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照片

昨天没发今天就多更一点,字数x2记得评论夸我!(?)画画的事情俺不太懂,写得不对还请指正。

模拟联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哪怕临时抱佛脚似乎也该好好复习,可是一想到令人头痛的数理化知识和长篇大段的阅读理解,陈里予的耳鸣便似乎又重了几分——进门时候江声问他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迟疑片刻,还是说了“画画”。

大夫千叮咛万嘱咐的,保持心情放松,不能压力过重,他似乎不该在这个时候继续强迫自己去学习了……或许江声说的也有道理,一场模拟考而已,含金量再重也不过是他学习路上的一次测验,太过重视反倒过犹不及。

不过由于此人和他讲这番道理的时候语气太过严肃,认真得几乎有些凶,被人宠惯了的小猫无所适从,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还是伸手挠一爪子,骂骂咧咧地问他这是什么态度。

当事人当然乖乖道歉,有些委屈的解释说自己只想劝他放松些——说着说着自己也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摸了摸小猫脑袋诚恳夸赞:怎么连生气的样子都这么可爱。

想远了……陈里予在心底里摇了摇头,低下身去换鞋,然后跟着江声走进客厅,在沙发一角坐下,小声道:“渴……”

“哦对,说好的牛奶,”江声恍然道,“乖,我去给你热一杯——想吃水果吗?”

正餐吃得多了,似乎也没有再吃水果的余裕。陈里予摆了摆手,突然觉得牛奶也没什么意思,于是话锋一转,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过来一下。”

声音清清淡淡的,却盛着某种近于暧昧的暗示意味,让人听着听着,心跳便不自觉快了一拍。

江声快步走过去,站在他身边弯下腰,手臂撑着沙发扶手,有意无意地将他圈在身前一方狭小的空间里,略微歪了歪脑袋,眼神落在他身上,干净又坦率:“怎么啦,要抱抱吗?”

他太了解陈里予了,又聪明,以至于对视几秒便能将对方弯绕的心思猜得八九不离十——只是说话时候笑意低软,眼底晃动着明晃晃的宠溺与爱意,一不小心陷进去,时间流逝便不再均匀了。

像是七八月正盛的阳光,暖风,蝉,蓝色的天白色的云,还有同样明亮的干净的蓝白色校服外套……很多他从未亲眼见过的意象,悄无声息地,就在对方的眼神里有了形状。

“……嗯。”陈里予垂下视线,罕见地有些慌张,却还是循着心意点点头,任由对方温柔地伸出手,将他搂进怀里。

奇怪,他什么时候学会了这样的招数,看起来光风霁月顺理成章,偏偏从平稳的呼吸到衣料细碎的摩擦声,无一不让他心跳加速。

“乖,”他在愈发汹涌潮湿的耳鸣声里听到江声模糊的话音,如常温柔,如常耐心又珍重,像在哄什么累坏了的小动物,或是关切他放在心尖的珍贵宝物,“乖,听话,病会痊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陪着你,每天都抱抱你,好不好?”

每天哪里够,他恨不得索求每分每秒的拥抱,一刻也不分开——可人总要学会知足,也总要成长的,不能全然依赖对方,倘若长成柔软无依的爬藤却无所仰仗,他便再也无力盛放了。

陈里予点点头,突然觉得每天都能抱到也不错,至少这个人一直在他身边,承诺也不会落空。

-

他似乎很久没有这样从心所欲地画过画了。

自学的压力,校考的压力,还有看不清的未来带来的压力,像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他的手腕控制他落笔的位置与行笔的方向——要符合考试要求,要高效要控制时间,要用特定的风格画规定的题目,刻意将他的水平和能力呈现到最佳……

还要背色彩,用一双色弱的眼睛去描绘某个失真的场景,使其在他人眼中显得足够真实。

这种感觉很奇怪,好像他只是一支笔,或是一副锻造了十几年的画画工具,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攫取他的意识,在冥冥之中替他完成一幅流水线作业般的作品——即使他心知肚明,没有感情的创造便没有灵性,更遑论意义或价值,却还是找不到下笔如有神的感觉,抢不回他对作品的主动权。

有个问题在心头萦绕不去——事到如今,他真的还配画画吗。握画笔的时间比写字说话都要早,登上过报纸也拿过不计其数的奖杯,早早被冠以天才名号的少年画家……现在他亲手选择、极力奔赴的道路,真的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属吗?

他明知道自己灵魂里的火光还未熄灭,却要一意孤行地亲手掐灭它——两个月前他的世界一片漆黑,只有画笔尖这一点火光兀自明亮,尚且让他尝到微末的一点宽慰,怎么现在身边有人陪伴、周遭渐渐亮起,他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一点细小却明亮的火光了呢……

隐于常杂,归于安定,在平庸中碌碌度日……他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他不愿意去细想这个问题,想不出结果也无力去想——答案始终在那里,在每一次他拿起画笔的时候挣扎浮现,又被他有意无视。

听凭心意落笔的时候,他的思绪还是鲜活的,画风浪漫又独特,向往一切明丽的鲜艳的闪闪发光的东西,注重光与色的和谐,有汩汩不断的灵感;他的天赋还未褪色,技术也从未退步,甚至在两个月来一日不落的练习中有所精进……不就是答案么,他还想也还能创作他的艺术品,他向往艺术家的生活,而非循规蹈矩地考学、读一所远配不上他天赋的学校,一步步走向不见未来的平凡。

他画了盛满星星的海——也许是江,同样看不见彼岸的江。色调是低饱和度的蓝,灰暗的晨曦,太阳还未升起,星光尚且明亮,糅进斑斓的水波里,化为斑驳的蓝绿或粉黄。

画面的边缘有一片白帆,只有他自己知道,灰白之上,有层叠的赴往日出的星光。

至于帆船驶向何处,星光又是否会融化殆尽于日出之时——他不知道,也不愿再去探究。

“真好看,”江声不会在他画画时候来打扰他,每次都只安静陪在一旁做自己的事,等到他放下笔才会走上前来,自然而然地递给他水杯或是一点小零食,“喝点儿牛奶——以前有人说过吗,我感觉你画画的风格有点儿像莫奈。”

其实不像,他的画技也没有这么高超,只是这幅画注重光的刻画,乍看之下便有些相似。陈里予闻言愣了愣,不知是否该夸他居然还知道莫奈,低头抿了一口温热的牛奶才轻声道:“这幅画的题材用色有所相似,我也学习临摹过大师的画作,但还差得远,也不刻意追求类同……画画这件事,学画之初博采众长,多少会有某些画派的影子,随着成长逐渐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美学意义上达到和谐自洽,也就有大师之风了;当然也有人从一开始就自成一派,逐渐精进……说像不像谁其实没有意义,过度借鉴不可取,重要的是画里体现出的精神和画画的人——这是以前我的老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