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佛道(第3/3页)

不曾想在西市时,却被狼蛛帮会的人盯上。

后来又遇上一名女异人。

幸得九叔他们及时赶到,喝出女异人的名字,才将对方赶走。

本来这事就结束了。

但李客少年心性,过去都是跟着李博或者苏大为行事。

此次算是头一回,苏大为命他单独去做从死囚牢里捞人的大事。

难免有些膨胀。

他没有按事前吩咐的,马上赶回苏宅。

而是在西市又多盘恒了一会,听了一回说书,喝了一会茶,还去甜品铺子吃了甜果。

这一耽误,便多出事来。

之前退走的那个女异人九娘,带了一个倒吊眉,撇着嘴的小道士,嘴里骂骂咧咧的经过,一眼看到从茶馆出来的李客。

李客当时还想找机会遁走。

结果一个照面,人家小道士就把腰带给解了。

当时李客大感新鲜,心想怎么动手还要脱裤子的吗?

这小道士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癖好?

还没等他吃到瓜,那小道童手里腰带飞来,化作绳索,将他绑了个结实。

华贵衣衫的仆从,乃是右相府中管事,姓吴,因排行第六,人称吴六郎。

他见李客倔强的偏过脸,毫不理会自己,忍不住冷笑一声:“小畜牲性子还挺烈。”

说着,转头向一旁的都察寺严守镜道:“严主事,人我给带来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严守镜向他拱手道:“请替我回右相,我这边都准备好了,精于刑名的好手伺候下来,保管他铁嘴也得吐出话来。”

吴六郎向着严守镜回礼,微微拱手道:“不急,右相有令,要我带着这人的口供,一起回去,我就在这里候着。”

严守镜微微一怔,扫了一眼他身后十余名相府中的仆从,微微一笑,颔首道:“既然如此,那请稍待,一有结果,我马上告知吴管事。”

吴六郎眯起眼睛,皮笑肉不笑的道:“善。”

……

“右相。”

夜色沉沉,李敬玄负手立在书房窗前,看着窗外幽蓝夜色。

一轮明月从窗外透入光芒。

声音自后方传出:“右相何苦与苏大为为难,我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深知此人难缠。”

李敬玄沉默不语。

那声音又道:“右相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敬玄终于转身,看向身后之人。

那是一个须发皆白的道人。

满头银发在头上束起。

身材不高,瘦骨伶仃。

但他的气质充满古韵,有一种难以描摹的仙家气息。

特别是道人的双眼,幽深晦暗,仿佛古井深潭,令人一眼之下,忍不住就想多看几眼。

仿佛这双眼睛里,藏了无数隐秘。

张果。

若是苏大为在此,一定会大感诧异。

蜀中张果,一向不喜与人接触,更不喜欢朝廷。

但却在这个时刻,出现在长安。

仿佛预示了什么。

“果真人是出世的神仙,自然不屑于这些俗事,但是……”

李敬玄长叹一声:“如今武媚专权,而此女擅佛,如若任由其得势,只怕再过十年,大唐将成为沙门的天下,我道家一脉,自此绝矣。”

张果轻拈银须:“所以你打算从苏大为下手?”

停了一停,沉吟道:“此子的修为深不可测,已经是异人中顶流的存在,寻常异人,哪怕再多人,也不是他的敌手。”

苏大为的境界,已经是天下异人中有数的存在。

虽然平日低调,不显山不露水。

但当日在蜀中,亲眼见过苏大为与荧惑星君对峙。

那一幕的凶险,非局中人不能知晓。

而恰巧,张果那日在场。

亲眼见过苏大为展现的真元气场。

对苏大为的修为境界,也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苏大为的境界,已经达到地境。

这在秦汉炼气士里,算是摸到了地仙门槛。

在庄子的口里,算是餐风饮露那种仙人。

对这种强大的存在,早已不是靠数量堆砌,便能战胜。

所以对李敬玄,选择从苏大为入手,张果不置可否。

“果真人有所不知,苏大为此人,实在是一个关键。若以棋论,他便是劫眼。”

“劫眼?”

“他早年随玄奘法师座前听经,与沙门这些胡教之人,关系匪浅,而他与武后的关系,更是难以捉摸,以此人的异人修为,再加上用兵手段,他若在,无论是对武后,对沙门,都有极大助力。

若除去此人,武后纵有通天手段,在朝中,也将失去一大抓手。

更失去对军方的掌控和影响。”

李敬玄背沐着月光,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道:“苏大为必须除掉,除掉此人,便等于断去武后双臂,沙门胡佛对大唐的影响,也将失去一个抓手。”

张果两眼微眯,隐见瞳中亮起碧幽幽的光芒。

似是认同了李敬玄的话。

“沙门……这些异族胡教,入我中原,乱我华夏,呵呵,当真是贼心不死。”

张果全身透着幽深难测,虚无飘缈之气。

“当年王玄策从天竺回,带回一妖僧,以献仙丹为名,暗算李世民,那一次,险些酿成大祸,幸而李治还算有些手段,稳住了局面。

但这些年,胡教通过武媚娘,对中原的影响渗透日深。

那个玄奘,甘做天竺胡教的走狗,翻译胡教邪典,乱我道门……

武媚娘更是不断资助胡教,帮他们立佛寺,兴道场。”

“为我道门千年计,必须斩断胡教伸向中原的手。”

“这些胡佛外道,连本国都保不住,连祖庭都被人侵占,打烂,看他们天竺,信了胡佛之后,任人欺凌,不在今生努力,一心只求来世享福。这等歪理邪说,入我中原,惑乱人心,遗毒子孙。”

“既为道门中人,自要承先贤之志,扬我道教精微,断不能让胡教,乱我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