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关于报纸的讨论(第2/2页)

看完了第一条后,他又接着看下面几条。这里面都是朝廷内外的大事和最新发布的政令,看完后,府学山长陡然有了一种“不出于户,以知天下”的感觉。

看完第一版面后,他又翻到第二个版面,上面是一篇史论——《刑赏至论》。这是淳德五年,南闽考生林志远在殿试时所做的一篇文章,就是这篇文章,让他得以成为南闽省第一位状元郎,后又入内阁,死时官拜正一品。

府学山长乃林家后人分支,当他看完这篇文章后,难免热泪盈眶。他没想到,除了林家人之外,竟还有人能记得这篇文章,并且刊登在报纸上任众人品鉴。他一直相信,林家的没落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的祖上曾经证明过,只要肯发愤读书,一定就能出人头地!

林山长急于让所有人都能看见林家先祖的这篇文章,于是他便唤来教员,让他赶紧去到每个班,把报纸发下去。

和山长不同的事,所有的夫子和学子在拿到报纸的那一刻,都率先翻找第三个版面的内容。

前段时间山长去提学司开会,回来就介绍了一下报纸的事情,还让学子们都写了文章交上去,说要投稿什么的。被选上的文章能刊登出来,据说还有什么稿费,最重要的是,还有可能会被提学大人亲自评点,这可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

“快看快看!这里面有府学学子的文章,第一篇就是!”只见一个学子大声喊到,就好像上面是他的名字一样。

大家顺着他的指点找到了第一篇,只见上面第一行印着《何谓学也》四个大字,第二行字略小些,上面写着漳州府学乡试甲班陈毓之,指导夫子孟道远。这果然就是他们府学的学子写的!

大家认真地看完了这位叫陈毓之的学子写的文章,心里忍不住叹服,怪不得人家能上报纸呢,这无论是文笔还是对书籍的理解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好。

赞叹过后,他们又接着往下。下面是点评,点评人那里赫然写着漳州府提学楚辞几个大字,原来他们说提学大人有可能会亲自点评竟是真的!

这点评上面首先肯定了陈毓之的文章,说他“文笔流畅,条理清晰”,除此之外,大人还说他“深得魏晋遗风,以古写今,令人赞叹”。当然,夸奖过后,楚大人点出了这文章里的几处毛病并加以修改,又教了他几句遣词造句的方法,还给他推荐了几本书去看。

这点评看得众人羡慕不已,要知道楚提学可是今科的状元郎,还是大魏有史以来第一个三元及第,有他指导,还愁乡试不过?

当然,这种评价只是大家带着滤镜看世界的结果。只是对于被点评的学子本人来说,确实有种醍醐灌顶的效果。他因为自己是府学甲班的学子,难免就有些自视甚高了,他总认为自己写的文章已趋完美,没有一处需要改正的,殊不知看在博学之士的眼里,他的文章其实破绽百出。这里面有一些他和夫子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被提出来了,若他没有及时发现改正遣词用句上的坏习惯,日后必定会影响考试的成绩,到时再来找原因就为时已晚了。

陈毓之想到这里,便拿出纸笔,将楚提学给他修改过后的文章誊抄下来。抄完后再一读,果然与之前有许多不同了!

他把这张纸折好放了起来,又抽出了一张纸,开始写下一期报纸投稿想要发表的文章。像他这样做的还有好些人,虽然这一次他们没有上榜,但难保下一次不会轮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