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草堂

越苏因为自己外婆特别疼自己, 现在看见慈祥的老人家都十分有好感, 吃完饭给老人家整理房间,拜托贺方回教一下现代男子衣物的具体穿着方法, 之后顺便把现在的大致情况给他介绍了一下。

“很多东西您可能要重新开始学。”

越苏先给他介绍了一下“李白”在如今不仅指那个千古闻名的诗人, 还指某个著名游戏里的英雄角色。接着不得不再次解释“游戏”是什么,由于解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谈到了年轻人和游戏的关系, 接着被问了现在的“科举制度”……

越苏一度觉得自己回到了高中的政治考场, 还是口试题。

最后她说:“要不您自己去看看吧?学校里最近缺语文老师。”

之前是拜托周都督上了两天课,她拜托李老师他们找了个退休的语文老师,谁知道换上第一天就被学生强烈抗议,表示想要回那个高高帅帅、又温柔又博学的帅哥。

越苏只好再去问周都督, 他倒是无可无不可,觉得那些学生挺好的, 就接着上课去了。

说起来,周都督来这儿之后,一向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是无心无欲,没什么想要的, 什么都行。

这就看出来他和别人的区别了。

周都督的一生,虽然不说怎么顺风顺水, 但一直是有人和他建立深切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比如年少时和好友孙策并称“江东双壁”,两人关系铁到一起娶一对姐妹花,嫌当朋友不够亲切, 硬是要扯上亲属关系。

后来孙策急病去世,他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当政,由于感念他当初千里迢迢带兵奔丧稳住局面,把那些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人盯得服服帖帖,吴主孙策对他很是敬重。

就是后来赤壁之战打完,周都督略有点功高盖主的嫌疑,还没等孙策心里不舒服,周都督立刻得病去世了……总之把君臣两人的关系钉死在最好的时候。

他娶的妻子小乔是个闻名三国的大美人,据说是汉末乔公的掌上明珠,想必家庭生活也不会太僵硬。

简而言之,他一直被周围的人爱着、信任着、尊重着,所以哪怕是急病而死,他都一直没有什么怨气,很温柔很包容。

真·人生赢家。

“周瑜?”杜甫随她出了房间,问。

越苏已经约好车了,点点头,解释说:“就是‘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那个周瑜,他不在,出去上课了,您今晚应该能见到他。”

杜甫连忙问:“诸葛武侯也在吗?”

众所周知,杜甫虽然认为曹魏是正统,但极为推崇诸葛亮,他写过很多有名的关于诸葛亮的诗,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再比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夸张一点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越苏摇了摇头,见老人家有点失落,又说:“您要是愿意,过两天陪您去成都看看诸葛故居武侯祠?反正我也打算去散散心,去哪都是去。”

她想了想,又笑道:“不过您可能去了,会被当地人介绍到杜甫草堂去,那里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成都的地标性建筑,前英国首相……嗯,就是我们这儿一个国家的国主到访成都的第一站,就是游览杜甫草堂。”

杜甫有些茫然地问:“成都府?杜甫草堂?”

越苏关门上锁,走到车边给老人家拉开车门,才想起来这位伟大的诗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说不定他还在想自己名字挺冷门的,难道还有人同名同姓??

越苏本来想带这位诗人去学校看看的,现在临时改了主意,对司机说:“去高铁站吧。”

A市到成都有直达高铁,过去只要不到一个小时,越苏对这位从小在课本上出没的诗人心怀敬意,还有就是……她觉得再在家里包小馄饨就要包出病来了,还不如出去走走。

从成都的高铁站出来的时候,越苏和杜甫迎面就遇上了几个跑酷爱好者。

他们动作很快,身手迅捷,几乎是直接从越苏头顶上飞过去的,都不像是人,像没长翅膀的鸟。

不过确实很酷。

越苏刚要解释,就发现诗人眼里有熟悉的“反正什么都看不懂,先全部接受下来再说吧”,就和花木兰当初一模一样。

成都是个繁华的大城市,很多事情越苏都没办法详细的介绍。

比如老人看见路边一家又一家的火锅店,问:“吾国何时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又是如何做到的?”

越苏:“嗯,这个事情说起来复杂,几十年前,有一个叫做袁隆平的伟大科学家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杜甫听完之后,评价道:“真是千秋功业。”

再比如老人看见有背书包出来补课的少男少女,问:“您刚才说现在所有幼童都能上学,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越苏还没来得及捋清答题思路,就听见路过的一对男生说:“这次开学考你古诗词拿多少分啊?李白的《蜀道难》那句写出来没?”

另一个男生得意地说:“我当然写出来了,我几乎把李白的诗都背下来了,我超喜欢他的,他是最厉害的诗人。”

再转头一看,杜甫已经笑眯眯的了,兴高采烈地问越苏:“太白兄的诗现在是士子们必读的经书典籍了?”

越苏点点头。

这位写过诸多《李白我想你了》《李白我又想你了》《我写了一首诗送给孔巢父然而我想起了李白》《苏端请我吃席而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李白》《冬天怀念李白》《春天怀念李白》《写给李白的二十韵诗》的李白头号迷弟立刻乐开了花。

越苏心想您才是称霸高中古诗词板块的那位大人啊。

一路上杜甫一直以为是要去诸葛武侯祠,但是一旦开了讨论李白诗词的头,杜甫就像无数称职的小粉丝一样,不断给越苏安利李白的伟大。

越苏在车上听了一路,为了不泄漏即将给诗圣的惊喜,她强迫自己附和了诗人的所有观点和看法,并且和他一起花式吹李白。

李白的伟大很好懂,毕竟是一位活着就被称作是神仙的人,哪怕只读一句,都能感觉到他笔下磅礴的仙气。

路到后半段,一直沉默着开车、听他们吹了一路李白神仙的司机嘟囔了一句:“虽然大家都说李白好,但我觉得,还是我们成都的杜甫比较伟大。”

诗人“嗯”了一声,他大约真的以为司机说的“杜甫”和他是同名同姓,有些好奇地问:“这位杜甫生平是干什么的啊?”

司机通过后视镜瞄了他一眼:“老先生,您对李白知道得那么清楚详细,怎么对和他齐名的杜甫一点都不知道啊?杜甫啊,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