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2页)

她十分称职,一路上,阡陌与她同车,知晓了许多樊国的事。

樊国是个小国,樊君嬴姓,夹在诸国之间无足轻重,靠着楚国的庇护留存至今。樊君体弱,国中事务大多交与游聃父处理,游氏在樊国也算得权倾朝野。

这些,其实阡陌大致都知晓,也曾经分析过游聃父帮助自己的原因。游聃父再手握重权,也不过是个卿大夫。这样的人物,安全感说强也强,说弱也弱,各国中都有不少权臣被国君采集,最后被收拾得家破人亡的例子。而游聃父显然想找一个更有保障的纽带,所以,当他瞅准了楚王需要给阡陌安排一个身份,便不遗余力地自荐。当了楚王的岳父,尽管是名义上的,却是一层非常硬实的关系,樊君将来就算想反目,也要掂量掂量楚国的反应。

阡陌不喜欢成为别人的棋子,但这件事上,算得互惠共赢,所以她一直持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听闻樊君体弱,未知现下如何?”阡陌问惠容。

惠容答道:“国君身体已经好转。去年冬时,司徒从楚国带来了扁鹊子良,为国君诊治。”

阡陌颔首。随着话题深入,发现这个叫惠容的女子,年纪虽不大,在一些事的观点上与她很不同。

比如,说到妇德之时,她很有几分激情。对于妇德的理解,很类似后世那种贤良规范,认为身为女子,当以丈夫的需要为首,而为国君之妇,更应该宽和,以为辅佐。

她十分认真地对阡陌说,“我以为,大王在娶妇之事上,对樊姬的声名有所不利。”

阡陌问:“有何不利?”

“听闻大王推拒媵女,诸国皆诧异,传说是樊姬善妒之故,贤名有损。”

阡陌讪笑。

这话并不意外,寺人渠也曾暗示过她。

“如何为贤惠?”阡陌话头一转,“你说投丈夫所好,譬如丈夫好色荒淫,为妇者要博那贤名,便去替丈夫寻来美人么?”

不料惠容更头头是道:“未尝不可。美色亦有良劣之分,寻识礼忠顺者而事之,丈夫便不致荒淫,为妇者用心贤良,亦可彰显。”

阡陌笑笑,觉得这种观念上的分歧,辩驳起来实在没意思,索性也不多言。

到了傍晚歇息的时候,在一处小邑落脚。邑尹和邑人皆是欢喜,设宴款待。

席上,邑尹来敬酒,楚王见杯子空了,正要让身旁寺人斟上。忽然,一只洁白的手伸来,将他的就被拿起。

在阡陌身后服侍的惠容,亲自替楚王斟了酒,捧到他面前。

“大王请。”她低眉,轻声道。

楚王有几分诧异,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停,无多表示,接过来,与邑尹共饮。

惠容坐回阡陌身后,见她看着自己,笑笑,神色自如。

阡陌亦笑笑,拿起酒杯缓缓喝一口。心中却多了些深长的意味。

这个女子,是游聃父派来的。妙龄女子,又美貌又会伺候人,还有满脑子贤惠理论,说他没打算,傻子也不信。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文的感情线快到头了,鹅打算这个月就完结。后面的事会在番外交代,下个月也不会开新文,主要是补充各个文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