说了,当初李秀娥全家路遇山匪,李秀娥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将她藏了起来,后来老宣威侯路过此地倒是击败匪徒,可也没救下李秀娥父母的命,老宣威侯得知李父只此一女便说将她抚养长大。只不过后来李秀娥舅家寻来,李秀娥又愿意与舅家一同生活便不了了之。

再后来宣威侯南下时代父看望李秀娥,与李秀娥一见倾心,便在回京时得了父亲应允与李秀娥成了亲事,哪知李秀娥舅母恶意陷害,趁着宣威侯在此南下时告诉李秀娥宣威侯已然后悔,又将李秀娥送离德州府,等宣威侯回来时又是一番说辞,说李秀娥已然离世。两人就此错过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