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洄梦灵果(第2/3页)

这一日林娴恩拎了一篮灵果,又来拜访,恰好阮慈功行已毕,将她请在房中说话,林娴恩道,“前几日去晏清真人那里拜访请教,真人洞府中的洄梦灵果偶然成熟,正要酿酒发卖,便赐给我一篮子,又得了一瓶灵酒,名唤大梦三千场,愚姐留了半瓶自赏,还有半瓶,师妹得闲可以稍微品鉴,不过按晏清真人所说,这灵酒是金丹真人所用,金丹真人豪饮一瓶,可以连醉三千日,连梦三千场,对金丹境中一样修行极是有用。而我们炼气弟子只是吸取一丝香气,都能醉倒三千日。愚姐不才,此时不堪消受,打算封存起来,至少等筑基后期再饮用一口,但师妹平日对灵食甚有偏好,度量也宽,或许可以一试,不过话我是先说在这里了,师妹要是喝出事了,可别怪我。”

她是元婴真人之后,在南株洲便已开脉,当然比阮慈要大,不过如今功行进展甚是缓慢,只因来到上清门之后,自感玉池还是小了,格局不大,因此正拓宽玉池,否则早已筑基。阮慈也知她需求,正好天录从紫虚天拉来的宝材里,有许多是不能食用的,也无甚灵气,都是炼气期、筑基期用来调和基础的外药,这些宝材阮慈是一概用不到的,赏赐众仆又嫌过分,王盼盼便让她送些给林娴恩,别让她空手回去,道,“真人既然给你了,便都是有用的,她就是用不上,也可以送给别的同乡。”

因此林娴恩来阮慈这里,总是有些好处,她本人并未食髓知味,频繁造访,所得外药亦知和同乡分享,得了好处也思回报,如此细处都可见为人,双方才能常来常往,日渐知交,阮慈道,“果子可以收你的,灵酒如此珍贵,便是拿去坊市寄卖,都能收到不少灵钱,我怎好领受?”

林娴恩含笑道,“师妹这么说,我要羞死了,每次来都偏了你的好物,若我也做如此想,又怎么好意思拿你那许多东西?”

在阮慈而言,外药与她无用,对王真人而言也是唾手可得之物,只是天录乱拉来的,便是随手都给了人也不可惜,若非王盼盼精于打理,又自立了一番规矩,而且还甚凶悍,她早糟践光了。但林娴恩却是不同,外门弟子月奉总是不够,又没有宗门职司,能得一些好东西是很艰难偶然的,一篮果子算不了什么,灵酒在金丹期也算珍物,她本是不愿拿的,只是听到这酒的妙用,心中一动,也就不再客气,笑道,“那便谢过姐姐了,日后姐姐缺了什么,只管来问我,小妹这里有的,姐姐拿去便是。”

这半瓶酒若论价值,足以抵过她历次赠礼,林娴恩之前也有回报,算起来还是林娴恩付出得多些,不过仙门来往,计较得太仔细不免坠入下乘,便是王真人不喜的田舍汉作派。因此双方都不曾说得太明白,彼此意会而已,阮慈又问,“此次得蒙厚赐,想是诚心感动真人,筑基之后,收录有望?”

对上清门弟子而言,筑基是至关重要的关口,不仅因为筑基后便可以出外职司,无需闷居门内,而且筑基之后,有没有师父收录门墙,也决定了一生成就。若是筑基之后不得收录门墙,仍是外门弟子,那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做个外门长老,便是成丹也多是下三品,想要丹成上三品,那是千难万难,也不知有多少禀赋厚实的弟子,因在同门之中不够惊艳,又不老于世故,得到师父赏识,便是筑基之后,也无法列入内门,只能黯然于外门领个职司,为宗门打理事务,逐渐终老。

林娴恩今日带来这半瓶灵酒,筑基外药,就可以先找阮慈淘换解决,筑基不是问题,筑基之后有没有师门拜入才是重点。因此她往晏清真人府上走动也是勤快,闻言笑道,“我入门时,玉池方圆十余丈,在南株洲也算难得,但在门中便显得不足。真人又忙于结婴诸事,因此过问得少了。如今玉池已是倍增,前日去请教时,真人在结婴前夕,竟拨冗接见,言道怜我诚心,无惧冷眼,十年如一日仍来问候,赐了这许多好处。看来此事虽未明言,却也多了几分准了。”

她拜师有望,自然雀跃高兴,阮慈也点头道,“开脉之后,玉池想要拓宽一分都要许多苦功,师姐不单倍增其数,而且玉池水涨,竟未下落,苦功真是难得。”

这是实话,也就是在上清门中,林娴恩才被视若等闲,还要自己图谋前程,若在别的茂宗,早已是天才弟子,待遇比照阮容去的。不过正是这般平常的待遇,更能磨练道心,在上清门这样的氛围中,只有向道之心一往无前的修士,能够步步进益,若是稍微怠惰一些的,在林娴恩这样的位置,也没有恒心一面咬牙拓宽玉池,一面还要四处奔走交结,要知道她在南株洲也是元婴之后,娇生惯养长大的,并非人人都能放下面子,反过来奉承阮慈这个曾经的商贾伙计。

林娴恩被这般夸奖,也是开心,喜滋滋笑道,“又如何能比得上师妹那长宽二三里的玉池?不过我自家人知自家事,玉池拓宽至此,已是极限,心中有所感应,不宜再使力于此了。否则恐怕要错过筑基最佳时机,明日返回洞府,便当全力炼化灵力,何时玉池水满,便要踏出那一步。只盼着晏清真人那时已成婴出关,若是差个金丹前辈为我护法,便是我的福份了。”

这件事阮慈却无法相帮,林娴恩也无有暗示,只是闲聊而已,两人屈指算来,林娴恩再十五年便可尝试筑基,若是再有参悟,功行速度更快,那十年也就够了。

先后二十五年筑基,这速度不快不慢,还算能赶得上这一批弟子的脚步,不过林娴恩是拓过玉池的,这般计较起来又是进益快的。比较起南株洲宗门,那太白剑宗的董双成,四十多岁是筑基修为,她未说自己是几岁筑基的,不过想到筑基之后不会马上下山,一般都花几年时间习练功法符咒,常人也多数都是十多岁开脉,那算来也是二十多年筑基。她少了拓宽玉池的功夫,速度还和林娴恩差不多,这就可见盛宗、茂宗之间的底蕴区别了。

林娴恩说起此事,也不禁是叹道,“都说世人以宗门等第望人,讥为庸碌势利,殊不知这盛宗光是眼界便超出众人许多,我开脉时,本可将玉池就开拓在如今大小,但长辈恐我炼化灵力不及,只开到十五丈便即示意止住,言道十五丈在南株洲已颇为难得。到如今费我这许多手脚,若是自小拜入盛宗,只怕将来成就还要更高一些。便是有师妹的决断,入门之后再是开脉,也能少吃不少苦头。”

阮慈玉池如此阔大,众人倒都不担心她炼化灵力不及,只因都认定这是紫虚洞照天护持开脉的结果,也有说她玉池开得过大,是以紫虚天常送灵食,便是加快她炼化灵力、填满玉池的速度,林娴恩告辞之前,便握着阮慈的手道,“师妹近日行事还当小心,门中似有风言风语,说王真人所赐过分。不过此时方才十年过去,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总之,师妹还当着意上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