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不义者(第2/3页)

石梦农闻言惭愧,深深叹息一声。

苏简听了摇了摇头,道:“余兄有所不知,虏寇屡破京师,驱笞百姓如猪狗,当此之际,神州如病入膏肓,唯有奋一腔热血,以为激励之方!建虏才多少人?我汉家儿郎又有多少人?!倘若人人皆能如我这般奋起杀敌,何愁天下不复?”

余从容微微一愣。

他看石梦农一脸无奈,再看苏简神色激昂,心知这种人性子极倔,认定的事是不会听别人怎么说。

——要说服他,得另想法子才行……

“是啊。”余从容随口敷衍了一句,问道:“彦才满腔报国热忱,让人佩服,对了,你们可知南宋时,宇文虚中之旧事?”

“自是知道。”苏简道:“宇文虚中虽失身金廷,但忍辱负重,每每以密信告诉宋高宗金国虚实,报国之诚炳炳如丹,不惜屈身以图成事,可谓忠谋义慨。”

石梦农也是微微叹息,道:“苏武牧羊,借雁足帛书得归汉土,宇文虚中真有此书,却因二帝未归,宁可不归……至今思来,我逊先贤远矣。”

余从容道:“二位可知宇文虚中因何而死?”

石梦农博学,自是看过诸多记载,但他治学严谨,开口还是以《宋史》《金史》为准,道:“他因为恃才傲物、轻慢金人,被诬陷为谋反之罪。”

余从容摇了摇头,道:“实因宇文虚中揣测错了宋高宗的心思……”

话到这里,苏简讶然,问道:“余兄此言何解?”

“当时,宇文虚中制订计划,准备偷偷带宋钦宗归国。他先给南宋朝廷递了蜡丸信,请宋高宗派人接应。”

“竟是如此?”

“你们也明白吧?宋高宗岂愿真的迎回钦宗?钦宗若还朝,他将如何自处?于是,宋高宗与秦桧商议,把宇文虚中的蜡丸信交给金国,也把他为宋朝为秘谍之事告知金国……”

余从容缓缓道:“宇文虚中正是被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宋高宗出卖,这才全家惨遭屠戮。”

苏简一愣,怒道:“岂有此理!”

石梦农早看过这些记录,摇摇头道:“野史传闻,不足为信。”

余从容道:“更让人嘘唏的就在于此,《金史》说宇文虚中因恃才傲物而死,《宋史》不过是照抄一遍。可怜慷慨忠义之士,死后还要受此污蔑……寂寂无名。”

说到最后这四个字,余从容微微加重了一下语气,这才接着往下说。

“宋人笔记云‘绍兴十五年,宇文虚中谋挟宋钦宗南归,为人告变。虚中急发兵直至金主帐下,金主几不能脱,事不成而诛’,事实如何,二位更信哪种说法?”

苏简显然是更相信余从容所言,咬牙道:“难怪宇文虚中留诗‘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在我看来,你恐怕与宇文虚犯了同一个错误啊。”余从容郑重看着苏简,开口道:“你营救石公、刺杀王桦臣,与靖安王想要做的事一样吗?你坏靖安王之事,如宇文虚中坏宋高宗之事。”

“胡说……靖安王与宋高宗,岂能是一样人……”

苏简话到一半,一时也不知自己该贬的是哪个。

余从容又道:“你回济南,如何见靖安王?他若是褒扬你,往后别的暗探也如你一般擅自行动,他如何御下?若是贬罚你,岂非使世人寒心?”

“我问心无愧。”

“你问心无愧,却是给旁人出了难题。”余从容道:“若我是靖安王,恨不得派人在半路杀了你,消除此事的影响。”

“你休要胡说八道!”

“你违反军令,其罪当死。”

苏简愤然,大声道:“我一腔忠义,虽死何妨!”

余从容忽然拱了拱手,向苏简道歉。

“抱歉了,我只是一心为彦才考虑,言语有失偏颇……”

苏简也不是气量狭小之人,也不生气,重新落座,继续聊起来。

一会儿之后,余从容道:“我思来想去,不如这样吧?瑞朝大学士刘循与家父有旧,彦才与我一同投奔瑞朝如何?只对外说是被建虏追杀,得瑞朝相救,为了报恩、又为了促进楚瑞联盟抗虏,不得以留下任官。如此,皆大欢喜……”

“不行。”苏简直截了当地拒绝道。

余从容也不继续劝,只说等一起翻过太行山到山西境内再说……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话已在苏简心里埋下了种子。

再同行几天,苏简必然会被自己说动,再让他把刺杀王桦臣一事说成是与自己一起谋划的,偌大的名望就到手了。

科举除了八股文章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就是这名望了!

到时中第是必然的,瑞朝重用自己也是必然的……

——至于刘循,鬼认识什么刘循,用来与苏简交换的条件罢了……

……

一行人继续攀爬太行山,几天下来,余从容都对苏简照顾有加。

偶尔,他言语间也流露出“恨未能参与行刺王桦臣”的遗憾来。

苏简明白了余从容的意思,他终归还太年轻,又向来有意气,余从容热忱以待,他于是也很愿意帮着让人扬名立万。

苏简这感觉怎么说呢,少年成名,一朝干了大事、天下皆知,如同手中握了富可敌国的巨款,本身又是慷慨之人,哪就在乎分润他人一点名望?

苏简还蛮喜欢余从容把自己比作宇文虚中这样的人物,虽然很不喜欢那个结局……

至于要不要投奔瑞朝?他心中也渐渐犹豫起来……

又在山中苦行数日,终于,一行人登上了太行山峰门岭的山巅。

翻过去,就不再怕建虏追捕……

“啊!我们逃出来了!”苏简站在山巅大喊,只觉心中豪气干云。

“看!那是什么……”

转头看去,远远地看见一片峡谷中似有一条巨大的黑色正在缓缓盘旋。

隔得太远,但居高临下看去,隐隐能认出,那是一支行进中的大军……

“是建虏!是八旗军!”

“大同!他们是要去偷袭大同……”

“不好!大同危矣……”

几乎是同一时间,余从容、苏简、石梦农已是惊呼了出来……

齐晟挠了挠头,心想这三个读书人是真厉害,自己连大同在哪都不知道,他们只看一眼居然就能看明白这么多……

……

西安。

唐芊芊将一封书信推在唐苙面前。

“大哥看看吧,这是笑郎写给你的。”

“写给我的?”唐苙虽有诧异,表情还是喜怒不形于色,“可惜我还未见过王笑,七妹可请他来京城坐一坐。”

唐芊芊道:“以前大哥都说这里是‘西京’,如今每说是‘京城’,可是失了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