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他看到路边栽种的桂花树,不知道是家养是野生的,只要开了花,除了蜜蜂蝴蝶,还能吸引来不少毛孩子,高高坐在树上,一边晃着脚丫子,一边伸手撸下一堆,挑拣去一块儿带下来的树叶,剩下的桂花就小心放到衣兜里。那些年龄更小连树都不会爬的孩子,就撅着屁股在地上一粒一粒的捡,这些孩子大都穿着开裆裤,或者干脆就围着一块肚兜没穿裤子,疯玩了一天,小屁股也是黑漆漆的。

青川觉得有趣,就在边上看,直到小巷里传来家长招呼孩子吃饭的声音。

“那么喜欢,就自己生个呗。”系统见他恋恋不舍,说道。

“生了就会一直牵挂的,你还想不想我做任务了?而且啊,我照顾不好的。”

“都没生,你怎么知道照顾不好?”

“显而易见的事情好吗?”青川哈哈的笑,“生孩子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

第二日午饭后,青川推着板车出来,他来得早,还有几个空位子,边上是卖木头饰品和小纸灯的。板车上有木块,叠成三排阶梯,他从箱子里拿了一块青色棉布,铺在板车上,两边用几个鹅卵石压好。

最下面一排摆着翻模的小兔子,个头偏小,核桃大小。卖四文钱一个,买三个只要十文钱。

第二排摆着翻模的大兔子,孩子拳头大,兔子身上往往还带着一个小花、小蝴蝶结、帽子、金元宝、捣药杵之类的装饰品。这个会贵一点,六文钱一个,买两个只要十文。

第三排才是纯手工的精品,有大有小,价位不同,最高的老夫妻两个要一两银子,低的兔宝宝也要半串钱(五十文),而且买两个可以送下面的翻模兔子一个。

翻模兔子的价钱不算高,造型也可爱,若是孩子喜欢,狠狠心也能买一个,家里孩子多的,一听有优惠,也愿意买三个带回家分着玩。也有喜欢大兔子的,顶着金元宝和小花的卖得最好,年轻的女孩子也喜欢。

青川拿个小凳子坐了一个下午,翻模的兔子卖了快两百只,都是三个两个的买。哪怕小巷子里的人家,也愿意给买一个,再怎么样都比边上十几文一个小纸灯笼实惠。泥娃娃若是保存得好,几年不会坏的。

倒是最上头那一排的兔子,问的人最多,买的人最少,总共也才十一个,最后就卖出去一个,就是那只抱着蜜罐子的兔宝宝,一只耳朵竖着一只耳朵怂拉着,胖乎乎的手抓着一只微型小木勺。一家三口出来逛,小姑娘特别喜欢,这家看着也有些钱(衣着齐整干净,戴首饰),没有还价就买了。

城里没有宵禁,所以黄昏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吃了饭出来闲逛,这会儿又凉快,又有闲工夫,多得是祖父带着孙儿出来走的。青川这边的摊子就一下热火起来,他一共就带了一箱子五百多个兔子,回家的时候就剩了百来个,原来放兔子的地方放满了铜钱。

回了家,他拿着红绳子串,一百个一串,串了十一个还多一点。就这一天功夫,赚了一两多,哪怕算上前面花费的功夫,也就一个多月吧,庄户人家辛苦干一年才多少呢?何况他这翻模的兔子多,足有两千多个,还能卖两天。

按着记忆里头的算法,在乡下庄户人家,只要手里有几亩地,交了税留下足够的口粮,剩下能卖个四五两就算很不错的收入了,足够一家五六口过活。省城物价高,但二十两也差不多足够六口之家一年嚼用,一个月收入一两,在市井老百姓里头算是可以了。

第二日青川又来了,还是老地方,边上还是那两个邻居。这两个小老板昨儿收了青川一只兔子泥人,今儿对着青川的脸色可好了,中午人不多的时候,他们就坐在一个树荫下聊天。卖木簪子的人家还带了两毛孩子在边上,说是家里媳妇生病了孩子没人照顾,青川看他们乖巧,还给塞了糖。

昨天青川怕错过买东西的时间,连晚饭都没吃,今天他记得教训,做了两个本土三明治,两个大馒头切开,夹上烫过的菜叶子和煎鸡蛋,抹上咸肉酱,哪怕冷了也很好吃。果然,做了准备是对的,今天来买泥兔子的人比昨儿还多。

“就是这家!我的兔儿就是他家里买的。”

老客户带着新客户来了,新来的小男孩站在摊子前仔细挑拣,他手里抓着几个铜钱,眼睛睁得大大的。虽然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兔子,可是青川涂色随意得很,所以每只兔子都不大一样,小孩子只能买一只,往往就出现了选择困难。

倒是有些大人,说是给家里孩子带,并不怎么挑拣,看着造型不一样就拿了。

青川忙得是脚不沾地,一个人简直招呼不过来,才送走两孩子,摊子上又围了一个,他头也不抬,先招呼着,“小兔儿四文一只,三只十文,大兔儿六文一只,两只十文,兔娃娃买两只送一只兔儿,造型自选。这圆滚滚的长相就我们家有,别地儿都没有,错过就得等明年中秋,只要不打湿了能放好几年的,您……”

一枚银锭子放在他面前,看着有十两,青川愣住了,抬起头来。

今儿换了一身月白色缎子和青纱的青年垂着眼睛看他,本来挺漂亮的五官,却因为略显攻击性的表情显得桀骜不驯。他伸出苍白的手指,一个一个点了中意的兔宝宝,有六只。

兔宝宝有专门的小盒子,青川特意买的木头盒子,一个也才几文钱。他把兔宝宝装好了,准备找钱,却看到那人一手三个把简陋的木盒子拿起来,转身就走,一句话没留下,简直酷到没朋友。

花十两买几个加起来不到一两的泥偶?喝!肥羊啊。

这人一走,本来远远避开的两个小摊老板又凑上来,有些眼馋的看着青川的银锭子。

“出手可真大方,他们这些江湖人……来钱容易,花钱也畅快。这金家的少爷有钱有势,人长得也好,就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江湖人家,就是家财万贯,你敢把闺女嫁了?”

卖花灯的嗤笑了一声,压低了声音说,“别的不说,就说那金少爷的母亲……”他左右看看,确定无人,才继续道,“省城里谁不知道,那金少爷的父亲练功练岔了,那个什么走火入魔,把家里人全杀了,老老少少上百口呢,就剩下一个忠仆保住了金少爷这独苗苗,然后那个男人就走了,听说现在是天下第一的高手。金小少爷目睹了这一切,人就疯了。平时看着还好,疯起来六亲不认,和他那爹一样。”

‘咯噔!'

青川低头看着自己捏碎了的一只小兔子。

卖木簪的见他表情不对,关心了一句,“怎么了?”

青川露出一个浅笑,“真是叫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