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事实上宁远侯从未……

事实上宁远侯从未见过阿青,只见过她的画像,而那张画像正是出自景虚之手。

得益于那张画像,因而这一打眼他就认出来了。

原本宁远侯的计划,是打算渡过符江以后,悄悄从坞城进入应城的,再想法子去见阿青。

可这会儿刚刚上岸,他们就被人堵个正着,不可谓不尴尬。

所以宁远侯心下又是惊讶又是尴尬,不过他很快就又恢复平常了。

宁远侯挺直了腰板,负手而立眼睛紧盯着阿青,半响道:

“应城主,久仰大名。”

阿青上上下下把人打量了一番,目光里半含着利芒。

她的目光永远清亮而又具有侵略性,对上这样的眼神,纵使是身经百战的宁远侯也觉得心里发毛。

只是一照眼,这个女人就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极强的威胁性。

这样的感觉,即使在面对闻肇时,宁远侯也不会产生。

他心里一凛,明白接下来事情恐怕不会顺利了,要小心应对了。

此时船里还有的人没有出来完,因为阿青陡然出现在这,他们的下船卸货的进度停滞了。

阿青收回了目光,嘴角原本就上扬的弧度更大了,艳丽的眉眼中间却带着漠然,她说:

“宁远侯远道而来,你要,好好招待了。”

这话是对杭拾甫说的,可听在宁远侯等人的耳朵里可就不是什么好话了。不少人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杭拾甫可管不了他们的什么表情,只恭恭敬敬地应了。

宁远侯老奸巨猾,不动神色地瞥了一眼阿青身后站着的护卫,对目前形势大致有了数。

他脸上没有面露丝毫的不满,明明略显凶恶的脸上硬是挤出了一个看似和蔼的笑来。

虽然心里恼火,但面上还得笑呵呵地感谢:

“那麻烦了应城主安排,多谢。”

这才一打照面,宁远侯就窝火的不行,现在进退两难,他只得忍气吞声带着人上了岸。

阿青和杭拾甫先离开了,剩下的护卫面无表情地等着宁远侯将船上的东西全部卸下来以后,才一左一右两面夹着将人给护送进了坞城。

进了城后,宁远侯被安置在了阿青的眼皮子底下,杭拾甫把楚府一个位置较偏的院子给了他住。

这院子偏是偏了些,但很胜在宽敞,宁远侯加上他带的人住进去绰绰有余。

宁远侯不甘不愿地住进去以后,行动立即就受限了,院子门口被人把手,也不允许里面的人随意走动。

当然这一切都他让憋火,要不是顾忌着到处都是眼线,宁远侯早发飙了。

然而他此次前来本就是为了拉拢阿青,所以也只能忍气吞声。

时间一晃过了好几天,宁远侯打从那天符江边上见过阿青以后,就一直困在那个院子里也没能再见上阿青一面。

后来他没忍住,什么法子都试了,可应青就是不见他。

宁远侯越等越是心惊,甚至不由得怀疑应青是不是打算一直将他关在这个院子里。

这一猜测,让他坐立难安。

宁远侯疑神疑鬼的,东猜西猜差点就打算硬碰硬了。

可是打死他,他也想不到,阿青不见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涂西奉还没来。

涂西奉是应城的钱袋子,要从宁远侯身上剐上一层肉下来,这事还得他来。

索性,在宁远侯来坞城的第五天,涂西奉终于赶到坞城了。

虽然日夜兼程,可他脸上一点也看不出疲惫感。

要说到赚钱这事,足以让他涂西奉感到兴奋,何况这还将是个大买卖。

所以一到楚府门口,涂西奉就将马扔给门口的护卫,人兴冲冲往里走。

他到之前早就有人先一步送来了消息。

所以阿青并杭拾甫早就在这里等着了。

涂西奉大步走入议事堂,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给阿青见了礼就按捺不住地兴奋地说:

“城主,这可是笔送上门来的大买卖!”

阿青挑眉:“查到什么了?”

涂西奉语速极快地将他查到的事情讲了一遍:

“属下之前就听到了些风声,但是宁远侯捂得严实所以一直也没有查到什么实质的东西。

不过在接到城主的信以后,我亲自去跑了一趟,才真正确认。”

说到这,他搓搓手嘴角疯狂上扬,裂出了个大笑,

“宁远侯多年来一直在贩卖私盐,天长日久的私盐这条线早就被他给垄断了。

后来天下大乱,大宁朝廷分崩离析,没了官盐,宁远侯趁机将天下盐路都握在了自己的手上。

城主,现在全天下吃的盐都是从宁远侯手里流出来的。”

说到这,涂西奉眼睛亮得吓人,满脸的笑意,好像垄断盐路的不是宁远侯而是他一样。

之前涂西奉就一直很奇怪,宁远侯到底哪儿来的那么大底气,被他们打趴了那么多次,人马次次折损。

可没多久他就又站起来了,还一路走到今天。

这背后要是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根本不可能。

涂西奉敏感地觉得事情不简单,但是一直没空好好的深入查查。

这一次正好宁远侯都找上门来了,他便索性在来坞城的路上拐弯费了些时间将这件事好深查了一番。

这也是为什么他回来迟的原因。

没想到这背后的真相,居然比他想想的还要让人惊喜。

要说之前闻肇手里的矿都没让涂西奉这么动心。

毕竟盐可和矿不一样。

采矿费时费力,且总有采完的一天,以应城的情况来说除非那矿在应城境内,否则于他们而言,去采一座矿乃是弊大于利。

但盐不一样。

盐是平常百姓离不开的东西,在当下这个局势盐的价格高昂,可赚的利润也更多。

要是他们能掌控,对于应城来说,不仅能解决当地百姓吃盐的问题,还能顺势又握住一条事关民生的经济命脉。

如今局势越发动荡,但离天下一统也不远了。

将来新朝建立,不管是谁当了皇帝,应城都会成为其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涂西奉也要多做打算,只要他们手里握着的命脉越多,未来无论是谁,只要敢动应城,就要等着面临天下重新大乱的准备。

出于这一点,涂西奉对宁远侯手里的私盐这条线,势在必得。

杭拾甫听完这话,瞪大了眼睛满脸吃惊。

就是阿青都有些意外。

这里不比她所处的那个高科技的时代。

制盐方式古朴繁琐,所费时间也更多,所以并不高效,这意味着盐的价格高昂。

所以往往这个时代的人,只要是贩盐的无不赚得盆满钵满。

“宁远侯将消息藏得这么紧,他也正值战时,是等着用银子的时候,他应是不可能将私盐给我们。”

回过神来,杭拾甫皱眉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