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2章 交通规则(第2/2页)

于是全员通过。

紧接着,这部法规便在大唐周报之上全文刊出。

整个武邑一下子全都行动了起来。

工部人手不够,郭奉孝去求了右千牛卫大将军柳如烟,从军队之中抽调了一部分人在街道之上帮着刷起了分道线,斑马线。当然,分道线他们能想出来,斑马线就是李泽后来添上去的了。

每一个十字路口都建起了一个木制的台子,而在台子的下面又一个上锁的箱子,那是用来收罚款的。台子上面,站得自然便是指挥交通的人了,一身红色的制服,白色的手套,既醒目,又拉风。这些人可都是佩武器的,优先聘请那些从军队之中退役的人员。不但可以指挥交通,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能充当维持治安的作用,帮助捕快们抓一抓违法犯罪人员。

他们的薪饷由公共交通管理司自收自支,户部可是不给这些人发钱的。

一个月后,开始正式施实了。

李泽亲自去体验了一下,坐上了一辆普通的马车,着实地体会了一把那种等红灯的感觉。

经过了短时间的混乱以及不适应之后,武邑人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新的制度,反正这些年来,武邑一直在变,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了一个通衢大城,然后又为成了整个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每一次的变动,都会有无数的新鲜事物被加入进来,大家也都习惯了接受这些新鲜的事情,甚至为此而骄傲。

当然,一个月下来,整个武邑因为违反这些规定而罚的款,也让郭奉孝和夏荷喜出望外,居然多达数万贯。

郭奉孝觉得可以拿出这部分钱来能做更多的事情,而夏荷则是因为工部能创收了,她自然就可以给他们更少的钱了,节余下来的钱,就可以投到其他的地方。

总之,钱是越多越好的。

要说不方便嘛,对于普通老百姓们是不大的,反正他们也不会骑着马在武邑城内逛,反倒是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现在有些麻烦了,如果找不到一个拴马的地方,是断然不能停留的,不是交不起罚款,而是丢不起这个人。

这倒又反向促使公共交通马车的生意更好了。大家出去,情愿坐这样的公共马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