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2页)

等讲完这个,洛叶开始再往下讲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在她讲极小模型纲领的时候就觉得撑不住是多么的天真!

“标准丛在一个簇的任意点上都有定义,它以一种特别有用的方式,封装了关于簇的大量几何信息,通过取规范丛的部分及其指数幂,会得到一个被称为标准环的几何对象。标准环是否是有限生成的……”

既然来讲课的,洛叶也不可能讲代数几何的基本概念,她虽然在研究数学物理方面的,可也不代表放弃代数几何,这是她上半年写的论文,目前还没有发表,投稿是《美国数学会杂志》。

之前的基本概念和每个概念略为深入的讲解不过是为了这做铺垫,到此刻她才开始讲自己的理论。

她这篇论文C大的代数几何教授都需要研究几天才能理解,更不用说在坐的了。

本科生: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研究生:能不能讲的慢一点啊!至少让我们记好笔记啊!

生怕记的不及时,他们手忙脚乱的拿起手机对着黑板拍照。

心里内流满面,大佬讲课,果然非同凡响。

实际上,他们现在也都不知道她在讲什么了……

不过,大佬讲的他们听不懂,是他们的问题,绝对不是大佬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们对BAB(Borisov-Alexeev-Borisov)猜想知道多少,现在我给你们简单的说下它的概念,在合理的假定下,法诺簇形成一个有界族,任何确定的维度下,具有轻微奇点的的法诺簇都能够用有限数量的参数来标记。”

“关于BAB的猜想,我在今年上半年也做了一定尝试……”

本科生&研究生:'“……”

真的,在洛叶说了BAB猜想后,他们才知晓她现在在讲的什么,可是这个猜想不是代数几何领域最高难度几个猜想之一吗?你给我们讲这个?!

坐在后座的几个本科生倒抽了口凉气,在洛叶说出这个猜想的名字后,他们这会儿也搜出来了洛叶的新闻,洛叶毕竟是华夏人,而且没有移民,她去年斩获两个大奖,国内的一些媒体是有报道的,可是还是那句话,关心数学界的普通人真心不多,浏览量极为凄惨。

就是一些数学系的学生都不会特意去看,除非立志为数学发光发热。

可现在他们虽然听不懂她到底在说什么,可是他们大约已经认定了这真的数学界的一个大佬,还这么年轻,辨识度肯定很高,随便这么一搜,洛叶的履历就出来了。

第一个就是百科词条,点开一看,是洛叶从高中参加奥赛到去年斩获两个大奖。

第二个是美国截图而来的,照片是洛叶拿起奖杯的时候。

……

再抬头看的时候,眼神就变了。

真·大佬啊!

作者有话要说: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