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泼皮们其中一个,腿一软,一屁股墩坐到地上,口里失声惊叫了一声,眼睛直直地瞪着商细蕊,像是瞪着一样骇人的所在,不能自已。人们就眼见他裤裆里洇湿了一块,慢慢淌了一地。他被台上的假皇帝给吓尿了。

其他泼皮纷纷慌了神,丘八们趁机连打带踹,往腰窝子软挡里揍,三两下把泼皮搓了出门。一直到戏园子门外,才听见里头爆发出一阵炸雷似的欢呼喝彩,震得人耳朵嗡嗡的。座儿们都疯了,真疯了。路上拉车的骡子被那叫好声给惊着了,几个趔趄,差点把东歪西倒跌在街头的泼皮们给踩个正着,几乎又要吓尿了人。

戏园子里面,黎伯的胡琴迅速跟上,为商细蕊奏了一段很漂亮的气势恢宏的收尾,当是配得起他的帝王声腔。这段戏之后,本来紧接着就是皇上谒见太后,太后为皇上指婚。可是座儿们情绪都太激动了,欢呼久久不散,一波一波似是狂潮,银元首饰等等彩头扑落如雨,叫台上的人站不住脚跟。只能暂时歇回后台,待场内稍微冷却一些了再呈后文。程凤台因为不甚懂戏,因此素来都是相当文雅的观众。而且他与商细蕊有着别样的关系,使他看商细蕊时,总有一种超脱的淡定——东西再好,也是从自个儿兜里掏出来展示的,那就不至于再一惊一乍引以为奇了。

可是今天程凤台也是忍不住的大声给叫好,心情很激动,拍巴掌拍到手都发烫。范涟跟着众人摘下自己的两只戒指往台上掷去,完了不过瘾,把螺钿镀金的领带夹也丢了出去,最后又想来撸程凤台的戒指,厚颜无耻地笑道:“哎呀,和商老板怪熟的,反倒没想着给他准备点什么。”程凤台一推他:“死去!”但是转身亲手摘了戒指,让老葛直接送到后台去给商细蕊添彩头。

老葛攥着戒指到后台去见商细蕊。后台的热闹不比座儿底下少,大家围着商细蕊叽叽喳喳又是后怕又是欣喜,说个没完没了。小来给商细蕊沏了一壶黄芪人参茶,大补中气的。商细蕊就着茶壶嘴儿嘬了一口,回头一面听着戏子们七嘴八舌夸赞他,一面笑眯眯地对着镜子补妆。只有小周子被商细蕊的戏震撼得反而异常沉默,脸上神情怔忡地站在远处向这边望着,身影映在镜子的角落里,一小张纸片人。商细蕊看见了他,停手对他笑了笑。小周子眼珠略微一动,定在商细蕊的嘴唇上,还是在那里无悲无喜发着愣。

老葛与进进出出的戏子们擦肩而过,尽量不惹人注目地来到后台,带着那么点暧昧的,谄媚的,神秘的笑意。老葛为他家二爷传递过无数次这样的风月消息,驾轻就熟了。摊开掌心把戒指呈在商细蕊面前,商细蕊眼角一撇,马上笑得浓了——他见过二爷戴这只戒指。

老葛笑道:“二爷说,商老板唱得极好,等散戏了来为商老板庆功。”

商细蕊把那戒指拿着了,笑着点点头。

下一场隔了二十分钟才开演。皇帝使了些小聪明,违逆太后的旨意,娶下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妃。俞青饰演的贵妃窈窕秀丽,有着一股高贵和娴静,高梳云髻,还是比商细蕊矮了半个头。两个人同台而立,俪影双双,真是一对水月镜花的璧人。

商细蕊牵着俞青的手,目中含情,唱道:

——灯花哪里抛,鸳梦难丢掉。我这里,清白有李红有桃,只少摘花人调笑。

程凤台和范涟重新坐回座位,面前的茶已凉透了。范涟舍不得这一泡,让茶博士拿这一整杯茶去隔水捂一捂热,完了推了推眼镜,笑道:“商老板是真正能文能武,配上杜七的词,该要流芳千古了!姐夫您听这一句,清白有李红有桃,只少摘花人调笑。琅琅上口的好句!”

那边专攻戏词的盛子云也正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击节赞叹,很是拜服。

程凤台一指台上,笑问:“他既然唱生唱得好好的,为什么后来唱旦去?那个时候不是都爱听生的?旦角儿还没现在红吧。”

范涟端起茶杯故作姿态的撇撇茶盖:“这里头有八卦。但是我不想说,我要认真听戏。”

程凤台横他一眼,便不多问。范涟被程凤台培养出一种很矛盾的个性,一方面秉持自己的君子作风,口口声声不要和我说八卦,我不要听,我也不告诉你,背后说人总是不好的。一方面心痒痒嘴痒痒,忍不住要与程凤台传播一些秘闻。

果然不到半刻,范涟就被那陈年八卦刺应得憋不住了,眼睛盯着台上的戏子,缓缓道:“商老板唱生唱得好好的,为什么转唱旦——这个事儿,得分两头说。”

程凤台不惯着他,怕他拿乔,只淡淡哦了一声。

“你和商老板混那么亲近,应该发觉,他身上少了点儿什么吧?”

程凤台一惊,想到南府戏班,想到西洋阉伶,再想商细蕊扮女人时,那千娇百媚,婉转歌喉,想到那些滑稽的传言。心想不会吧,少了这么重要一零件,这男人当得该多没滋味!瞬间又想起偶尔同床共枕的那两天,早晨起床,小戏子裤裆里那玩意儿精神足着呢,睡迷糊了还往他身上蹭。别人尽可以胡说,欺负商细蕊不能当众脱裤子验明正身,自己这怀疑难免有点可笑。

“少了什么?我没发现他少了什么。”

范涟无奈地指指自己喉咙:“他没有喉结。”

于是程凤台细细回忆了一遍,发觉还真是的,商细蕊长衫扣子不系紧的时候,脖子那一片平滑。要是再松开一粒扣子,就会看见从脖子到锁骨很流畅的一条曲线。

“商老板直到少年变嗓之前,都是唱生的,还是武生呢!到了变嗓的时候,人都变过去了,可他还差不多是老样子,声调太嫩。商老班主——就是商老板的义父商菊贞,是个暴脾气,十年来专心教养这一个孩子,结果就这么老天爷不开眼给闷糟了。商老班主一着急一上火,拿那么粗的棍子打商老板,说商老板是因为总跟他师姐学旦角玩儿,才玩儿坏了嗓子。商老板那时候武功也强,翻墙一跑跑到大街上来,回头大喊说:嗓子变不过来又不是我的错!爹你打我管什么用呀!就算打死了我,也是尼姑头上长癞痢——就是没法(发)!”

说着范涟就嘿嘿笑起来,程凤台也大笑,后面老葛听着都乐不可支。

“后来,‘尼姑头上长癞痢——就是没法’这句俏皮话就在平阳传开了,在商老板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么句。我们都怀疑这是他自己编的,哈哈哈!”

程凤台笑道:“商老板说的不错呀,变不过声又不是他的错。他这师父可挺不讲理的。商老板从小到大一定挨了不少冤枉揍了。”

范涟道:“唱戏的人都是一棒子一棒子打出来的,唱对了也打,唱不对更得打。他是学武生的出身,武生讲究个铜皮铁骨,更得多挨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