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鸾缺 五  浓墨淡影(第4/4页)

周子秦茫然道:“老伯,你刚刚说自己家香烛铺断了传人……你没有孩子?”

“老婆没用,生不了儿子,又早死了,就留下个丫头片子,能指望什么?呸!”他唾弃道。

黄梓瑕站起来,拍拍自己身上的衣服:“好了,我去看看放生池那边的鱼是不是弄好了。”

和这个轻贱女人的老头儿相比,她还不如待在那个臭气熏天的放生池边呢。

在送走了一麻袋又一麻袋的死鱼之后,放生池那种快要炸开的臭气,终于减弱了一些。

黄梓瑕和周子秦终于松了一口气,捂着口鼻走到见底的放生池边,问两个僧人:“差不多了吧?”

“再运两袋就差不多了,”放生池中的水已经排空,两个僧人顺着池边的台阶走下去,用簸箕和铲子收拢死鱼,一边叹道,“我们两人就是寺里分派管这个放生池的。之前知道肯定会有大批信徒来此放生,我们两人将池中水排净,洗了一整天,累得都快瘫倒了,没想到今日又遇上这样的事,真是罪过啊,罪过!”

周子秦同情地对他们说:“等这场变故过了,放生池就好打理了,到时候你们也可以休息一下。”

黄梓瑕的目光却被池中一角一点暗沉的光吸引了。她忍着臭气走到放生池内,走到那点光芒的旁边,蹲下来仔细查看。

那是一根比筷子还细的铁丝,约有两尺长短,上端笔直,下端弯成一个半圆弧度。铁丝一端尚有铁锈,另一端似乎被淬炼过,带着隐隐青幽的光。

黄梓瑕将铁丝拿起来,在手中掂量了一下。

“一根普通的铁丝。”周子秦在她身边蹲下,下了结论。

旁边收拾死鱼的两个僧人说:“前日我们将鱼池清洗得干干净净,绝没有这个东西。”

“应该是那天的混乱中,哪个香客掉下来的吧。”另一个僧人说。

周子秦点头,认为有道理。

黄梓瑕则拿着这根铁丝站了起来,说:“好奇怪,像这样的铁丝,是干什么用的呢?带着它来参加佛会,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啊,比如扎捆什么特别重的东西,免得麻绳吃不住重。”

“那么,它捆扎的东西,又去了哪里?”黄梓瑕问。

周子秦奇思妙想最多不过,立即便说:“也许它捆的是一担盐,一落水盐就溶化了,铁丝也松脱了,卖盐人只好自认倒霉,把浮在水上的担子捞走了。”

“谁会挑着盐担子来法会挤来挤去?”黄梓瑕都无奈了,只好先拿着铁丝上了台阶,交到周子秦手中,“帮我带到大理寺,就说是物证。”

周子秦露出惊吓的表情:“你真的要侦破这个案子啊?”

“怎么侦破?目前看来,一切都只是天灾巧合,”黄梓瑕转身往外走去,“好歹弄点东西,表示我们并不是敷衍了事。”

“有道理。”周子秦说着,竖起大拇指。

与周子秦分别,黄梓瑕牵着那拂沙回到夔王府,一身疲惫。

“王爷回来了吗?”她问门房大叔。

知道李舒白还没回来,黄梓瑕觉得天气更加燥热了。幸好如今是盛夏,天气炎热,她直接打了两桶水冲了澡。

冰凉的水让她迅速冷静下来,皂角的香气让她扫除了满脑子倦怠。

未时的夔王府宦官小院,寂静无人。她洗了澡,坐在屋内一边擦干头发,一边想着今天晚上王蕴的邀约。

酉时,离现在不过三四个时辰。原本想与李舒白商量一下,可如今他偏偏不在,让她莫名觉得紧张。

但该来的还得来,她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她暗暗警告自己,黄梓瑕,以前你万事都靠自己,这才几天,怎么就开始想要依赖别人了?

等头发干了,她换上宦官的衣服,仔细将头发梳好,插上簪子。对着镜子看一看,铜镜内映照出一个皮肤细嫩的小宦官,一双眼睛清亮如点漆。

即使在宦官这类雌雄不分的人群中,似乎也依然有点突出。黄梓瑕取出黄粉,本打算在脸上再涂一点,但想了想,还是放下了手,事到如今,遮掩还有什么用。

打开柜子,在空荡荡的抽屉内,王蕴当时送给她的那柄扇子,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她拿起扇子出门,刚好遇到卢云中跑过来,对着她兴奋地喊:“崇古,快点快点,晚膳有鲈鱼,你不是最喜欢鲈鱼的吗?鲁厨娘说给你留一条大的!”

黄梓瑕摇头对着他笑道:“不用了,给你吧,我要出去呢。”

卢云中诧异问:“去哪儿?跟王爷出去?”

她笑了笑,走了几步,又回头,很认真地说:“去王家,琅邪王家。王都尉今晚约我过去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