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五公子和孙乐的问答

五公子沉默不语。

阿福抬头看着自家公子,见他俊脸上带着挣扎,不由暗暗摇头。

五公子转过头看着天空,久久都没有说话。阿福几次准备张嘴,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孙乐回到府中时,才知道弱王自从那时外出后一直都没有回来。

夜凉人静,孙乐在月光下静静地练习着太极拳。这太极拳她不管在什么处境中,从来没有放松过练习。很多时候,她都只是享受着练习时的清静平和。

时间过了飞快,转眼又是两天过去了。

这一天,孙乐坐在府中的小花园中,抱着头眯着眼眺望着远方的青山白云,一副十分悠闲的模样。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传来,不一会功夫,一个侍婢走到离她十米处的沙子石路上,对着孙乐行了一礼,轻声说道:“孙乐姑娘,有人要我把这竹简片送来。”

有人送信给我?

孙乐诧异地回过头来,那侍婢轻步走到她面前,盈盈一福,把手中的竹简片递上。

竹简片只有两根,上面寥寥写着几个字。

孙乐只是瞟了一眼,便讶异地坐直了身子。

把那竹简仔细看了两遍后,孙乐贴身放好。当她抬头时,正好看到那侍婢悄步向外退去。

“且慢!”

孙乐突然叫道,“这竹简,是何人送到你手中。”

侍婢诧异地看着孙乐,回道:“是我在大门口遇到了一个青年人,他要我把这竹简片给姑娘你的。姑娘,是不是这竹简有什么不对?”

孙乐静静地打量了侍婢两眼,说道:“没什么不对,退下吧。”

“诺。”

目送着那侍婢退下,孙乐低敛着眉眼,暗中想道:雉大家真是好手段啊!

孙乐了解弱王为人,五公子的这片子竹简,要按正常程序只怕是到不了自己手中。它现在既然到了,那接过这竹简片的侍婢只能是雉大家安插的人了。

也不知这个雉大家又想使出什么手段来?

孙乐想到这里,有点厌烦地揉搓着自己的额头。她知道,自己在拒绝了雉大家的示好,并向弱王提出那个要求时,便已与雉大家再次交恶了。

想着想着,孙乐又揉搓了一下眉心,暗暗嘀咕道:“最烦这种事了。”哼,她如果真敢做出什么事,那自己也只得不在乎弱儿的想法而动手对付了。

孙乐回到房中,换上一袭青布深衣后出了府门。

在咸阳街中转了一刻钟后,孙乐的眼前出现了一家不起眼的酒家。这酒家是全木制结构,二层,每一层只有三百来平方米的样子,在一众粗大壮观的建筑群中显得格外的不起眼。

酒家里面冷冷清清,孙乐进去时,小二正伏在桌子上打着瞌睡,嘴边还流着老长的口水。

孙乐懒得惊醒他,便继续向楼上走去。

二楼上,只坐着一个白衣胜雪的身影。

孙乐一伸出头,便对上那片雪白。

她脚步不由自主地一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犹豫了一会,孙乐才重新提步向那身影靠近。

孙乐一直走到他的对面塌上坐好,低头沉思的白影才动了动,慢慢抬起头来。

四目堪堪相对,两人便同时移开头去。

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五公子终于再次动了,他伸出手提起酒斟,给自己和孙乐的酒杯都满上酒。

浑黄的酒水汩汩流入杯中,低着眉眼,专注地看着注入的酒水的五公子轻声说道:“我没有想到,你能及时赴约。”

孙乐睫毛扇动了一下,等到杯中的酒水满了,端起来轻轻饮了一口,说道:“公子可是为赵燕攻齐之事而来?”

她居然一开口便是询问此事。

五公子的手抖动了一下。他把酒斟放下,抬头看向孙乐。他明澈如秋水的双眸在阳光下泛着涟漪波影,“我居然都不知道,你便是田乐!”

孙乐慢慢地抬眸,“前两日阿福还不曾知道此事,看来,是有人向公子透露了。是雉大家的人么?”

五公子诧异地看向孙乐,摇了摇头,“阿福说是一个女子告诉于他的,不知是不是雉大家的人。”

当然是她了!

这个世上,知道孙乐便是田乐的,只有楚国有限的几人。而那些人中,现在在咸阳,并且与自己有隙者,唯雉大家耳。

一瞬间,孙乐明白了,这便是雉大家的目的!她的目的十分简单,便是要自己再当一次说客。这纵横之路危险是如此之大,自己很有可能便无法全身而退。

想明白这一点后,孙乐直有点厌烦了。她伸手揉搓着额头。

五公子定定地看着她,见状低声说道:“你,事情很为难么?”

不等孙乐开口,他已苦笑道:“孙乐并不是名利中人,对这种危险之事自然是不感兴趣的。我犹豫了两天,三番四次都生了退意。可想到齐国近况,终还是来了。”

孙乐轻轻说道:“天下英才无数,上次我出面说动赵国和秦国,实是邀天之幸。再一次行此种事,实是危险很大。”

她这话中,有了一点松动。

五公子看向她,秋波如水。他也知道,自己出面的话,孙乐拒绝的可能性很小。她一直以来,除了上一次的事横生枝节,都不曾拒绝过自己的要求啊。

孙乐说完这句话后,见五公子久久没有回答,便抬头看向他。这一抬头,却见五公子一脸的挣扎。

这可怪了,他不是想了两天还是决定来找自己的吗?难不成他并没有下定决心?他并没有想到让自己去冒这种危险?

在孙乐的诧异中,五公子抿紧薄辰,微皱眉头,说道:“孙乐,如果你不想去,那就不去吧。”他抬头看向孙乐,认真地说道:“我虽是齐国人,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实已超脱了一地一国的限制。如果每一次齐国有难,我都一定要操心的话,我这个叔子也就名不符实了。所以,孙乐,你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孙乐明白五公子这话的意思。他是可以看到天命的人,这样的人,本不应该拘于一国一地。这个天下间,只有身负真龙之气的新任天下共主才能让他归附。这便是他这个叔子的使命。

孙乐抬着头,怔怔地看着说得很认真,语气也很洒脱的五公子。听着听着,她却露出一抹苦笑来:他的眉心锁得如此之紧,他的忧虑不曾散去,这样的他就算说得再有道理又能怎么样?齐国毕竟是他的家国,他做不到束手旁观啊。

慢慢的,孙乐眉目微敛,决心暗下。

五公子说完这席话后,轻轻一笑,“齐地大物博,英才辈出,岂能无临危受命之士?仔细忖之,使者说要找你出面也不过是信口耳。”

他的话说完了好一会,孙乐还是低眉敛目,一脸沉思的样子。五公子不由好奇地叫道:“孙乐,你怎地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