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璧碎 第二十二回 绝境(第3/5页)

“丞相夫人对这个孩子期盼已久,若知道自己怀胎十月并疼了整整三天才生下的孩子,竟然是个瞎子时,该多么伤心啊。她当时难产体虚,已经气息荏弱,若再受此刺激,恐怕会接受不了打击,一命呜呼。所以,出于对妻子的珍爱,丞相大人就收买当日在场的稳婆下人们,调换了个健康的女婴。失明的那个,送到了偏僻的村落里,交给一对聋哑夫妇喂养。健康的那个,留在了府中,成了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杜鹃的语音很平静,甚至没有高低起伏,但眉宇间,尽是嘲讽,“丞相大人多爱他的妻子啊,为了妻子的安危连亲生女儿都不要,真让人感动呢。多伟大的爱情,啧啧啧……你不感动吗?沉鱼?你的呼吸为什么这么急促?你在哭吗?其实你有什么好哭的?我听说你不但健康,还很漂亮,不但漂亮,还很聪明,不但聪明,最最重要的是——你很孝顺。他们想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女儿呢。你符合一切姜家所要的女儿的条件,所以,你没有被调换,你不必哭泣。”

一道霹雳划过,照着杜鹃苍白的脸,淡漠而扭曲。她就那么一边自嘲地笑着,一边继续用死水般不起波澜的声音缓缓道:“小时候,阿爹和阿妈告诉我,山里头有一个花仙,有缘人若能碰见她,对她许愿,就会实现。所以,我明明什么都看不见,但还是天天往山里头跑,我特别希望能够遇见那个花仙,求她帮我治好眼睛,帮阿爹治好耳朵,帮阿妈治好嗓子,让我们一家都变得健健康康的,和平常人一样。我找啊找,没有找到花仙,但却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有些花需要用特别的方法养殖,有些花看似安全但其实会变成剧毒,我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摸索,最后,在十三岁时,我所种的最大的一盆兰花开了。阿爹阿妈商量着要把它送给他们的一个大恩人,我很舍不得,但他们还是送掉了。大过年的,走了几十里山路地送走,然后又走几十里山路地回来,他们很高兴,觉得自己报答了那个大恩人,但是第二天,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就闻到了一地的血腥味……你在抽气?你也猜到怎么回事了吧?没错,那盆花惹了大祸,因为我在石头上画了一双眼睛,再将它埋入土中,向花神许愿。但某个做贼心虚的人却将其视作了威胁,二话不说就派暗卫们过来,把我的阿爹和阿妈……”说到这里,杜鹃停了一下,声音一下子变得很缥缈,“杀了……”

那一夜,父亲书房的灯通宵达旦。

那一夜,暗卫们进进出出。

那一夜的姜沉鱼,预感了某个事件在发生。只是她万万没想过,五年后她会得知真相,并且,亲眼看着那一夜的受害者在自己面前,陈述当年。

“他们是很老实的人,每天鸡鸣起床,耕地织布,等待秋收,用一点点谷子、瓜果去市集里换一点点肉。妻子有次发烧,为了看病所以问猎户借了点钱,但根本还不起。这个时候大恩人送了他们一个女儿,还给了他们一锭十两的银子。他们还上了钱,买够了药,医好了妻子的病。他们觉得人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变得幸福的,他们好感激那个大恩人,所以悉心抚育眼睛看不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把饭桌上唯一的一块肉夹到女儿碗里,用仅剩的一点新棉花给女儿做衣服,他们不识字,但会教导女儿做人要善良,要宽容,要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天天地把她抚养长大。他们听说大恩人的女主子喜欢兰花,就把女儿种出来的兰花眼巴巴地送过去……”杜鹃的眼睛一眨不眨,两个大大的瞳仁,毫无光彩,却又冷漠如斯,“最讽刺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正的大恩人是谁,一心以为只是相府的某个下人。”

姜沉鱼的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有时候,柔软也是一种钢刀,兵不血刃。

尤其是,用最无所谓的表情最平静的声音,去描述最残忍的事实时。

连她听到都如此锥心刺骨,真不敢想像当年十三岁的杜鹃是怎样面对那场鲜血淋漓的悲剧的。

“再然后,那个了不起的丞相大人出现了,对这个小女儿说她本是他的女儿,说他是出于怎样无奈的理由不得不抛弃了她,说他这么多年一直很后悔,说他虽然不能给她女儿的名分,但愿意负责她今后的生活……他说得委婉动听,情深似海。小女儿听了一直哭一直哭,最后哭累了睡着了,等她醒过来,发现丞相大人在她床边守了她整整一天一夜。小女儿被他伟大的父爱打动了,就抱住他,喊了一声——父亲。”

杜鹃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

“兜兜转转十三年,骨肉终得相认,多么感人啊。可怜我那一句父亲,可怜养我育我的双亲,倒在泥地上尸骨未寒,他们的在天之灵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投入凶手的怀抱,再续天伦!”

姜沉鱼继续哭,眼泪像是直接从眼睛里倒出来的一样,哭得毫无节制。明明猜得出来:父亲之所以要将长女调包,真正的用意未必是怕母亲多么伤心,而是如果长女是瞎子的话,就没法嫁给帝王入宫为妃,所以换个漂亮的女婴,顺顺利利地送她进宫。也明明听得出来:杜鹃之所以喊他一句父亲,并不是因为父女相逢多么感动,而是强忍恨意图谋复仇。这一场悲剧里,两个人都在做戏,尔虞我诈,直将“亲情”二字,书写得满目疮痍。

叫她如何反应?又能怎样反应?

杜鹃的笑声渐渐停止,再度恢复成死水无澜的语调:“丞相认回了女儿,开始悉心教导她。女儿出乎意料的聪明,学什么都很快。三个月后,丞相就给她许了人家。丞相说,那人仪容俊美,威武不凡;丞相说,那人武艺超凡,将来必有作为;丞相还说,那人老实温柔,会好好对她……他说了很多很多,最后女儿说:‘父亲,我嫁。你要我嫁,我就嫁。’就这样,她嫁了,两个月后,那人科考中了武状元,一时意兴风发,果然前途无量。”

可怜姜沉鱼听到这里,连叹息都发不出来——本以为父亲下令杀死聋哑夫妻,留下女儿一命,还算顾念亲情,但现在想来,却是因为当年看中了还是一介布衣的卫玉衡,想要拉拢,因此眼巴巴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而卫玉衡之所以能考上武状元,恐怕和父亲在暗中的帮助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丞相一心以为自己多了条臂膀,却没想到女婿生得太美,被左相家的女儿也看上了。丞相怎肯让已经到嘴的鸭子还被人抢走半只?因此,硬是示意女婿抗住压力没有应允。就这样,得罪了左相,女婿被贬,他又不能公然出面保,就对女婿和女儿说,先去边城待几年,待时机成熟,必能风风光光地回去。”杜鹃抚摸着自己的长发,忽然感慨了一下,“这一待,就是四年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