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鱼上钩(第2/3页)

“刘大人觉得呢?而且,那孩子夭折后不久,小奴酋就出生了,皇太极认为这个孩子是上天降下来告慰他的,故尔起名‘福临’。第三年,奴酋出征在外,海兰珠也忽然病逝了……”

当时刘偀听到这里,悚然而惊。

“奴酋就不怀疑吗?”

“怀疑又怎样?”顾横波说:“建虏需要一个和科尔沁生的孩子,奴酋再挚爱海兰珠又如何?能与科尔沁产生破裂、影响到他的皇位稳固吗?那女人算计好的……”

刘偀更觉骇然。

她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与夏向维成亲后虽有些小磕小碰,家里却一个妾室也没有。哪听说过这样的宫闱秘事。

她昨夜甚至都没能睡好,半夜起来掐着夏向维的脖子,逼他发誓以后绝不纳妾……

偏等再来了知事院,下衙之后,刘偀又与顾横波坐在这里说起来。

今日说的则是小奴酋是怎么从奴酋十一个儿子当中脱颖而出夺了皇位的……

顾横波对布木布泰忌惮之余,也实在是佩服其手段,一个出身于草原的女人,十三岁到异国他乡,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身上让她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顾横波自己倒是不怕的,她才算什么人呀,又是躲在淳宁和唐芊芊这两位的羽翼下。

像是躲在老虎背后的小狐狸,探出头来盯着对面的猛兽,还有心思惊叹两声“你们都好凶猛啊……”

刘偀却是受不了这些,觉得换作是自己被布木布泰盯上,只怕骨头都要给磨没了。

在她眼里,布木布泰与那个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的吕后也没太大不同。

她把自己这样的感受与顾横波说了。

顾横波反而笑了一下,道:“吕后?你若这般比较,岂非是把我们靖安王比作匈奴单于冒顿?”

她说的这个典故刘偀当然知道。

刘邦死后不久,冒顿就写给吕后一封求爱信,《史记》里太史公描述书信的内容只用了“妄言”两字,《汉书》里倒是简略记载了,大意是我们两个作为君主,都单独居住,孤独寂寞,没有什么快乐的事,不如一起乐一乐……

顾横波引用这典故时似乎是带着些对布木布泰的调侃与讥嘲。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刘偀却愈发担忧起来。

最近济南城内的暗流涌动她早已感觉到,淳宁又是临盆待产,怎么叫她不担心……

……

说来,靖安王府上上下下对女主人将要生产之事也都是十分在意,也多得是命妇、嬷嬷跑来,自告奋勇地想来操持此事。

秦小竺却把这些人都轰走了,只留下陶文君在王府帮衬……

刘偀思来想去,把这几天听到的那些秘事在脑中整理了一下。

古来那么多人为了帝位杀妻弃子,相比起来,皇太极对海兰珠竟是难得的深情了。但就算如此,又如何呢?

——靖安王对公主殿下却还没独宠到那个地步……

她想到这里,忙起身向靖安王府走去。

走到回廊处,正见陶文君从内院转出来。

刘偀停下脚步,远远目送着陶文君离开,心下更加不安。如今别说是陶文君,就连缨儿、钱朵朵她也有些提防之意。

她连忙又去求见了秦小竺,低声问道:“王家大少奶奶真的值得信任吗?”

秦小竺却是应道:“放心吧,大嫂当然是可以相信的。”

“可是……”

“放心放心,淳宁是有分寸的。”

秦小竺大咧咧地拍了拍刘偀的肩,不以为意的样子……

……

那边陶文君回到王家,马上有侍婢跑过来。

“大少奶奶,老爷在大堂上,有急事要找你。”

“知道了。”陶文君轻轻叹了口气,却是又问道:“今日是谁来府里见过爹了?”

“回大少奶奶话,是一位老大人,年岁可大了,胡子花白的……”

……

是夜,姚府。

何良远整理了一下袍子,在姚文华的书房坐下。

“如何?”

姚文华笑了笑,道:“王老大人的反应如我们所料。”

“你是如何说的?”

“此事对我们来说,是了不起的国事。对他而言,却只是一件小家事嘛。”姚文华道:“靖安王那块玉本就是被选为驸马时宫中赐下的,王老大人自然认得,儿子被捉了,当父亲的当然着急……”

何良远点点头,也不打断,让姚文华继续说。

“对王老大人也不用说得太复杂,无非是,靖安王在外面位红颜知己,曾在辽东救下了靖安王,还生下了一个长子。这位红颜愿尽全力把靖安王求回来,还想助楚家收复京城……但这孤儿寡母的在外面没有依靠,想求淳宁公主松个口,给她个名份。

王老大人也觉得这要求不过份,王家的孩子嘛,哪能放在外面,当然是该接回来的。”

何良远抬了抬手,问道:“你可有让他感受到……时局已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却因淳宁公主气量狭小,置大局于不顾,使得此事进展缓慢,我等不敢擅专,只好去请他定夺?”

“你说呢?”

姚文华抚着长须,一脸傲然。

他好歹是在朝堂混了一辈子的人,对比何良远是显得有些糊涂,但论那份表演的能力也早已是炉火纯青,对付王康这种市井商贾,还不是三言两语的事。

何良远于是点点头,谨慎地确认了一遍。

“王老大人是怎么说的?”

“他说,王家的孩子,必然要接回来,公主是该给这孩子一个名份。”

“好!”

……

两人低声计议了一会之后,姚文华道:“只怕如此做还是不够的。”

“自然是还要后招的。”

何良远昨天还敢在姚文华面前对布木布泰直呼其名,今天却开始收敛起来,沉吟了片刻,用‘那位’二字代称。

“我们替那位争到了名分,接下来就该借助她的实力在朝堂上实现我们的主张了。如今朝中有许多顽固之徒,如宋氏兄弟者;或某些狭隘之人,不知招抚女真,只想着赶尽杀绝。若放任这些人,等靖安王回来,他们只怕又要影响其主张……”

姚文华明白了何良远的意思。

——趁着布木布泰逼淳宁下诏之际,借势拢络群臣,结党、排除异己,在王笑回来之前,形成朝堂中一股新的势力。

眼下虽还不清晰,何良远却对这支势力有很明确的构想。

它可以叫世子系,以后也可以叫太子系,在幕后有布木布泰为靠山,在前面有何良远、姚文华为首,接下来还将吸纳范文程这样的降臣。

更重要的是,它将拥有布木布泰带来的军队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