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盛京过年 他今天想再……(第2/3页)

腊月二十九傍晚,各家收到了一份说不上多丰厚,但新意十足的年礼。

一个大的木匣子,里面装了酸黄瓜酱,麻酱和辣椒酱,还有一对羊毛毡做的红色福娃。

一把折扇,上面画的松柏,字是沈羲和提的。

给英国公府的还加了一罐花茶,给安云的多了两个羊毛毡小兔子,给刘念慈的多了贝母昙花簪子。

虽然没有太贵重的东西,但都是用心备的。

英国公府,徐氏看着这些东西,眼睛有点红。

帖子上写了平安喜乐,长乐顺遂。

徐氏摸着这些字,嘴角露出一个浅笑,“都是小小送来的,你看这个羊毛毡,还有这把扇子。”

徐氏把这些东西一样一样看过,“这个闻着香,肯定好吃,晚上吃。”

“羊毛毡就摆在床头,折扇……你用吧。”徐氏把扇子打开又合上,推给英国公,然后去看那罐花茶。

里面有玫瑰菊花,闻着甜丝丝的。

英国公叹了口气,他有不少折扇,这把算不上多好,但女儿做的,用着肯定合心意。“我会一直带在身边。”

徐氏点点头,“沈家送来年礼,咱们应该回礼的,我准备就行。”

徐氏病了好些年,府上大小事都是长媳操持,给沈家的东西她想亲自准备。

英国公道:“都依你。”

徐氏高高兴兴的,“我现在很知足,看小小长成大姑娘,还嫁了人,家庭和睦,沈羲和也是知上进的。铮儿还小,明年给灵药找个好人家。”

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英国公拍拍徐氏的手,“嗯,都听你的。”

徐氏抽出手来,把羊毛毡摆在床头,用热水泡了杯花茶,坐在灯下看了会儿书,才上床歇息。

另一边

安云把帖子上的字看了好几遍,果然长得好看的人字也好看。

做的东西也好看。

白瓷陶罐里装着酱,安云凑近闻了闻,“好香。”

陶罐是用油纸麻绳封着的,她把绳子解开,一股辣味迎面而来,闻着就恨不得流口水。

安云道:“你去小厨房煮碗面,要满满一碗。”

侍女一见是吃的,“郡主,现在已经晚了,吃多不好克化……”

“那再给我泡一杯蜂蜜水,快去呀,还愣着干什么。”安云看了她一眼,又低头嗅嗅酱。

她把这罐放下,去开别的,发现也是好吃的。

腊月二十九,吃过晚饭的安云又吃了一碗面,加了一勺麻酱一勺辣椒酱,额头出了一层细汗。

“真好吃,都是顾姑娘做的吗……”安云辣的直吸气,又忍不住不吃。

侍女咽了咽口水,“郡主,顾姑娘家中做食肆生意,应是食肆里卖的东西。”

“食肆?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不过现在知道啦。”

也不晚。

安云把酱用油纸包好,“放到小厨房,明天年夜饭让爹娘尝尝。”

侍女心道,王府什么好东西没有,王爷王妃还差一口酱吃,不过郡主既然这么吩咐了,她照做就是了。

大年三十,各府张灯结彩,到处都喜气洋洋的。

妯娌三个一早起来准备年夜饭,今年年货比往年多,饭菜也要更丰盛。

先用大锅把肘子排骨炖上,然后再做炸物。等晚上炒菜煮饺子,皮薄馅儿大的猪肉羊肉馅儿饺子,蘸着香醋吃,指定好吃。

丸子有肉丸子和素丸子。

素丸子是甜口的,红薯蒸熟捣泥,外面焦酥里面香甜。

沈大娃带回来的海货不少,又炸了带鱼和鱿鱼圈,除此之外顾筱还收拾了一只鸡。

鸡胸肉切条,鸡翅鸡腿改花刀,剩下的鸡架切成巴掌大的两块。

先用盐葱姜蒜腌上,然后鸡蛋调面糊,一裹一炸。

光炸的吃食就三大盆。

东西炸好,沈大娃进来把这些端出去,他使劲嗅了嗅,“今年过年也太好了吧,全是好吃的。”

周氏给钱买了点心瓜子糖块,桌上还有小蛋糕,以前可没想过这种好日子。

沈大娃觉得皇上也未见得吃的有他们好。

陈氏笑着推了他一把,“行了,别在这儿挡道儿。”

大娃飞快把东西端走,还道:“娘,你今天真好看,二婶儿也好看!”

陈氏伸手摸摸头上的簪子,想笑又忍住了,“快出去吧,碍眼。”

等大娃出去,李氏笑道:“是不一样了。”

沈大娃又从厨房门口探出头来,“比以前好看多了。”

陈氏瞪了他一眼,“咋又过来!”

“我来喊小婶,有人往咱家送年礼。”

沈家搬到盛京来,亲戚还是广宁那几个亲戚,山高水远,往来不便。

来送年礼的必然是沈羲和的朋友。

顾筱洗了把手,“大嫂二嫂,那我先去看看。”

陈氏道:“剩下就是蒸鱼炒菜,我俩做就行,你忙你的去。”

送年礼的人等在门口。

带了一个深木色的箱子,上面系了红色绸带。

来人见顾筱先递上拜帖,“见过顾姑娘,小人是英国公府的管家,来给您送年礼。”

顾筱点点头,说了两句之后就把张管家送了出去。

一上午,走动的几家都回了礼,宋昭清祝修远回的是家乡的特产,一匣子家里寄来的千层油糕,祝修远送的是两只烧鸡。

周家回了一方好砚,两块好墨。

安云郡主回了一匣子宝石,红的绿的粉的,有大有小,好看的很。

刘念慈回了一套瓷器,英国公府送了一套翡翠头面。

这套头面徐氏早就想送了,怕成亲那会儿顾筱觉得太贵重。

现在她想着,礼物贵在心意,心意到了自然就贵重了。

张绪也送了年礼,他送的实在,带着铃铛送了一捧鲜花。

还专门拜访了一下周氏。

周氏看着花啧啧称奇,“大冬天还有花。”

张绪解释了一番,然后又说顾筱做的东西就放多宝阁卖。

这回周氏来了兴致,问了几句之后就开始问张绪家住何处,家中几口人,今年多大。

张绪道:“我过了年就十八了,现在一个人在外头,照顾小妹妹,我俩一块儿过年。”

周氏见过铃铛,“就你们两个?”

张绪:“我们兄妹俩人也有个依靠。”

“那在家里吃年夜饭,热闹热闹。”周氏看不惯这些,又问沈羲和,“你的那两个朋友有处吃饭吗,叫家来一起吃。”

宋昭清祝修远真没地方吃饭,年夜饭不好打扰,他俩打算凑活一晚上。

结果天无绝人之路,兜兜转转又来沈家吃饭了,这回两人提了烧酒。

年夜饭蒸的是朝廷赏赐的香米,饭香菜香,还有酒香,整条街都是饭香味。

这是沈家在盛京过的第一个年。

天黑下来,天边亮起了烟花,砰的一声,红的绿的烟花在天边炸开,城南城北,都是好看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