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3/3页)

阮绵绵先是对着老校长和张县长两人笑着点了点头了,也算是打了招呼,这才转身对着记者说道,“对,我是阮绵绵!”

她没有说我就是高考状元,而是简单大方,我是阮绵绵,她先是阮绵绵,而后才是高考状元。

对于她来说,高考状元不过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但是我是阮绵绵几个字,确实陪伴着她终身。

这番不卑不亢的态度,更是让老校长生出了几分喜欢来,走到人生高点还能平心静气,认清自己的人着实不多,更别说,阮绵绵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比他们这些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都要看的通透。

年轻记者也收敛了心中那一份涟漪,郑重,“我作为省城报刊的记者,想要采访下你,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的!”

阮绵绵微笑,“说来是我的幸运,我生在一个并不重男轻女的家庭,我的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哥哥,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我把一切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说出来可能大家不相信,我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

顿了顿,她调皮一笑 ,“就算是家里的酱油瓶倒了,都轮不到我来扶!所以,我能考上状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我们一家人的努力,我爸爸在外面奔波挣钱,为了我的衣食无忧,我的妈妈和奶奶为了我的吃穿出行,起早贪黑,至于我的二哥,他在我学习迷茫困窘的时候陪着我,一起找到前进的目标,所以我能有目前的成果,是我的家人带给我的一切!”

接着,她话锋一转,对着阮国华他们几人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神色认真,“奶奶,爸爸妈妈,二哥,谢谢你们!”

还有小叔叔,她能取得高考状元,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身后有着无数的家人在支持着。

阮绵绵的一席话,让周秀英他们几个人都红了眼眶。

孩子出息,有成就是所有长辈的骄傲,但是有几个孩子出息了,有成就了能记得住周围亲人的付出,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种话。

阮国华他们心里骄傲极了,这就是他们的绵绵啊!怎么能不让人疼啊!

连带着一旁采访记录的就年轻记者,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不愧是能当状元的人,这想法和他们普通人真的不一样。

不是他们不孝顺,不懂谦让,而是置于这个位置的时候,面对鲜花和荣耀,能够保持平静的人,清楚的陈述事实感恩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他觉得自己这一趟来的非常有意义,挖到了一个宝藏一样的状元,这一期刊,他定然要好好发挥。

这一场采访结束以后,轮到了老校长发话,“阮绵绵作为状元,是为了我们绥林县高中争光,我代表学校,奖励三百块钱,作为助学奖金!”

老校长都发话了,张县长自然不能落后,他也接着,“阮绵绵同学,考得状元,为了我们绥林县争光,我以县长的名义,奖励阮绵绵同学五百块钱作为助学奖金,也提前恭祝阮绵绵同学锦绣前程!”

这下,不止是阮家,连周围吃席面的人,都觉得脸上如有荣焉。不过更多的却是羡慕,考个大学不仅不花钱,反而帮家里一下子挣了八百块,这要是他们来赚,得多难啊!

外人都激动,阮国华他们几个更是了,阮家祖祖辈辈都是地里面刨食的,从阮老爷子那一辈算是卖命去当兵了,但是说白了,这也是卖力气的。

如今,他们家算是正儿八经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可是顶顶荣耀的事情啊!

不止阮国华眼眶有些红,周秀英也是一样的,她心想,死老头子,你若是晚点走,指不定也能看到这一幕,他们阮家也有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这若是搁在古代,那可是状元及第呢!

可惜,死老头子走的早,等她晚点回去给老头子烧点纸,好好说道说道。

采访和席面结束了以后,阮家的热闹也散了一半,阮国华满身的酒气,醉醺醺的,但是心里却是特别的敞亮,他一手牵着阮志文,一手搂着阮绵绵,心满意足,“爸这辈子有你们三个孩子,死而无憾了!”

大儿子虽然不听话去当兵了,但是听着国海来信说的,老大在部队里面表现特别优异,要不了多久,就能独当一面了,而且连津贴也提高了一些。

虽然他们家不差阮志武这点津贴,但是对于他们这种庄稼人来说,保家卫国的同时,还能挣钱就是对于一个人的最大肯定。

至于小儿子和小闺女两人的成绩都是拔尖的,如今他的小闺女还成了状元,被省城的记者来采访,连带着县长亲自来颁奖,这种殊荣,让阮国华整个人都是飘的。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快要完结了,但是不知道为啥,我还这么啰嗦,嫌弃自己,哭戚戚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雪薇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