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第2/4页)

王香芹回头一看,却是二嫂宁氏。

宁氏一脸讶异的走过来:“波崽儿你来干啥?家里有事儿?还是你又要作幺了?”

“我做啥幺儿啊,这不是昨个儿听你说了,过几日要娘和哥一道儿去邻镇摆摊儿卖吃的,那会儿我就想跟你说了,你倒是喊上我和嫂子啊。不然,回头娘跟哥加一块儿,赚的钱还不够他俩买好吃的。”小少年垂头丧气的走上院坝,一脸的愁容,“前头你唤哥干活,赚的工钱全叫爹娘买好吃的了,一文钱也没攒下来。去年收成那么好啊,粮仓瞅着又快空了……”

“啥?粮仓快空了?”宁氏差点儿没叫他这话给吓死,“这才正月啊,离秋收还有多久?粮仓给空了?”

“留够了粮种,也还有地瓜土豆白菜啥的。大米全吃光了,娘说过年要吃白米饭,爹说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干活,反正年后娘就要摆小食摊儿了,到时候赚了钱直接买米回家慢慢吃。”

宁氏:……

一脸绝望。

王香芹看了看宁氏和她弟弟,发觉这俩长得还挺像的,尤其是脸上那神情,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充满了绝望、凄凉和无助。

再看宁氏弟弟,小少年已经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姐啊,你说你倒是好,拍拍屁股就嫁出去了。你说爹咋不把我也给嫁出去了?哎哟可愁死我了,他们就没想过,万一小食摊儿生意不好咋办呢?不对,爹想过的,他说真的买卖没做成,土豆地瓜管饱。”

说话间,家里其他人也出来了,这不是才初三吗?倒是还要走亲访友,不过也不急于一时,大家伙儿倒是都有志一同的看起了宁家姐弟俩唱戏。

宁氏太绝望了,好在她弟弟刚才那番话安慰到了她:“对哦,我已经嫁出来了,你们吃糠喝稀都不关我的事儿。”

“姐!!!!!!!!”

“你要是我亲妹,当初我怎么着也会撮合你和五郎,轮不到表妹。可你这不是……”宁氏一眼瞄见了五郎夫妻俩出来,顺口说了一句话,被点到名的五郎媳妇牛氏倒是没啥反应,却差点儿没把五郎和她弟弟吓得一个踉跄。

“波崽儿啊,早饭吃了没?吃了?进来喝碗热粥暖暖身子,来来。”朱母唤了波崽儿进屋,又打发其他人该干啥干啥去,回身对宁氏道,“宁氏你也是,啥话都往外头说,也不怕吓死人。”

宁氏有气无力的“哦”了一声,尽管没再说什么,可从她的表情来看,还是能看出满满的生无可恋。

王香芹本来都要往猪舍去了,脚都迈出了,忽的一顿,喃喃自语的道:“波崽儿?宁氏?”她讶异的回过来,问宁氏,“你弟叫什么?宁波崽?”

“宁波。”宁氏颓颓的回道。

“那二嫂你娘家是不是还有个姐妹叫宁夏啊?”王香芹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随后就看到宁氏和波崽儿齐刷刷的看过来,就连已经进了堂屋的朱母也定定的看着她,吓得她说话都打磕绊了,“咋、咋了?”

波崽儿伸手指了指他姐,宁氏反手指着自己:“宁夏。”

王香芹:……

你娘是中国地图啊啊!

就听宁氏回道:“我家啊,我哥叫宁冬生,因为他是冬天出生的。我呢,夏天生的,本来想叫宁夏生,我娘觉得拗口,怎么喊都不对味儿,就干脆管我叫宁夏了。本来我娘家可以顺着季节下来的,结果我弟也是冬天生的,总不能叫宁大冬宁二冬吧?正好啊,我爹叫宁大河,河面上不是有波吗?那就叫他宁波了,小名波崽儿。”

一旁的波崽儿猛点头:“我觉得挺好的,宁冬生、宁夏、宁波,听着我哥就是捡来的。”

宁氏一个眼刀子甩过去,波崽儿秒速改口:“不不,我和我姐才是捡来的……姐啊,你倒是想想办法啊,再这么下去,嫂子都要跟着叛变了。”

“咋说?”

“还能咋说啊!你原先指望嫂子约束哥哥,可你也不想想,她就算管得住哥哥,还能管的了爹娘?前头过年,爹娘把家里的钱全都花了,买了一堆吃的。嫂子气得够呛,可东西都买来了,不吃还能咋地?就算她不吃,你以为这钱就能省下来?不能啊,所以嫂子也跟着吃吃吃,你昨个儿没瞧见?她如今啊,抵得上原先三个她!”

宁氏懵了一下:“她不是怀了?”

“没啊!怀啥怀,谁跟你说的她怀了?她那是胖的!吃出来的!”波崽儿要疯了,“娘也胖了好多你没发觉?难不成娘还能怀啊!”

波崽儿好可怜,就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委屈巴巴的控诉家里人跟那蝗虫似的,能吃啊,太能吃了。他就一孩子,为了不靠谱的全家那是操碎了心。

“实在不行你也嫁了吧,给人当上门女婿去。”宁氏不负责任的随口出着瞎主意,回应她的是波崽儿的死鱼眼。

后续咋样了,王香芹没接着看,她生怕饿坏了她的猪们,急急的往隔壁猪舍煮猪食去了。不过,有个想法还是在她脑海里扎根萌芽了。

原来她二嫂叫宁夏啊,宁夏……为啥不卖羊肉串去呢?他们秀水村少有养羊的人家,可隔壁秀山村却多的是。羊肉膻,有些人是吃不惯,可只要调料配得好,那味道简直了。再一个,羊肉大补,很多人都喜欢吃羊肉喝羊汤一定要等到冬日里,实则不然,都说“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当然过量了肯定不行,可羊肉比猪肉贵,想过量也是挺不容易的。

就这样,王香芹一面煮着猪食,一面琢磨着细节。

羊肉可以去邻村采购,别地儿肯定也有,厨艺方面二嫂肯定能胜任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调料。这烤羊肉串没有孜然怎么行?回头她得想想法子,打听下县里有没有孜然。要是没有的话,还得考虑别的替代品,不过那就是二嫂的事情了,她可以帮着品鉴。

王香芹正煮着猪食,不多会儿路边走过了几人,见着王香芹远远的冲她打了招呼。

正月里,多的是走亲访友的,他们老朱家住得也不是很偏僻,只是平日里没人特地从这边过,正月里闲逛的人太多了,再就是朱母提前备下了不少糖块果子,就等着亲戚家的孩子过来讨要。因此,正月里的老朱家比平常热闹了好多。

见打招呼的人走远了,王香芹也没把这事儿放心上,自顾自的忙活起来。

谁知,没过多久又有大娘婶子结伴过来了,径直走到了猪舍前的空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同她说话:“瞧瞧四郎媳妇,把这猪养得多肥啊,年前咋没杀?这是留着年中杀?你呀,还是太年轻了,年前肉价贵,就算没那么肥,买的价也不低的,干嘛要多养这几个月呢。”

“二大娘你想岔了,四郎媳妇是打算留着做种猪。瞧瞧,那边一排的母猪都是怀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