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第2/3页)

但是,转念又想到自己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去将杨青荇从陪嫁的队伍中解救出来,他又迅速将这股退意给压了下去。

自己刚来大唐之时可以苟,刚刚当上主簿的时候,也可以苟。但是,现在自己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该有的担当,总得拿出来。

爱情的魔力就在于此,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年轻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斗志和勇气。前后不过是短短几个呼吸时间,张潜的眼神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又显得生机勃勃。

张若虚却被他身上突然迸发出来的英气,给吓了一跳。赶紧又在旁边低声告诫:“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佛门经历这次打击,至少好几年缓不过元气来。你没必要追野狗入穷巷,逼得他疯狂反噬。”

“多谢世叔!”发现自己无意间露出来的斗志,引起了张若虚的误会,张潜却无法澄清,只好收拾了一下纷乱的思绪,笑着向着对方轻轻拱手。

“朝中那么多仆射、尚书,都不想着一战而竟全功。你一个军器监的少监,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冲在最前头?”唯恐张潜年轻气盛,非要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整个佛门,张若虚又迫不及待地劝说。

“我不是非要冲在最前头,我是怕那群和尚没占到便宜,不肯善罢甘休!”张潜身边根本没有一个可靠的谋士,所以只能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向张若虚这个不怎么靠谱的长者请教。

张若虚立刻瞪圆了眼睛,连连摇头,“佛门不肯善罢甘休?怎么可能!此番你斗法大获全胜,和尚们在没找到破解你师门秘法之前,哪还有胆子再主动招惹你?!”

“斗法?我什么时候跟和尚斗过法?”张潜被说得满头雾水,反问的话冲口而出。

“那毁了法坛的火流星,不是你施展秘法招来的么?!”很是不满张潜对自己装傻,张若虚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反问。“你别告诉我,那火流星真的是老天自己降下来的,还不偏不倚,正砸在了法坛上!”

“和尚们在法坛里,藏了大量猛火油!当日风大,有可能吹倒了法坛中的蜡烛。”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踏上了神棍的道路,张潜连忙低声解释,脸上的表情,比刚刚到大唐,自己被误会为“仙师”之时还要认真。

“火流星不是你施法招来的?那邸报上怎么写了火流星?”张若虚将信将疑,眉头依旧皱地紧紧。

“我很怀疑,是有人看错了,误导了朝廷!”张潜分明记得自己在开炮之前,已经让郭怒派遣家丁带着细犬去搜索庄子周围,驱赶走了可能存在的暗桩。却不敢保证,当时没有任何外人看到陶罐从炮口发射出去后,带着引火线掠过半空之时所形成的暗红色轨迹,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补充。

张若虚仍旧将信将疑,却不想继续刨根究底。笑了笑,非常体贴地说道:“这话,倒是说得通!但是,你最好多做一些准备。虽然朝廷的邸报说,那火流星是从天而降。但相信是你施展墨家秘法招来的,大有人在。这几天朝廷忙着安抚人心,谁也顾不上来问你。可等把人心安抚差不多了,估计就该有人来问你了!”

这,等同于在暗示张潜提前编造好谎言,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盘查了。不由得张潜不再度拱手致谢。然后,又把自己珍藏起来准备陈上几年再喝的菊花白,给张老前辈装了两百斤用专车送到了庄子上,才算表达清楚了自己心中的感激。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就在张若虚给他提了醒的第二天,吏部员外郎张九龄就匆匆忙忙赶到了张家。进了门之后,连端到手边的热茶都顾不上喝一口,便让张潜屏退了身边的所有人,满脸郑重地询问:“用昭,你击败和尚那颗火流星,可是出自秦墨绝学?施展起来难度大吗?可需要什么天时地利为条件?”

“火流星不是我施展师门秘法招来的,那天我也没看到什么火流星!”张潜这回已经有了准备,回答得更加条理分明,“子寿兄从来里听来的谣言?千万不要以讹传讹!河对岸,现在还能看到猛火油留下的痕迹,你自己去亲眼查勘一番,就知道是和尚自己作死,与他人无关。”

“真的不是你?”张九龄瞬间如释重负,带着几分欣慰的口吻,继续追问,“但是有几个从法坛附近逃出生天的和尚说,他当时看到了火流星。还一口咬定是你施法招来的!你可否有办法反驳?”

“他们不会是吓傻了吧!”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张潜楞楞,果断摇头,“我如果会招火流星,早在法坛建立起来的当天,就将火流星砸过去了。怎么可能被他们堵着门折辱!”

“的确有两个已经彻底吓成了傻子,但是还有一个勉强还懂得回答盘问。”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张九龄的每一句话里头,都透出了很多张潜急需知道的关键信息,“他一口咬定,看到从你家方向飞来了十数颗火流星。而有司也查到,你那几天从军器监打造了五口铜钟,还买了很多硝石和硫磺。”

如此明显的暗示,张潜再听不出来,就是傻子了。因此,瞬间心中就有了主意,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铜钟是因为我家的作坊被和尚烧了,专门用来打造新炼药炉的,有谁若是不信,随便可以从我家拿走一口钟去琢磨。硝石和硫磺,乃是张某为了提高火药(酒精)的威力所购。但是具体怎么添加,张某还在琢磨当中,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结果。”

“日蚀发生之后,你家曾经敲钟!”张九龄的脸上,再度浮现了欣慰的表情,笑了笑,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

“临时想到的办法,试试能不能驱逐天狗。当时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在敲打瓦罐和木盆。”张潜越回答越流利,跟张九龄仿佛心有灵犀。

“不是你招来的就好!子不语怪力乱神,朝堂上,无论是萧仆射这边,还是宗尚书那边,都不想刚刚摆脱了慧范,就又冒出第二个装神弄鬼之人来!更不希望儒家和墨家,再陷入无谓的争端当中。”张九龄愈发大放宽心,重重地坐了下去,喘息着补充,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搏斗一般。

“墨家十义之中,‘明鬼’乃是其中之一。而秦墨早已不问世事多年,张某此番出山,完全是阴差阳错。并且师门在百年之内,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追随张某的脚步!”张潜终于彻底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笑着轻轻拱手。

这哪里是来盘问的?根本就是来替张某圆谎的!还派了跟张某最为熟悉的张九龄来执行。而对方的需求则是,张潜必须答应,不得将怪力乱神,带入朝堂!也不替墨家在朝堂上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