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刚还说自己怀着身子不方便的牛氏,转瞬间就消失在了村道尽头,那动作那速度,瞧着比王香芹都利索。

朱母已经绝望了,她总觉得自己上辈子造孽太多,要不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群儿媳妇呢?别家儿媳妇都是一副畏畏缩缩的小媳妇模样,被婆婆一吼就蔫吧了,最多也就是在背地里抹抹眼泪说说婆母的坏话。可轮到她呢?

这些儿媳妇,一个两个的……全不是什么好东西!

“走!别管她!”

怒火中烧的朱母索性一招手,直接走人。反正堂屋和其他几个放了东西的房门都锁了,除非温氏想不开去后院摸鸡偷蛋,那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温氏倒还没跌份到这个程度,事实上,换成分家之前的她,还真有可能这么干,整个儿就是个贼不走空的状态。可自打分了家,手头上捏了钱,她就算还有些旧习不改,却也不至于这么抠了。真要说的话,现在的她就是心不平。

同样是儿媳妇,同样犯了错,她那不过就是一桩小事儿,王香芹这个才叫做闯下了弥天大祸。

结果呢?

当初王香芹闹着要分家,还真叫她成功了,甚至要不是那会儿朱大郎不愿吭声,温氏真的觉得,自己当时极有可能直接被休了。

可是凭啥呢?

心不平,真的是心不平。

及至王香芹一行人已经离开了,温氏还是立在朱家老屋的院坝上,眼圈红红的,整个人显得憔悴又可怜。

这其他人是走了,朱家大伯和大伯娘却还在,见状,大伯娘叹息一声,忍不住劝道:“都分家了,大郎媳妇你就……管自个儿家去吧。”

“可是凭啥呢?”不劝还好,一听这话,温氏更气不顺了,“都是儿媳妇,咋就差别那么大呢?就算我家大郎不是娘亲生的,好歹也是从丁点儿大养起的。那么多年了,难道还不亲?再说了,大郎比不得四郎这我能理解。可一样都是儿媳妇,她王香芹都把四郎害得那么惨了,娘凭啥还护着她?”

朱家大伯皱着眉头看了温氏一眼,在心里摇了摇头,只觉得大郎这媳妇娶错了,别的也就算了,这脑子,太蠢了。

给了老妻一个眼神,朱家大伯随后也走了。

大伯娘看懂了他的意思,拉着温氏走到屋檐下头,让她坐到了竹椅上,这才缓缓的劝道:“你做什么非要跟四郎媳妇比?就算是妯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这比那的有啥意思?”

“我就是气不顺!”

“行吧,你既然非要知道原因,我说给你听也没啥。”大伯娘正了正神色,“去年你们家闹分家,那会儿村里人多半都知道了或者猜到了你们家的家底,说白了,大郎就算休了你,转个头就会有媒人上门来说亲的。说不准,还有那十来岁的黄花大闺女愿意嫁给他。”

见温氏气红了脸,大伯娘也懒得安慰她,继续说道:“那时候,你们家六郎多受欢迎啊,你娘她是挑儿媳挑花了眼。不怕告诉你,那会儿她还跟我说来着,她后悔啊,后悔早早的给五郎订了亲。牛氏吧,乍一看是不错,但是人太咋呼了,一点儿也不稳重,还跟她表姐一条心。人家新媳妇进门是看婆婆的脸色,她呢?你让她选,她一准撇开你爹娘,选她表姐。”

“这有时候吧,老天爷就是爱跟人开玩笑。去年六郎多受欢迎啊,十里八乡的好姑娘随便他挑。谁能想到呢?他就这样砸手里了。后来你娘又跟我说,得亏宁氏警醒,抢先把她表妹说给了五郎,要不然只怕五郎也要跟六郎一样砸手里了。”

牛氏这人的确不算特别好,主要是她娘家的情况还复杂,像宁家,起码是上下一条心的,宁氏在娘家也很能说得上话,有个啥事儿,娘家人也愿意帮衬一把。然而牛氏的娘家,虽然跟宁家有亲,但情况却不同,也不是说牛家有多不好,而是普通的人家。反正在牛家看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过得好我不会来沾光,但是你过得不好也别老跑回家抱怨,你跟我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这种想法其实挺普遍的,加上牛氏的爷奶去得早,她娘家兄弟也多,她亲娘摆平几个儿媳妇都嫌费事儿,自然不可能分心来照顾她了。

那会儿,六郎极是受欢迎,媒婆上门说的姑娘,那是一个比一个好。

朱母瞧着就很不是滋味,四郎五郎六郎都是她生的,王香芹也就算了,起码那会儿朱母对王香芹是千百个满意的。可五郎媳妇呢?牛氏不太上得了台面。想着要是给六郎说个方方面面都好的媳妇,到时候五郎瞧着嫂子弟媳,心里能是滋味?可要是顾忌着五郎,非要撇开那些好的,给六郎也说个跟五郎媳妇差不多的姑娘,朱母这个当娘的,也亏心啊!

所以说,六郎之所以被剩下,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大伯娘给了温氏一些思考的时间,隔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那时大郎要是休了你,回头就能娶个比你好一百倍的黄花大闺女。可这会儿四郎要是休了王氏,他怕是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家里一个光棍还不够?还非要凑一对?再说了,你咋知道休了王氏,四郎就能出来了?咱们村子的人是知道猪舍是王氏管着的,可外头的人呢?县太爷呢?这一年里出去巡讲的人可都是四郎啊!”

“好啊!王香芹她耍诈!!”温氏急了,胸口是起起伏伏的,看着大伯娘心惊肉跳的。

“说得好好的,你急啥啊?”

“可那不是……”

“耍诈?耍什么诈?她王香芹有那么聪明?走一步看十步?真要是这样,事情也不会闹成眼下这个样子了。”

温氏想了想,也对哦,那王香芹看着好像也不是那么聪明的样子。

大伯娘瞅了瞅天色,她也是有事儿要做的,没那么多闲工夫帮着开导温氏。只不过,眼下朱母一家子忙乱成这样,她这个当长嫂的,不说帮衬一把,起码也要保证温氏不在里头添乱才好。

“温氏,你早先养鸡不是挺好的?人嘛,忙起来就顾不得其他的了。不然,等你生完这胎,还养鸡去?”

“不,不了吧。”温氏嘴角抽了抽,她对养鸡也有心理阴影了,当然她还是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猪毛怕鸡。

“不养鸡,那就养猪好了。四郎媳妇不是说愿意赔人家猪崽子吗?你呢,就花钱去买,横竖也不差你这一份。要是你怕面子上难看,就索性再等等,等回头别人家养出来了,你上人家家里去捉猪崽。她咋养猪的,你也是知道的,别人养坏了是猪种不对,你到时候猪种买对了,照着养,既能得钱又有个事儿做,省的一天到晚的盯着别人家那一亩三分地。人啊,眼红别人是没用的,还得要自己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