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从顾二夫人院里出来后,樊夫人也没脸再呆在顾家,只拉着女儿就带她走了。樊家母女突然就走了,少不得要有人猜疑,很快就有人猜到,怕是顾二夫人没看上樊家姑娘。

消息传到叶榕耳朵里的时候,叶榕也是挺吃惊的。她虽然猜得到顾二夫人可能会对樊昕不满,但没想到,今儿老夫人寿诞日,二夫人直接打发了樊家人。

且若她没猜错的话,梅花庄上的事情,顾大夫人肯定是还没告诉二夫人的。如此看来,怕是顾二夫人原本就对樊昕不满,今天的事情,不过是加了把火而已。

顾二夫人把樊家母女“赶走”的事情被顾昶知道了,于是顾昶跟母亲闹了起来。不但闹了,还要去追樊家母女,被二房院里的护卫拦了下来。

顾旭得到消息立即匆匆赶过去的时候,顾昶正跟院里的几个护卫打得热火朝天。而顾二夫人站在一旁,简直气得要死。

如此,对樊昕更是没了好感。

那个樊家丫头,没长一张狐媚子的脸,倒是有一身狐媚子的好本事。她儿子本来好好的,孝顺得很,眼下竟然为了她一个泼皮敢在院里大打出手。

见顾旭来了,二夫人立即喊:“忠孝,快制住他。”

顾昶论武虽不如顾旭,但身上有股子蛮劲儿。加上现在正在气头上,更是不服任何人,顾旭与他打了好一会儿才将其制服住。

“今天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吗?”顾旭摆出长兄的架子来,冷厉,“小心回头二叔知道,罚你一顿。”

“罚就罚!我还怕这个吗?”顾昶虽被钳制住了,但仍然想挣脱。他在变声期,嗓音特别难听,跟公鸭叫似的,只冲顾旭喊:“我娘把昕儿赶走了,你可知道?”

顾二夫人立即冲过来指着儿子说:“你想迎娶樊家女入门,除非我死!”

顾旭道:“二婶,今天还是不要再提这件事。我与仁义说说话,外头还有不少夫人在等着您,二婶先去吧。”

顾二夫人也知道今儿有些失态了,于是好声说:“那你劝劝这个死脑筋的,让他不要再犯浑。”

“婶娘放心。”

等顾二夫人走了,顾旭这才松开顾昶。顾昶恨恨瞪着顾旭,眼睛都红了:“大哥知道吗?昕儿之所以会被母亲赶出去,是因为她帮叶家三姑娘说了几句话。那叶家大姑娘素来是个有心机的,昕儿哪里是她的对手,自然几句话便把昕儿给算计了。”

“后来球场上的事儿,虽然昕儿也有不对的地方,但,她出丑,不能说跟叶大姑娘没有一点关系。叶大姑娘心思深沉,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也是她算计了昕儿,让她出丑的。”

顾旭严肃说:“球场上的事情,你我都看得一清二楚。为兄明白你的心情,但你也不能因为替樊姑娘抱不平而随意诋毁另外一个。樊家的事情,过了今日再说。今儿是祖母寿宴,你不许胡闹。”

都说长兄似父,虽然顾昶只比堂兄小两岁,但却能把堂兄的话听进去。

今儿不闹,改日还是要闹的。

叶榕觉得这事儿其实跟她没多少关系,她没主动挑事,是樊昕自己挑起来的事儿。但凭着前世她对这个小叔子宠妻程度的了解,多半是能猜到顾昶心里会记上她一笔。叶榕倒不在乎顾昶怎么想的,不过,为了避免尴尬,她也没必要与他撞上。

所以得知哥哥晚上歇在家里后,叶榕便回了母亲那里。

顾二夫人“赶走”樊家母女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没说。等晚上散了席后,这才三五成群凑一起私下议论起来。

刑氏母女外头从不论人是非,嘴巴比较紧。马车上又有叶桐在,母女俩也不好说什么。等回了家后,叶榕才去找母亲说这事儿:

“说来倒也与我有些干系,只是我也没有想到,顾二夫人会当时便发作,完全不给樊家面子。”

其实就算不满意,可以过两天再说。今天就说,就是变相的赶人走。

可见二夫人对樊昕是十分不满的。

其实前世的时候,顾二夫人头两年也一直对樊昕这个儿媳妇不满。后来是因为顾家流放了,日子不好过了,而樊昕却能每日开开心心伺候在她身边,二夫人这才渐渐接纳樊昕。

可眼下顾家没有流放,也没有一个考验樊昕的机会,加上今天樊昕的表现的确十分失礼,二夫人就发作了。

刑氏却全然不在意这件事情:“樊家的事情,算不到你头上去,你也无需自责。”然后把话拐到顾旭身上,刑氏面上含笑说,“顾家老夫人对你十分满意,顾家大夫人今儿也找我单独说了些体己话。虽然没明说,但意思却是明白的,她还是喜欢你的。”

一听是这件事情,叶榕就十分头疼:“好马不吃回头草,既是错过了,我不想再要这门亲。上次相看就发生那么晦气的事儿,说明不吉利。”

“什么不吉利,这叫好事多磨。”刑氏还是对顾旭满意的。

叶榕懒得呆在这里听这些,只起身说:“我找哥哥有要事商议,我先去了”

说罢,头也不回就走了。

“榕儿。”刑氏喊了一声,见女儿并不回头,她心中疑惑,“这孩子,怎么了。”

嬷嬷端了茶水来递上,因是跟刑氏从刑家嫁来的,于是倒会笑着插句嘴说:“姑娘大了,她又素来面皮薄。这种事情,肯定得逃。夫人您放心,这亲事就是咱们姑娘的,别人休想抢了去。

刑氏自然是赞同这话的。

且不论嫡出庶出,就论品德才学,那叶桃如何能与她的榕儿相提并论。榕儿从小就是她精心调教的,满京城里,也没几个比得上她。

那日那幅画也还得恰到好处,原是顾家四爷喜好张秋水的话,顾大爷是要买回去送顾四爷的。可巧榕儿画还得及时,否则的话,岂不是平白叫人家俩兄弟生了嫌隙?

今儿顾家老夫人也拉着她提了这事儿,直夸榕儿好。

.

虽然今儿书院里休假,但马上就要年底考了,所以叶萧半点不敢松懈。所以,就算难得一日歇在家里,也是得看书到深更半夜。

叶榕去的时候,正好冯氏也在。冯氏念着自己夫君读书辛苦,所以,亲自下厨做了些汤羹点心送来。

瞧见小姑来了,冯氏立即说:“姑娘来得正好,我做了银耳燕窝羹,你也尝尝吧。”

叶榕平时一日三餐十分规律,多一顿都不食的。在自己兄长嫂子面前,她也无需客气,就直接说了:“等明儿再尝嫂子的手艺吧,我晚上吃东西,胃会不舒服。”

冯氏忙说:“倒是我疏忽了。”又道,“你若爱吃什么,且告诉我,我亲自做给你吃。”

叶榕笑着握住冯氏手:“多谢嫂子。”

冯氏倒是识趣得很,看了看小姑,又转身看了看夫君,而后道:“姑娘找夫君是有事商议吧?那你们兄妹说话,正好我那里还有点事,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