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第2/2页)

这档口,朱母也抽空寻了媒人给五郎说亲,按说五郎要说个媳妇不难的,眼下老朱家有钱了,唯一略麻烦的是房间不太够。但这个也无所谓,朱母已经找人起房子了,将原本泥墙稻草顶的灶屋拆了,东西厢各多起一间房,随后再重新搭灶屋,这回要三个灶眼的,方便自家开火做饭,也方便回头做一些需要初加工的吃食。

房子是还没起好,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可也不知道怎的了,朱母一直没寻到合适的,不是没人选,而是没中意的。

朱母还叮嘱王香芹帮着留意一下,毕竟她还要跟着出摊,至于老大、老三媳妇,她都不大放心。老大媳妇就不说了,老三媳妇太面了,她哪怕不想个坏脾气的,可太软棉了肯定也不成,最好是话不多立得住干活又麻利的。

王香芹被迫接受了这一重任,却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她娘家人少,唯一的亲妹妹已经嫁出去了,至于她嫂子,那叫一个能说。偏跟二嫂宁氏还不同,宁氏仅仅是话唠,并不会无缘无故的编排别人,可她娘家嫂子却是个碎嘴婆娘,无事还要起三分浪,要是托她嫂子介绍,只怕就算成了,那也不是朱母想要的那种儿媳妇。

只这般,五郎的亲事就停滞了下来,愣是到家里新房都盖好了,还是没个头绪。

新房盖了也不能不住人,朱母一声令下,五郎和六郎就从原先的房间里搬了出去。他们原先那屋也没空着,而是让已经大了的猪毛和灶台住进去。这下可好,温氏见天的往那屋去,盯着猪毛伏案练字。灶台也怕啊,看大伯娘盯着堂哥,他自然不敢独自一人出去玩,只能被迫跟着一道儿念书练字,一时间家里读书的氛围倒是好了许多。

“俩娃儿都大了,你们也该再要一个了。”见俩孩子住得也挺好的,朱母很快就提点了温氏和宁氏,被提点的人倒是没往心里去,哪怕她们也希望再怀,可没怀上有啥办法呢?反而这话落在一旁的三郎媳妇耳里,却分外刺耳。

三郎媳妇犹豫再三,还是捧着早先精心做好的围涎,寻上了王香芹。

还真别说,王香芹早就把这事儿抛到了脑后,直到看到这几个做工精致但造型很是死板的围涎后,这才皱起了眉头。

她发现了,尽管上辈子很多工艺都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可事实上,因为古代很多手艺都是不外传的,普通人几乎没可能接触到那些真正能被称为艺术品的东西。甚至围涎的做法都谈不上有多稀罕,可不会就是不会。哪怕三嫂的绣活很不错,做出来的却仍然是乡下地头常见的口水兜,只是在旁边包了一圈边,上头分别绣了胖娃、锦鲤以及最传统的福字。

假如没有抢眼的造型,只怕绣工再好,也很难卖上价。

王香芹思量再三,去猪毛和灶台那屋借了笔墨纸,边回忆边画了个贴补绣虎纹围涎。

多亏她上辈子被忙于养殖场的父母塞过各种兴趣班,没一样是精通的,不过多多少少还记得一些。贴补绣虎纹围涎的款式有不少,她挑了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画出来,整个儿围涎的模样就是个趴在地上的大老虎,中间镂空,尾巴处则是用绳扣的,方便解开系于孩子的脖颈处。待完成后,顶着王字纹的大老虎脑袋就在孩子下巴处,远远的看着就好像胸口上贴了个老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