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佃户、管家、墨家和我(第2/3页)

紫鹃被雷声给吓了一跳,赶紧跑到门口,召唤仆妇关好外边的护窗。闪电和秋雨,迅速被隔离在木制的护窗之外,却仍然有闷雷,连绵不断。

“对?错?”将一组简体字和符号,分别写在了“佃户”和“管家”之下,张潜停住笔,再度开始沉思,伴着滚滚雷声。

尽量抛开歌剧《白毛女》对自己的影响,他尝试像对待考卷儿一样,不带任何感情地,从不同角度,思考眼前的难题。

站在维护雇主利益角度,崔管家只能说是把活儿干的太粗糙,却没犯原则性错误。管家的薪水是庄主发的,他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庄主家的收益。如果他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对不起庄主家给他开的“高薪”,手底下的“员工”也会认为他软弱可期!

而站在佃户角度,如果交完租庸调之后,手头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他们肯定要想办法赖掉佃租。因为租庸调是官府征收,官府对他们有很强的威慑力和伤害力。而出租土地的庄主,威慑力与伤害力,却与官府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管家在必要时,一定要展示伤害力!一定会选择某个拖欠佃租的佃户,杀鸡儆猴。

站在管家角度,全大唐的他们,都会做相似的选择,只是采取的手段不尽相同。

而站在全大唐佃户的角度,管家的做法,却是无可饶恕的恶,且大错特错。因为管家收走佃租之后,佃户全家就要饿肚子。管家拉走耕牛,佃户全家就会断了生计!

哪怕放在王氏这个特例上,虽然王田氏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情节,虽然王田氏在穷到交不起佃租的时候,还要供自家大儿子去读书。她的做法,也有情可原。

不培养一个读书人出来,王家的子子孙孙,就永远都是佃户!永远不会有向上爬的机会!

谁都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的上升空间,堵死他们的上升通道,即便他们是佃户!

“轰隆隆!”雷声伴着闪电从空中劈下,震得屋顶簌簌土落。这老天爷,也不知道被谁给气到了,都秋天了,居然降下了雷暴!

紫鹃和刚刚完成任务返回屋子的任全,被雷声和透过护窗缝隙照进来的闪电,吓得头皮发麻。而完全进入了考试状态的张潜,却对雷声和闪电浑然不觉。

在“佃户”和“管家”之间,画了一张盾,和一把长矛。他继续提笔,一路向下龙飞凤舞。

如果不惩罚管家,管家接下来,肯定会变本加厉。佃户们在管家的逼迫下,会越来越入不敷出,然后,卖牛,卖女儿,卖手掉中原本就数额不足的田产。

如果惩罚了管家,在缺乏养家糊口之资的情况下,佃户肯定会效仿王氏,争相拖欠佃租。甚至接下来还会出现像任全先前所描述那些得寸进尺的情况。

人都要先活下去,才能考虑道德与良心。这点,任全说得没错,只是张潜自己先前没勇气承认而已。

这种情况下,聪明一点的处理方案,是将管家狠狠打上一顿,挽回庄主的形象。同时,免除王氏一家的所有债务,再与王家解除租约。

如此,庄主就仍然是善良士绅。有了王家失去租赁资格的先例,其他佃户也会慎重考虑,是如数缴纳佃租,还是被解除租约。

相信,大多数情况下,佃户们会选择前者。

至于倒霉的管家,谁让他拿了雇主的薪水呢,该背的黑锅,他责无旁贷。

而王氏,是他家毁约在先,庄主对他家已经仁至义尽。他们全家人以后的死活,与张家庄彻底无关!

雷声渐小,窗外雨潺潺,寒气透骨。

轻轻叹了口气,将心中刚刚涌起的同情,努力驱逐出去。张潜将目光转向“墨家”这组词汇下。

如果自己是墨家子弟,该如何做?

信手在“墨家”两个字下面,写出了“兼爱”,然后停住笔,他摇头而叹。

叹过之后,却又笔走龙蛇,写下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随即,报以更长的叹息。

他对墨家和儒家的理解,只尽于此了。更深的理论,他没有系统的学过,更无法拿来借鉴。

而如果按照“兼爱”这个理论来做的话,他就要重重惩罚管家,然后宣布免掉所有佃户的拖欠,然后,再寄希望于佃户们的善良,家仆们知道感恩,谁都不得寸进尺,谁都诚实守序。还有,还有老天爷尽快收起坏脾气,赐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那恐怕就不是墨家,而是儒家所寄托的圣人之治了,实际上,儒家盼了两千五百多年,都没盼到。他们的最终解决方案是,把天灾归咎于皇帝。让皇帝下诏书罪己,或者想办法换个皇帝来当家。

至于这个最终方案是否有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民间积怨会暂时降低一些,庄主们受到的损失也会控制在力所能及地小。

而真正的墨家,按照张潜所知道的墨者先贤,在看不到圣人之治重现的情况下,则会分掉自己的田地赠给佃户们,然后穿着蓑衣去自种自吃,从此衣不着锦,食无荤腥。

又信手在“墨家”这组词汇最下方,画了一件蓑衣,一把锄头。张潜苦笑着摇头。穿越前的日子虽然过得一般,他却每天都有肉吃。来到大唐之后,基本上也是无肉不欢。光吃素的日子,他想想就知道,自己根本过不下去!

至于自种自吃,他相信,用不了一年,自己就得活活饿死在田头上。

很显然,他这个墨家子弟,只能披一张皮,无论如何都不能身体力行!

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张潜再度将目光转向“管家”这组词汇,然后,咬着牙在管家之下,画了一只鞭子,随即,又把手改成了马车。

目光快速扫向佃户,笔落下去,则画出了一只螳螂。

没勇气,也没能力选择做一个真正的“墨家”子弟,他好像就只能通过处罚管家来收买人心,并采用与王家解除租约,以儆效尤这个手段了。

然后,管家继续维护他这个庄主的利益,佃户们为了不落到被解约下场,只能尽快上缴佃租。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做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一句毫无人味儿的话,猛然窜入了他的脑海。(注:这句话,是明末大儒说起义者的。建议对方活活饿死,不要造反。)

窗外,雷声更低,雨声如鞭!声声急,声声催人老。

这就是最后结果,只要不改朝换代,庄主就永远是道貌岸然的乡贤。事实上,如果不是发生了革命,黄世仁也一样活得有滋有味儿,快乐逍遥!

喜儿放火也好,装神弄鬼也罢,永远无法伤害到黄世仁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