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 章

“敕旨到——!”

童少悬和唐见微裹了衣衫就往外跑, 童少临和路繁更是浑身是伤,像两位龙钟老者,彼此搀扶着艰难地往前厅赶。

童长廷童博夷等人全都匆忙跑到院子里来接旨, 童府上下跪了满地。

宣旨的官吏可不是只带来了敕旨, 驾来的十几辆马车全都是天子的赏赐。

“童少悬接旨。”

三名官吏立于童府前院, 童少悬睡袍外面套着衣衫,发髻都没正好就跪下了。

官吏看了眼这天子钦点的十八岁大理寺丞,名冠博陵的神童, 有点无奈。

什么时辰了还在睡觉,哪有半点朝廷重臣的模样?这就是天子看中的少年英才?

唐见微正在孕期,特赦她不用行跪礼,站在一旁即可。

唐见微看着宣旨的官吏和将崇文坊宽敞的大道都堵了个结结实实的马车队, 纳罕地看着童少悬——这是怎么回事?!

童少悬都没睡醒,梦里还在和黑衣人拼杀,这边敕旨就到了。

她几乎是拉扯着黑衣人冲到了前厅,到了前厅才发现自己扯的是唐见微本人……

童少悬脑子还是懵的, 眼睛都睡成了六眼皮,见眼前这一身官服威风凛凛,这才想起昨夜天子已经当她的面说要升她为大理寺丞的事儿。

昨夜诸多波折, 唐见微好不容易睡下去, 童少悬都没来得及跟她说自己被升官一事。

谁能想到天子办事儿居然这么快。

昨晚说定的事儿,今天中午就封赏来了?

就好像怕童少悬跑了似的……

如今这么一赏下来, 便是确定了童少悬是天家重臣无疑,从此以后, 童少悬不可能再投奔别的阵营。

官吏一边宣读敕旨, 身后的小吏一边将马车上沉甸甸金灿灿的箱子搬进童府。

布帛、绸缎、各种金贵的首饰。

米、麦、各种谷物。

牛、马、羊羔……时蔬水果茶叶, 各地贡品。地契、家奴、以及实打实的银子金条……

即便童府宽敞, 被这么多的赏赐一堆,居然也显得逼仄了。

被堵在门口无法行走的韩大郎结结实实地看到了这一幕,惊得眼睛都不会眨。

他也是权贵出身,家里耶娘一个五品一个六品,可也从来没见过这阵仗。

这姓童的是做了什么事,能受此天恩隆宠?

敕旨在此,韩大郎不仅走不了,还得一同跪地行礼。

宋桥伏在最前排,微微抬起头来,对韩大郎冷笑。

韩大郎尴尬不已,已然知道此童府里住的人是天家宠臣,不好随便开罪,念及曾经的轻浮,韩大郎只好乖乖地对宋桥憨实一笑。

天子不仅封了童少悬为大理寺丞,护城有功的路繁也被封为京都校尉。这京都校尉虽无兵权,可名头是真不小,赏赐也极为丰厚。

唐见微和童少临以及童家耶娘都各有赏赐。

官吏们走了之后,宋桥立即将大门合上,差赏赐的奴仆们干活儿去,一家人凑到一块儿逐一将箱子打开,端详这些个天子赏赐的贵物,一个连一个地惊叹。

唐见微这位博陵贵女也是第一次瞧见天子出手是何等模样,可真是让她大开眼界。

别说那些晃眼睛的金钗步摇,就是这些个如丝般柔顺的绸缎和整块动物皮制成的围脖、大氅,都已经是十分稀少的物件了,全都是市集上不可能出售的珍品。

她若穿戴这些稀罕物出门,定是会教一众博陵贵女们眼珠子都粘到她身上。

童长廷捧着一尊祥云金香炉爱不释手。宋桥见那占了大半个院子的粮米,一阵眼晕。估计这一年家里上下的口粮都不用上外面买了。

各种各样的肉食、牲畜、金银实在太多。

要归置到何处宋桥也有点头疼,但这可是甜蜜的烦恼。

一家上下其乐融融,好好夸赞了功臣之后,宋桥特意写了书信寄去耶娘那儿,说阿念立功升官了,家里也得了赏。

快信寄出去之后,宋桥去祠堂祭拜了先祖,恩谢先祖保佑。

童少悬得到天子重用,这是阖族上下的荣耀。可伴君如伴虎,虽说她并不知道现在朝堂内外是何等形势,但毕竟她是曾经的太子太师之女,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

便是知道为天子谋事,必定要面对更多的危机。

阿念选择走上官途,匡扶社稷是她的职责,她不可能退缩。

宋桥只盼着儿女们能够平平安安,康顺一生……

.

昨夜勇猛的一家子,今天中午全都蔫儿了。

唐见微还好,虽然奔波一夜到底没受什么伤,就腰有点儿酸痛,在院子里活动活动缓解了一些。

童少悬就不一样了,官吏们走了之后,童少悬都是紫檀和季雪给搀扶到前厅饭桌前的。

童少悬昨晚又是发暗器又是策马狂奔的,当时神经紧绷没什么感觉,今天所有的酸痛感都返了上来。

双臂和腰腿根本没劲儿不说,一动弹剥筋拆骨似的剧痛,紫檀和季雪扶着她都能感觉到她哆嗦。

唐见微在一旁摸着肚子,还沉浸在童少悬升官的喜悦之中,见童寺丞被搀着走,忍不住笑话她:

“我可算是提前看见我们阿念到八十岁时偏瘫的样儿了。”

童少悬往椅子上坐的时候,浑身的痛楚同时发作,哎哟哎哟直叫唤,叫唤完了才腾出嘴来跟唐见微理论:

“你是我亲媳妇么!怎么盼着我偏瘫!就算偏瘫你也跑不了!我这辈子赖着你了!”

唐见微坐到她身边:“不跑,我跑什么,我还等着当丞相夫人呢。”

“嘘!”童少悬立即道,“别瞎说!我不过是个六品官,你怎么就开始惦记起丞相来了?”

“你春季入大理寺,秋季就成大理寺丞了,当丞相可不就迟早的事儿么?看看那赏赐,看看那金山银山,往后我可有得享受了,何须要跑?”

要放在平时,宋桥也得让唐见微别说这等狂言。可今天是童府的大喜日子,她不仅没制止唐见微,还附和起来:

“咱们阿念能够健健康康地活到十八岁,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咱们童家这是有福之家,福气才刚冒了个头呢。”

一向寡言的童博夷提醒:“你们可别给阿念这么大压力,阿念还受着伤呢,先让她好好吃顿饭吧。”

被喜悦冲昏头的宋桥立即道:“对对对,阿娘不说了,身子康健最重要。来阿念,喝碗汤。阿慎,这是专门给你做的补气汤。阿照阿多呢?”

唐见微说:“大姐大嫂伤可不真不轻,刚才从东院奔波过来接旨,怕是伤口不舒服了,就回房去了。”

“这俩孩子,饭还是要吃的。秋心啊,你帮忙装些饭菜送去东院。”

“是!”跟着主家一块儿搬来的秋心听到主母唤她,立即小跑过来装饭。

唐见微和童少悬都有近两年的时间没见着秋心了,秋心如今已是二八年华,原本的小圆脸变得更加丰满,一双大眼睛和圆脸分外合衬,嘴里还含着满当当的点心,一边偷偷咀嚼着一边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