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3页)

一开始,老大娘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到最后,她还是说了出来,问王香芹猪舍里的猪是不是快出栏了。

别看王香芹穿越至今都三年了,可事实上她连村里人都没认全,只看着这老大娘有些眼熟,又听得对方问的这话,还道是来买年猪的。对她而言,猪卖给谁都一样,可因着得了贡猪牌匾的缘故,她得先紧着上头,就道是要出栏了,不过得看县衙门要多少头,要是还有多,倒是可以卖给乡亲们。

哪知,听她这么说后,老大娘顿时急了:“出栏了?你养的肥猪都出栏了?那我家、我家咋看着还没那么肥呢?”

王香芹一头雾水:“你家?你家也养猪了?”

“是啊是啊,都养了一年半快两年了,秋日里那会儿人家办喜事,我还舍不得卖,就等着年前猪肉价高,再卖掉好过个肥年!”老大娘急得不行,也顾不上支吾了,跟那竹筒倒豆似的全说了,“我养得可精细了,你那个讲座,还有四郎的,我都认真听了,还让我家俩儿媳都记了不少。”

“哦,那你家猪肥吧?精神头好吧?”王香芹了然,觉得完全依照科学养殖方法养的猪,应该是差不了的。

“比以前养得是肥了不少,起码肥个三四十斤吧。”老大娘想了想,又道,“精神头也是挺好的,能吃能喝,大冬天的看着都挺精神的。”

“那不就行了?”

“可、可是……”犹豫再三,老大娘还是问出了最为重要的问题,“为啥瞧着没你家猪舍里的好?”

为啥没有她养的好?

王香芹一脸的懵圈,这也算是个问题?她养的猪本来就是最好的啊!就不说在这个落后的年代了,哪怕是在她的上辈子,经过了系统一次次优化的猪种,本身就比正常进化的猪要好上很多很多。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正常的进化不一定全是往好的去,在进化的道路上,偶尔走点儿岔路是很正常的。唯独系统不同,每次被系统优化的猪种,那绝对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所以,这算啥问题?

一脸懵圈的王香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大娘的问题,还是其他雇工过来给她解了围,朱家大伯娘还劝道,让人不要着急,再看看,毕竟离腊月还有好些天。又道自家也是好生精细养的,看着就差不多。

老大娘本来是因为焦虑不安来的,听了人劝,又见王香芹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还道是自己没养好,或者没到时间。深感不好意思的她,忙表示歉意,很快就离去了。

然而,这并不是第一例,没过两天又有人来朱家打听情况,只是这回人家找的不是王香芹了,而是朱母。朱母许久没管猪舍的事情了,哪里知道的那么清楚?不过,就算她不太关心猪舍,也知道王香芹有多在意,因此只道一切正常,毕竟真要发生个什么事儿,王香芹早就急坏了。

这两拨打听猪舍情况的人被打发了之后,先前跑去邻县巡讲的朱四郎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口信,说了县衙门来运猪的具体时间,以及这批次的确切数量。

一下子,朱家人又忙活开了,丢下别的事情,先将这事儿办妥当。

“记得挑公猪,咱们家只卖公猪。”王香芹叮嘱再三,她算过猪的数量,公猪的数量是够的,最多也就是留种的公猪可能会不太够。不过,略少一些也无所谓的,猪舍里时刻都有一批妊娠母猪,而小猪崽养到半大就可以配种了,完全不怕断档。

她一贯的原则就是,宁可留种的公猪不够,也不能卖母猪。

确切的说,也不是不能卖母猪,而是不能卖活的母猪。上辈子她的养猪场里是有专门的屠宰部门的,那些繁衍能力下降的母猪一样会被宰杀后卖出去。

然而,一旦活的成年猪成对成对向外出售的话,配种是分分钟的事情,加上猪群繁衍本来就极快,适应能力也强,用不了几年的,石门黑猪的基因就能遍布大江南北。

那就不是她所乐意看到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