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页)

青川就创造了这么一个妖怪,它生活在所有可以反射光的表面,自由行动,没有固定出现的时候,但是子时最为活跃。它喜欢内心有阴霾的人,曾经犯罪,却无人知晓,真实被深深隐藏。

它最喜欢照见那被深埋的过去,人性的黑暗。

女主角是一个很普通的都市白领,她和家里关系不太好,所以独自一人在外居住。有一天,她洗了脸准备睡觉。但就在跨出浴室的那一瞬间,潜意识里背后有人看她的感觉让她脊背一凉,她冷不丁回头一看,镜子里的她却站在最中央阴恻恻的笑。

但只是那么一刹那,再一看,镜子里什么都没有,一切正常。

仿佛错觉。

故事开始了。

青川吸取了心理恐怖的精髓,全程无一丝血浆爆裂,只有时有时无的窥视暗示,以及现实和诡谲的分界线即将消失的暗示。这种暗示仿佛能将镜子里面影子世界的自己拉出来,将不存在的‘臆想’具象化,最终达到刺激肾上腺素的目的。

整个故事没有任何温情脉脉,普通的女主角,年幼时候因为嫉妒把妹妹推入井里的过去,她不敢面对的一切,那丑陋而真实的自己在镜子面前一览无遗。

女主角双眼流着血泪对着镜子哭喊,“我后悔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恨不得回到过去,挽回这一切。”

“不,你没有。”镜子里的她却十分冷静又邪恶,“为什么不肯接受,你就是这样自私自利的人?你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

镜妖欣赏着人类自我崩溃的过程,直到女主角几乎疯癫,才控制着她自我毁灭——镜妖可以操纵任何镜面内的影像,达到操纵本体的目的。

它的能力强大,几乎没有弱点,之所以非要一点点折磨女主角的神经,仅仅是一种吃饱的猫咪逗老鼠的恶趣味。

故事没有结束,镜妖就像是玩坏了玩具的小姑娘,玩坏了一个,就去找下一个。

后来她盯上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父亲曾经对继母带来的姐姐不轨,她看到了,却选择关上门,甚至帮忙转移了继母的视线。

她的继姐选择了自杀。

后来他父亲被判刑,她却没有受到影响,她只是包庇了自己的亲人,这种情况法律也无法定罪。

这个女孩用了很多办法也无法阻止镜妖,最后她把自己关进了精神病医院。那里不许出现任何反射光的平面物品,就是吃饭的碟子都必须是磨砂的。

她活了下来。

然而故事的最后,她以为自己要逃过一劫的时候,她从医生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自己——她却在笑。

设定:

镜妖只能存在于可以反射光的镜面空间内,它没有实体,也不畏惧任何传统鬼怪畏惧的东西。

镜妖可以在任何镜面之间跳跃,它这种属于次元跳跃,可以带人。剧情里它曾把女主带到小时候她推妹妹的那口井里,两地相隔几十公里,却眨眼就到。

镜妖可以通过镜面影像一瞬间解锁本体所有记忆和情感,在它面前,你没有任何秘密。

镜妖可以通过控制镜像控制本体,进行恐吓或者自残。

镜妖可以分裂,分裂出至少十个以上个体。剧情里女主惊恐得把镜子打碎的时候,每个破碎的镜子里都有一个镜妖,且每个都有不同表情和动作。

镜妖生活在和现实世界分裂的镜像世界,想要杀了它或是控制它,必须进入镜面世界。人类无法脱离身体进入镜面世界。所以传统剧情里对付它最好的办法,封印术,没有效果。

镜妖无法控制非具象生物。

镜妖喜欢有秘密的人。

青川写了那么多的恐怖故事,镜妖是第一个逃脱最终审判逍遥法外的鬼怪,其他的故事结尾,怪物们不是被封印就是被杀死。只有镜妖,无法被封印,无法被杀死,还无法隔离它。

“宿主,你把它写出来,想好了怎么解决它了么?”系统哆哆嗦嗦,它现在对镜子有种本能的恐惧。

“当然,你忘了‘柜子里的人’了么?它是二次元怪物,可以移动在任何二次元空间和三次元空间的平面物体上,镜面世界说到底也是二次元空间。镜妖本身没有攻击力,它的能力在于控制,而‘柜子里的人’武力值强大,只要抓好时机,可以在我被控制之前先揍到服。”

“我觉得,镜子商人可能会恨死你。”

作为一个数据组成的系统,它以前一直没觉得宿主写的书多恐怖,直到现在。

如果系统可以评分,以前的作品也就七十分,现在这一篇可能就破九十了。那种无时不刻不被窥视的心情,还有被玩弄在手掌心无法逃脱的绝望……绝壁比‘看不见的人’恐怖一百倍。

“你把它发上去,不怕引起社会恐慌?”

“还行吧?文字总比影像好一点,当年咒怨据说也引起社会恐慌了,后来还是好好的啊。放心吧,人类的适应能力可是很强的,是一种像猫一样好奇心强又手贱,还像蟑螂一样打不死的生物。越是恐怖,越是要看,吓到半死也要看,完了还要拖一群人下水一起瑟瑟发抖。”

经验之谈。

编辑来到青川家里拿稿件,她习惯性拿起手稿开始看。这是一位心理强大的女士,科学信仰者,一直负责青川这边的对接工作,十分专业。

青川去厨房给她泡咖啡。因为是现磨咖啡,加上要给她留出足够的时间,所以花了一点事情。“杨小姐,你的咖啡。……嗯?杨小姐?”

却见他专业的编辑面色发白手脚僵直,额头全是冷汗。

她看了一眼青川,“你这篇文出来,全港的独居女人谁人还敢在天黑后照镜子?”作为一个典型的,独居的,时尚白领,她显然可以代表她所在群体发言。

青川感受到了这种惊恐和后怕的情绪,安抚道,“都是假的,是故事。喝杯咖啡冷静一下,要不要甜甜圈?我听说甜食可以放松人的情绪。”

“多谢。”她到底是一个事业强人,很快收拾好自己的表情,心里怕不怕不说,脸上已经恢复了冷静,“我建议,在开头打上不适宜人群:未成年、心理脆弱者、心脏病和高血压、不可以受刺激的人。一来,是避免以后纠纷,二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宣传。”

“可以。”

出版社比青川想象的更看好这篇文,下一期本来是青川的另一篇,却被‘镜子和我’抢占了位置,并有‘经全体试读人员商议,该过于恐怖,不适宜某某某类型人员。若后造成不适,本报社和作者概不负责。’的字样。

‘镜子和我’一下就爆了。

日报甚至专门空出一个版面,标以‘今夜,你敢照镜子吗?’这样危言耸听的标题。称午夜照镜子将成为一种新的试胆游戏,可能比半夜去逛墓地更刺激心脏。文章里开玩笑的说,这篇文应该被禁止传阅,因为对人的精神造成了极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