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

华夏二年,共和2119年,1月2日,印度,注辇邦,沙里八丹。

注辇邦,位于印度次大陆东南,南至大洋,西至德干高原,北至金奈,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也就是故注辇国的主要疆土。此邦境内河流纵横、耕地广大、人口稠密,有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在古典农业时代可谓繁荣无比。

当年西洋公司灭了注辇国,在这个没落帝国已经所剩不多的国土上设立了三个郡和一个封国(西瀛国)。后来又不断扩张,逼降了马杜赖国,北上扩张到了金奈,到现在已经有七个郡和三个封国了(分别是西瀛国、马杜赖国和从马杜赖国南部国土上分裂出来的古佛里国)。这七郡三国之地便统称“注辇邦”。

华夏国成立之后,在本土划分行省、进行行政正规化建设,而对注辇邦这些海外领地也设立了一套制度管理了起来。

海外领地又分了两种:一种是环境较好、原住民较少或者位于关键位置的,参照本土政策,由海外省治理;另一种就是那些已经有了不少人口和成熟文化的征服地区,注辇邦就是其中的典型。后者当然不可能完全套用本土制度——一来距离遥远没法实时管理;二来当地文化、风土、人种与本土迥异,需要因地制宜施策;三来,呃,同样的制度也就意味着授予当地人同样的权利,凭什么啊?

而且,从长远上来看,这些异质文化的地区早晚会产生离心倾向,即使强行并为国土,也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所以,尚书省对后者的政策,就是所谓的“邦国化”。在政治上,将一个地理区设为一个“邦”,其下再分若干直辖郡和分封国,利用当地势力减少统治成本,同时也分而治之,给以后埋点钉子。在经济上,不追求长远的治理,只追求中短期的利润,以反哺本土。

“说起来简单,但真研究起来的话,这个‘利润最大化’还是有点难度的。”何魏一边给符凯伟倒着茶,一边如此说道。

何魏当年商务部出身,在崇明岛掌政过几年,后调回本土,五年前又接替高川,成为了西洋公司的总经理。西洋公司辖区遍布整个西洋,面积广大,他在各邦之间不断巡视,这段时间就到了注辇邦,呆在高韦里河河口处的港口城市沙里八丹处理事务。

而符凯伟现任海军第一舰队提督,今年来到西洋战区换防,今天正好率舰队抵达沙里八丹,于是何魏就给他接风洗尘了。现在还不到宴饮的时候,两人在总督府的办公室中相对饮茶,随便聊聊天,这就聊到了殖民地的经营策略。

符凯伟端起这杯红茶喝了一口,问道:“哦?难在何处,光是抢钱的话,应该不难吧?”

何魏摇头道:“抢钱倒是不难,但光抢能抢多少?咱们虽说不指望长长久久占着这些殖民地,但几十上百年总是能期待的,要研究的是在这么长段时间里取得最大利益,而不是做完一锤子买卖就没了。”

“哦,也是……但你们每年从那些个庄园里收那么些税,还有垄断贸易的经营收益,不也跟抢差不多了?”

何魏笑了一下,但又摇头道:“是啊,但每年也就一百万的规模,还没法全运回去。这点还不够啊。”

他又自顾自地说道:“当时我接手之前想得也挺简单的,经营殖民地,不就是收收税、倾销商品赚钱嘛。毕竟前世没什么做殖民者的经验,也就知道这些了,但一上手规划起来,发现这么搞不行。”

符凯伟抬起头来,有些疑惑:“怎么不行了?”

何魏答道:“以获取贵金属为目的的殖民地经营是持续不下去的。整个注辇邦能有多少贵金属在流通?根据我们的估算,也就千万数量级的规模,就算全抽走了也就这点了。更别说,随着贵金属的流失,经济会发生通货紧缩,人人将金银捂在手里,对商业流通造成打击不说,我们再想收税和贩售商品也会变难了,最后也取不走多少。”

符凯伟思考道:“是这样吗?”

何魏点头道:“是这样没错。历史上英国人殖民印度的时候,也不是一味从印度攫取,而是很注重维持印度的货币流通的。那时候为什么打鸦片战争?一大原因就是,鸦片贸易是英国人从印度抽税的重要形式——从印度出口鸦片到东亚换银子,再运回英国,就能在不从印度抽取白银的同时获得收益了。”

符凯伟眉头一皱:“那按你这么说,我们不能从印度抽太多金银,那还算什么经营,能有什么收益?”

“这要从两方面说。”何魏顺手掏出一枚铜质钱牌,放在桌上,“第一,不能抽取太多贵金属的原因是货币不足会妨碍经济流通。但是,货币并不一定要是贵金属嘛。所以,我们按照本土的经验,开始在印度建立银行业并发行替代货币,只要把经济撑起来了,那么‘稍微’抽一点金银也就无所谓了。”

符凯伟拿过这枚钱牌一看,和本土发行的十元钱牌规格是一致的,都是100mm对角线的黄金比例圆角矩形卡片,不过上面的图案有所区别,画的不是帆船而是本地特色的白牛。西洋公司在注辇邦成立了“注辇邦银行”,基本复制了本土的银币-代币-纸币三级货币体系,目前只推广到了少数几个大城市,但扩展速度很快。

他用手把钱牌掂着,笑道:“还是你们会玩,抢钱不见血……这是第一,还有第二呢?”

何魏说道:“第二,这贵金属也好,代币也好,本质上只是个工具,真正的经济是物资的生产和流通……”

符凯伟点头道:“这个我知道,老生常谈了。你的意思是,与其老想着捞钱,不如多运些物资出去,比如鸦……呸,鸦片肯定不行,棉花、染料、香料之类的总可以吧?”

“是这个道理,不过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其一是选择的商品不能冲击了本土的市场,比如说你运了一堆棉布回去,挤垮了本土生产商,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所以只能运些原材料和无关紧要的奢侈品回去。

其二是不能养成对商品的依赖,比如说你运了一堆棉花回去,让本土纺织业受益了,但爽则爽矣,万一哪天出了点麻烦断供了,本土岂不是得搞出经济危机来?所以,得多个区域一起供应,一旦哪个出了漏子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其三呢,是得设法压低商品的价格,不然就是正常贸易,而不是从中获利了……”

符凯伟笑道:“这就是你们整天说的‘剪刀差’吧?高价卖工业品、低价收购原材料什么的,英国人就是这么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