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必杀局(第2/3页)

苏明轩深吸一口气,道:“郑元化真是这样的人?但就算这样,对于他而言也太冒险了。”

“他也没办法了。河患一年比一年严重,战乱未歇、无力治理。他若不用这一计,一旦黄河发生大溃,首当其冲就是河南与南直隶,这是他的地盘,他只能做个选择,是淹他自己?还是淹我?换做是你,会怎么选?”

“不会吧?”

王笑道:“表兄,你知道我猜得没错,逃避也没用的。”

苏明轩表情凝固下来,感觉到手抖得厉害,放下烛光,颓然道:“若真是如此,我们没有办法阻止这件事,想不出怎么才能阻止……郑元化,一出手就是必杀之局啊。”

王笑闭上眼,良久无言。

“怎么阻止不了?”小柴禾一抱拳,道:“卑职愿带人去开封,守住黄河!”

苏明轩问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你知道天下黄河几道弯?守?要守哪里?从潼关到兰阳县,只要被毁一处便是大水滔天,你去守,怎么守?开封尚且不在我们手里……”

说到这里,他恍惚了一下,喃喃道:“这么说起来,我们在德州与建奴鏖战之际,他们就已经打好主意了……山东果然不是好成势之地……”

小柴禾又道:“那我们就打下开封。”

苏明轩摆了摆手,道:“来不及了,开封城若是那么好打,吴阎王当年何必用水淹?就算现在我们撤回北地的大军南伐,对方只要一得到风声,随时都可以扒开黄河。”

“不让他们得到风声呢?”

“攻下开封,至少要有三万大军。三万大军行进、还要渡过黄河,怎么隐匿?到时候走到黄河北岸,被放水一淹,不仅是山东损失惨重,派去的兵马也要被大浪吞噬。”

小柴禾不懂河务,原本还没太当回事,此时眉头终于皱起来,又道:“不如我先派人去打探?”

苏明轩沉吟道:“此事必须极慎重。我担心的是,如果郑元化已有布置,只怕一发觉国公知道了他的想法,马上就会动手……”

“那这跟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有什么区别?”

“还不明白吗?!现在就是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了!”苏明轩暴喝一声。

小柴禾一惊,还有些疑惑。

苏明轩喊了一声之后,自觉失态,语调放轻,叹道:“我这么说吧……”

他手在图纸上划了划。

“这五百里黄河,大大小小数十个河弯。郑元化很可能早已屯了兵马在其中,你派人过去,他一得到消息就开扒,你怎么拦得住?”

“扒一道河堤两天到五天,而用炸药半天就能炸开。数千兵马听到你来就动手,你能飞过去杀败他们?而且,你又知道他屯了几股兵马在其中?分别有多少人?”

“别说派人过去抢占河道,只怕我们在徐州稍显出异样,对方知道国公已察觉他的阴谋,提前动手,怎么拦得住?”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会,想不出怎么才能拦住这件事,目光只好看向王笑。

好一会儿,王笑才缓缓开口。

“他们早就可以动手了,当我们在德州鏖战之时、在台儿庄对敌关明之时……这都是机会。至于为何到现在还不动手?因为郑元化知道我拦不住,所以不急。他可能想等沈保来承担骂名,也可能是想等到明年春夏之际,暴雨降临?”

“徐州城刚拿下,如今城中必定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此事,你们不得露出一点风声,不能让人发现我已察觉。”

苏明轩与小柴禾双双应下:“是。”

王笑又道:“如果……我让你严密封锁山东,不能让有关山东情况的一个字传出来……小柴禾,你能不能做到?”

“卑职……能!”小柴禾这次很干脆。

王笑点点头,提笔在图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线。

“传我命令,以开发胶东、河北为名,沿着王景河故道两岸各一百里,把所有百姓、物资尽数迁走……”

“国公,这太……”苏明轩急道:“事情还没到这一步。”

“到那一步就来不及了,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样大的动作,怎么可能瞒得住他人耳目!只要有心人猜到,消息一泄,对方提前决口又如何?那么多人迁移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很可能是才迁走数万人,而害死剩下的数十万人……”

王笑道:“所以,务必封锁山东。”

“封锁不住的啊……”

小柴禾抱拳道:“国公,卑职拼死也要做到……”

苏明轩吼道:“做得到?那么大一片地方,那多么人口迁移,你拼死有何用?万一有一个人跑出去把事情泄露了,要死多少人知道吗?数十万人身家性命,你一句承诺担得起吗?!”

小柴禾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国公,消息封锁不住的,不能乱了阵脚啊。”

王笑默然良久,叹了一句:“是啊……封锁不住的。”

他抬手摆了摆,又道:“此事我再想一想……再想一想……”

苏明轩和小柴禾都还是第一次见王笑下了命令又收回去,心中愈发担忧。

苏明轩自己还在不停揉着额头,嘴里却念念叨叨劝王笑:“郑元化还在位置上,此事还有时间,我们再从长计议吧?眼下每一个决定不能不慎重……”

……

次日,陈京辅起身。

走到前院时,他环顾了这个新居一眼。

年幼的陈璜正在院中读书,起身问道:“父亲,才来徐州,这便去上衙吗?”

“是啊,终于可以治河了。”陈京辅感慨一声,心道可惜楚朝南北割据,眼下只能治理徐州这一隅。

“恭送父亲。”陈璜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陈京辅昨夜与王笑谈到半夜,只睡了两个时辰,却是精神奕奕。

先到了府衙领了官身,觉得徐州官气肃然,办事务实有效率,可惜没见到国公。

“陈大人,国公已经安排好了,让小的领你到城北巡视河道。另外,治河所需一应人力物力,可找商处务王主事……”

陈京辅心中已有腹案,但他行事谨慎,还是先到黄河上看了看,脱了鞋袜,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淤泥里勘探河况,不时感慨“可惜了大好良田。”

半个时辰,远远有人策马过来,却是方以智三人带着随从。

他们也不嫌泥污,翻身下马后向陈京辅趟过来。

一番寒喧之后,因泥水冰冷,复社三人已冻得发抖,侯方域更是脸色发青,咬牙强撑。

方以智遥望黄河光景,长叹道:“陈大人要治水,却只治徐州这一段,岂不是事倍功半?上游不治,泥沙冲积下来淤堵河道;下游不治,泥沙不能冲刷入海,最后还是要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