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

卫袭和童少灼奔走几日之后, 一封密信传到了卫袭手中。

卫袭看过之后长舒一口气。

“果然如我所料,皇姐还是来了。”

童少灼在一旁打坐,练习吐纳, 闭着眼问:“来何处?”

“菿县。”

童少灼一口气差点没运上来, 眼睛嗖地睁开:“菿县?那不是和咱们一路吗?”

“嗯。”

童少灼一把握住卫袭的胳膊:“她……不会是要去见……外祖母吧?”

“不然?去菿县游历自然风光?”

“可是, 她俩不是有仇吗?”童少灼大致听闻过长公主和外祖母不对付的事,但细节上没有考证过,“外祖母都病了, 她去菿县不会是要断外祖母最后一口气吧?”

卫袭弹了她脑门一下:“不可妄议皇姐。”

童少灼捂着脑门更是忧心。

这长公主是卫姐姐的姐姐,两人感情还特好,万一真在菿县撕起来,我该护哪边才是?

卫袭却在自言自语似的低吟:“皇姐总算是走出这一步了。”

……

很多很多年前,久到卫慈有些记不住具体的年份了, 只记得是年娘子离开之后, 她曾经去过夙县。

彼时长孙胤还未搬至菿县,住在夙县的长春坊内。

那时的夙县城墙矮矮的一截, 灰突突的,是个狭小,四处都是土路的小县。

她无法相信, 长孙胤这等德劭贤达举国尽敬的一代大家, 居然愿意住在这等偏远之地。

她戴着帷帽骑着一匹特意准备,丝毫不会引人注目的普通马驹, 缓缓在城中行走。

这儿小摊小贩遍地,说着她听不懂的东南方言。

马粪牛屎铺了一路,气味自然不好闻, 全程卫慈都皱着眉屏着呼吸。

这么小小的县城, 很快便走完一圈。

卫慈想着, 这置锥之地溜达溜达便遇见长孙胤也不稀奇。若是真的遇见她了,卫慈不会动声色,远远瞧一眼就好。

瞧瞧她老了多少,丑了多少。

若是她成了庸碌的市井妇人,那正好,这次她千里迢迢来到东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惜未能让她如愿。

她在夙县城内绕了整整五圈,之后又逗留了两日,没有如预想之中那样,与长孙胤“巧遇”。

长孙胤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就连任何一个疑似长孙胤的人都没有遇见。

临走之前,卫慈对自己说,若是能遇见那人的儿孙也行。

只要能在这尘世之中再捕获一丝关于那个人的气息都好,只要是一丝活气儿就行。

卫慈没想要打扰她如今的生活,只是想留个念想而已。

老天依旧将这扇门紧紧地闭合着,让卫慈想起长孙胤的冷漠,如这沉默的夙县一模一样。

卫慈再一次扑了个空。

那爱而不得的遗憾便继续勒着她的心口,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如影随形。

年娘子在离开前说过,卫慈的心早就在年少时全部交予长孙胤,被长孙胤毁得稀烂,再也无法恢复原貌了。

……

年娘子姓年,她不知自己耶娘是谁,甚至不知家中行几,就连“年”这个姓氏都是慧明师太在山脚捡到她时,从包裹她的袄子边角里瞧见的一个绣字。

或许“年”也不是她的姓,无论是或不是,慧明师太都告诉给了年娘子,算是活于人世之中的寄托。

年娘子是卫慈被废储君之位,初离博陵,在尼姑庵中清修时照顾她的小尼姑。

这个“年”姓卫慈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认识她时她叫净空。

卫慈上她们尼姑庵清修时没有告知任何人她的身份,但慧明师太见识的贵人多了,第一眼瞧见卫慈就知此人身份不凡,还有护卫在暗中保护。

能有这气韵的定是天家的人。

慧明师太不好怠慢,就照卫慈的意愿,在人迹罕至的山顶别阁为她清扫出了一处清静之地,每日派小尼姑净空去送斋菜,顺便照看。

那时净空不过十四五岁,瘦瘦小小,端个水盆都不利索。

卫慈虽是被人伺候惯了,但瞧她笨手笨脚,生怕她一盆子水浇下来将被褥都给浇透,便不时搭把手。

净空来伺候这位“大人物”原本就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被惩罚,根本就不敢抬头去看她,却没想到这位大人物比她所想的要和蔼许多。

一来二去,净空也就没那么怕她了,甚至敢偷偷瞧她。

净空在尼姑庵里长大,所见的都是不施粉黛的尼姑,长得都是普通人的模样,她也没想过“美丑”一事。

可这大人物却是全然不同。

铅华弗御轻灵妩媚,更是因为眉心常有一丝隐约愁绪,平添了神秘之情。

卫慈让净空第一次明白,所谓的“绝色美人”该是什么模样。

在山上住了两年,这年冬日卫慈百无聊赖,便在山间开了一个池子,专用来泡热泉。

她泡热泉时喜欢饮酒,有时候人进了池子里,酒没在手边,便会差净空帮她拿。

这大人物在佛门清静地喝酒,可真是胡作非为。

卫慈让净空别告诉慧明师太:“这是咱们俩的小秘密。”

净空点头点个没完,卫慈浸在热泉里,瞧她目光落在自己肩胛之上,都直了。

“瞧什么呢?”卫慈问她。

净空立即收回了太过大胆的眼神,一张脸红得能滴血:“对、对不住!我不该看的……可是,实在太好看了,我没能忍住……”

卫慈看她面红耳热话都说不利索的样子,觉得好笑:“是我没穿衣服,又不是你,你紧张什么?”

净空听她话语之间似乎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还带着笑意,便大了胆子将目光转回来继续看她。

卫慈问:“要一起洗吗?”

净空深吸一口气,脑子里一片空白。

待她再回过神来时,人已经在热泉之中了……

.

三日之后,卫慈打算离开尼姑庵,问净空是否愿意跟她一块儿离开。

净空惊讶不已:“我能一块儿走吗?”

卫慈对她说:“你若想走,我便去向慧明师太讨你。”

净空没想多久就回应她:“我想走,让我跟殿下一块儿走吧!”

慧明师太早也瞧出来净空尘缘未了,与佛无缘,也没有强留的意思,便准她离开。

净空用回她的本姓,卫慈称她为“年娘子”,两人下山,一块儿去潘县生活。

在潘县的日子平淡如水,卫慈给年娘子开了个卖胭脂的小铺子,看她乐在其中。

二人像是伴侣一般生活着,年娘子对卫慈过往之事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她身为皇室之人,不在京城也不去封地,却在外面流浪。

卫慈便与她说了与长孙胤那段师徒孽缘。

只不过没有提及长孙胤的名讳。

说完这件事之后,年娘子闷闷不乐了一段时日,两人之间渐渐有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