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时间:科幻小说中的时间旅行(第2/3页)

第三种设想在前文已经提及:对关键历史事件的改变将触发两种或然未来;这种时刻被称作“姜巴点”,源于杰克·威廉姆森的《时间军团》[14]。在这部小说中,男孩约翰·巴尔面临着一次重要选择,假如他拿起磁铁,就会成为科学家,利用伟大发明造福于平静美丽的未来世界“姜巴”;如果他拿起鹅卵石,则会导致未来世界变为可怕的“基垄驰”。这两条时间岔道上的未来居民不断地回溯至过去,争相对巴尔的选择施加影响,以保证自己所处的世界成为现实。在史蒂芬·巴克斯特撰写的《时间机器》续作《时光飞船》[15]中,时间旅行者将自己的经历集结成书出版,从而创造了不同的未来,避免了伊洛人与莫洛克人之间的冲突,而他接下来的时间旅行又触发了另一段或然未来。

尽管有关时间旅行问题的主流是对历史进程的干扰,也有一些小说将时间旅行设定为确保历史正常演进的必要手段。有两部作品中,时间旅行者成了重要历史人物:曼利·韦德·维尔曼所著《重返》[16]的主角穿越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更名为莱昂纳多·达芬奇;迈克尔·莫考克的《瞧这个人》[17]讲述一个回到耶稣基督所处时代研究其生平的学者,在得知耶稣是个先天白痴之后,取而代之成了光辉万丈的救世主。海因莱因所作《进入盛夏之门》的主角最终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回到过去,才能保住他当前所处的现实。

此外,还有以“时间闭环”为主题的精彩作品,讲述时间旅行产生的过去导致了现在,而现在的行为其实又是当初行为的原因。例如麦克·雷诺兹的小说《复利》[18]中,一个现代人回到中世纪的威尼斯,在银行中存入黄金,然后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间定期返回,将黄金取出转存,于是财富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在现代,他取出富可敌国的资产,全部用以建造时间机器。此外还有海因莱因的《你们这些回魂尸》,后改编为电影《前目的地》,在这篇作品中,主角利用时间机器以及变性手术,将他变成他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菲利普·K.迪克所著《我们这些时航员的小事情》描写了三个时间旅行者无尽重复着死亡、复生、回到过去再次经历死亡与复生的痛苦困境。电影《土拨鼠日》则以幽默的调性展现了一个自负的气象预报员不得不反复过同一天生活的故事。

除了改变历史或陷入时间闭环这些意义重大的可能性,有些作品中的主角回溯过去,仅仅是出于渴望一窥历史究竟的好奇心。在埃根·弗里德尔续写《时间机器》的作品《时间机器归来》[19]中,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只为聆听托马斯·卡莱尔的讲座,而威尔森·塔克所著《林肯捕手》[20]里的一名时间旅行者,动机只是要亲耳听到林肯1856年那次“遗落的演说”。其他的种种动机还包括体验非凡经历或达成某个特别目标,例如《一声惊雷》中的时间旅行者被狩猎恐龙的机会吸引而前往中生代;《超时空历险记》里的两个学渣为了顺利从高中毕业,诱拐来著名历史人物组成历史课题组。在《星际迷航4:抢救未来》中,未来的“奋进号”船员必须回到20世纪带回两头座头鲸,复活已经灭绝的物种,给发出威胁的外星人一个令其满意的答复。作为漫画《时空猎人》主角的冒险团队,因为执行各种任务穿梭于时空之中。有时,人们深深陶醉于某个过去的时代,期望永久置身其中:《午夜巴黎》的主角沉醉于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渴望永远身处其间,与欧内斯特·海明威、格特鲁德·斯坦因等名流作家交游,而他的女友则最终选择生活在更加久远的19世纪末叶,那个“美好年代”的巴黎。

还有一类故事,讲述今人与时间旅行者的相遇——他们往往来自未来,不过皮埃尔·鲍勒的《远古时间》[21]独树一帜,主角遇见的时间旅行者来自远古地球的发达文明。亨利·库特纳与C.L.莫尔合著的《人间好时节》讲述未来人类为逃避席卷地球的灾难性瘟疫,而来到当今时代偏安一隅;在电影《逃离猩球》中,智慧人猿穿越到当今人类社会,以逃离星球未来的毁灭;西马克所著《我们的子孙后代》[22]中,未来人类逃往当今时代,躲避凶险的外星侵略者。也有的故事讲述莫名遗落至今世的未来物品:西里尔·考恩布鲁斯的《小黑包》[23]讲述一名男子拾到一个未来的医疗包,里面装有不少先进仪器,使他得以施行医疗奇迹。威尔斯所著的《布朗罗的神奇报纸》[24]中,一个人在1931年得到了一份1971年的报纸,而电视剧《明日新闻》里的一个角色常常提前收到翌日报纸,促使他采取行动去阻止即将发生的灾难。

关于前往未来的时间旅行,一部以有翼鹰人为主角的冒险漫画——《地球的蒙面掠夺者》——提出了异于常人的观点:这样的旅行不可能存在,前往未来只会踏入“一个灰暗迷蒙的世界,因为什么都还没发生”!不过,人们通常还是认为,未来事件与历史事件一样可以接触。科幻故事中,前往未来的旅行者抵达的往往不是贝拉米笔下的乌托邦,更多的却是像威尔斯构想的时间旅行者那样,发现人类的愚行招致噩梦般的未来。有些作品中,另外的生物取代人类,成为支配地球的物种,如阿瑟·C.克拉克所著的《苏醒》[25]中,从停滞状态苏醒的主角发现世界已被一种巨型智慧昆虫控制;影片《人猿星球》里误入时间隧道的宇航员最终明白,一场核战致使人类退化,地球上只剩下人猿文明;在电影《人工智能》中,一个被长期冷冻的机器人苏醒后发现,人类已经灭绝,为机器人所取代。威尔斯在《当睡者醒来时》及其修订版《睡者觉醒》[26]中讲述了一个人昏迷两百年后,醒来发现世界处于极权政府统治之下;约翰·W.坎贝尔所著的《暮色》[27]中,时间旅行者痛心地发现,未来人类极度依赖机器,已变得十分消极和退化;布莱恩·W.阿尔迪斯笔下《向前》[28]里的时间旅行者遇到的未来人类也与之类似,他们无缘无故地放弃求生的动力,令人备受打击。然而,鲜有作家能像威尔斯这般描写发生在地球遥远未来的生命终结景象,发生在《时间机器》最后的这一幕,在1960年和2002年的改编电影中都被刻意省略了,代之以暗示人类文明可能复兴的结尾画面。

除了传统的时间旅行之外,科幻作家们还想象科学家能够以其他方式操纵时间流。少数作者构思出“溯时观景器”,使今人得以观摩历史,而肉身不必溯时而行——如约翰·泰纳的《黎明之前》[29],故事里的科学家们能够就地观察史前恐龙的活动。在克拉克和巴克斯特合著的《昔日的光辉》[30]中,世界已完全改变,因为接触短暂虫洞让每个人能够看见过去发生的一切。当然,也有窥见未来的设定。海因莱因在《生命线》[31]中构思的一项发明,能让科学家得知个人死亡的精确时间;罗伯特·索耶所著《闪跃》[32]里的一项物理实验,让每个地球居民都得以短暂遥望未来二十年的人生。在同名改编电视剧(2009——2010)中,人们只能看见六个月的未来,这些信息要求他们立刻做出应对。姜峰楠的《你一生的故事》中,一位语言学家习得来访外星人的语言之后,获得了通观过去与未来所有事件的能力,她与爱人结婚时即已知道,他们的女儿将不幸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