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大阴谋(第3/3页)

然而,为什么呢?

王笑为什么就看不上自己的策略?

这一次来徐州,到底做错了什么?

方以智低头沉思不已,涌上来的却是巨大的挫折感,似乎想要把他一世为人的骄傲感都轰然推翻……

……

徐州府衙。

秦小竺拿了一颗果子给董小宛。

“呶,你吃……说完了文少保,说说那个关盼盼的夫婿、徐州节度使张什么来着,他打过仗吗?”

董小宛有些恭谨地接过果子,道:“张愔倒未曾有过显赫战绩,那是唐宪宗年间,宪宗励精图治,力图中兴,天下也算太平,若要说当时的战端……可以说说李师道,他派人焚烧河阴仓、刺杀宰相,倒也有些故事。”

秦小竺点点头,抚掌道:“说李师道也好。你等等啊……来人,王笑回来了吗?”

董小宛转头看去,外面一个打扮成管家模样、举止却很稚气的女子过来回答了一句,她相貌很漂亮,但说话口音怪怪的。

“嗨,国公没有回来,新来的陈大人家里国公还在呆着。”

秦小竺探头向窗外眼巴巴地看了一眼,低声念叨了一句:“还不回来,真讨厌。”

但她一转头,又把刚才的幽怨抛开。

“快说快说,李师道刺杀宰相,这故事有意思!”

董小宛略作沉吟,心里揣度着秦小竺爱听怎样的故事,于是稍作了些春秋笔法,用好听的声音娓娓道来。

“李师道有两名爱妾,分别叫蒲大姊、袁七娘,李师道对她们恩宠有加,又当成谋士看待……”

……

新收拾出来的宅子里,陈京辅任家人放行礼安顿,自己却迫不及待从箱子里拿出一张张图纸,就着烛火与月色在院子里与王笑说起黄河治理。

连方以智那样的大才都没被礼待,这给了陈京辅很大的压力。

——不好好干不行了!

手指在图纸上来回移动,陈京辅滔滔不绝地说着,王笑有些吃力地听着……

说到兴奋之处,陈京辅也渐渐忘了自己眼前的人是堂堂国公,把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地抖出来。

王笑听着愈发吃力,不由摆了摆手,道:“陈大人,说得简单点听。”

“是,是……”

“以下官所见,黄河已经到了极危险的时侯,黄河改道南下,已历近六百年……”

“近六百年,筑堤、决口、筑堤、决口,如此反复,黄河已经是一条很高的悬河了,河堤内的河滩高过河堤外的平地三、四丈之多,甚至能达到五丈以上!一经夺溜,建瓴而下……”

王笑抬头看向屋顶,这屋顶不过两丈。

五丈,大概已有十五米高,溃堤有多危险不说,修堤又要花多少银子?

陈京辅叹息一声,又道:“先帝以前,国家岁靡巨帑以治河,一岁花费五、六百万金,然而真实用在河道上的不及十分之一,其余……全被官员挥霍殆尽!”

“及至吴阎王开决黄河水淹开封,这河政便算是完全毁了,一年比一年涝……”

“河政之难,在于循环反复,上游河沙不断冲刷而下,下游愈发淤积,堤越来越高,为祸越来越烈……”

“下官前次上书,实因黄河之患已迫在眉睫,若不再治理,只怕今、明两年内还会出一次更可怕的决口,这件事郑首辅也十分关切,悉次召下官商议,但确实眼下这局面,实在是拿不银子与人力来治理。”

“下官之所以辞官,既是心中失望,也是实不忍见到时的惨状……此事怎么说呢?黄河每年都在决口,但下官说的,是更为可怖的大溃决……”

陈京辅抬着手,一时不知如何形容。

王笑沉思起来,依陈京辅的说法,要想治上游,就得打下开封等地,自己暂时很难做到……

“若是大溃决会怎么样?”

陈京辅想了想,道:“若是如此,不仅是徐州城,只怕整个江北都要成一片汪洋……”

他犹豫片刻,道:“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数百年淤积下来,南河已成悬河,南边河道渐高于黄河故道,若是决口,也可能会出现河水北流、袭卷山东的情况。但这只是下官推论,还需实地……”

王笑忽然道:“我问你,若是人为溃堤,是不是能确保黄河水是会冲向山东?!”

“国公说什么?人为?这……这……这种事,岂有人敢做?谁能担得起这样的千古罪名……”

王笑猛然一个激灵,遍体生寒!

!!

他脸上血色全无,张了张嘴,陈京辅再说什么根本就听不清。

多日想不通的问题在这一刻豁然明白过来……

为什么复社上蹿下跳都没被郑党打压?

为什么郑元化会被逼到‘众叛亲离’的地步?

他是故意的,是故意的……

“担不起,担不起……如果……换别人上来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