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佛塔(中)

一滴露水藏匿在叶片背后。

这是在六月,露水在清晨凝结而成,按理说,在太阳升起后半刻钟内,就应该被蒸发掉,不留任何痕迹。

但这滴露水没有,它攀附在一片粗厚油绿的叶片之后,这使得它成功躲避掉盛夏日光的照射。或许算一种幸运,它比其他同类多存在于世上那么点时间。

这个位置确实好,层层叶片的掩映之下,没有饥渴虫类的骚扰,也没有鸟雀前来啄食,能让它现在都没有消散。

但很快,这份幸运便被终止了。

一阵风经过了这里,枝叶晃动着彼此摩擦,那滴小小的露水,承受不住这点摇晃,终于从叶尖滑出,往下坠落,很快,它就要投入湿润温热的泥土之中,完成它的宿命……

极其轻微的,啪的一声响。

它并未坠入土壤,而是落在了更为滚烫有弹性的东西上,那似乎是是人类脸庞的肌肤。

它的身体被拉长,又要往下坠去,它感觉到这个人类似乎在疾跑,他粗重的呼吸喷洒在空气中,他的心跳快而剧烈。

这个人像在追逐,又像在逃跑,总之这不是一滴露水能够理解的事物。它挂在他下巴,又滑落到臂膀,感觉到肌肉的紧绷与贲张。

毫无疑问,这是一只极富力量的手臂,它此时正积蓄着气力,下一瞬,它高高扬起,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重重向前挥了出去。

露水顺着他挥拳的方向,被甩了出去,它的身体在空中快速地消散,这样下去,只需短短一息的时间,它便会完全散尽——

它砸落在了一个奇妙的事物上。

冰冷,是此刻唯一的知觉,它仿佛回到了被初初凝结的深夜,林间寒气从四面袭来,凉风阵阵地灌。

对于一滴露水来说,这是令它无比舒适的温度,甚至还要冷上许多。

像雪一样冷,像冰一样硬,甚至还反着亮白的光,它在身下事物光滑的表面上,看到了其映照出的一角蓝色天空。

哦,这是一柄剑,它从一个人的手臂,被甩落到另一人的剑尖。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下一瞬,所处的剑身猛震起来,它听见类似于白鹤的鸣叫声。

柔软的水做的身体在这一刻化作了锋利无比的刀刃,挟裹着周身凛冽寒肃的剑气,它从剑尖激射而出,势不可挡,连风都能被撕裂。

它重重砸入一处柔软火热的所在,像一颗钉子被打入沙土般轻易。它破开柔韧的肌肤,钻进温软的血肉,深深地入到颤动着的血脉之中。

这滴露水同一个人的血混在一起,再也无法分散脱离,它终于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而它所在的躯体,也有同样的下场。

正午的热风吹过山岗。

地上倒伏着一具属于成年男性的尸体。

他身上穿着的是粗褐短打,头上缠了布巾,肌肤黝黑,面容平常,像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乡间农户。

但农户极少有如此遒劲的肌肉,和迅疾刚烈的拳头,以及面对敌袭时冷漠冰冷的双眼。

“这是梅三,擅拳术与阔刀,好气力,常作农人打扮,混入街巷人群之中,别人瞧不出破绽。能让人目标疏于警惕,从而完成任务,他的排名因此靠前。”

“他并不算什么难缠的角色。”

“那是因为我们在偷袭埋伏,而且人家没带刀,是赤膊上阵一打二。”

“这有什么关系?我没见过哪个杀手这般没有警惕心。”

“或许谁也想不到,能在老巢门口丧命吧。”

少女笑了一下,她继续说:“配合不错啊,雪月加持上冰咒,我早就想这么试试了……开端这么顺利,我对接下来的要做的事真是充满信心。”

裴远时将剑收回鞘,绯色剑穗摇晃,像一抹残破的晚霞。

他看着她少女翘起的嘴角:“师姐……”

清清抬头看他。

裴远时犹豫道:“……没关系吗?”

男子健硕高大的身体扑在草丛中,颈间破开的伤口还在汨汨流淌出血液,谁都能看出,他正在慢慢丧失着温度,成为一具冰凉的尸体。

清清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她转过身,朝祭坛走去。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是若没有这样的决心,我又何苦跑来长安?”

裴远时自然不会怀疑她的决心,不过是突然回想起那个森冷可怖的夜晚,他站在漫着血液的屋室内,怀中是女孩微微颤抖的身躯,她当时那么恐惧,而现在却能对着一具尸体露出满不在乎的笑容。

他只是有点担心,而现在看来,担心很多余。

正在此时,女孩又回过头警告道:“不许瞧不起人。”

他也只能唯唯诺诺地应了。

梅三是在开启暗门之后被杀死的。

当时,二人潜伏在树上,看着农人打扮的杀手掠身而至,清清当即便认出他是谁。他在黑灰色的古怪祭坛面前站定,往一方石阶上敲了敲,随着石块摩擦的声响,一方幽深的通道显露出来。

然后——便是一场追逐与狩猎,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出手的那一方担心引来对方的同伙,只求速战速决。

一切都很顺利,开门人已经无声无息地倒下,而他们,就站在入口处,凝望着那片黑洞洞的未知。

裴远时走在前。

两侧是狭窄冰凉的石壁,二人顺着通道慢慢下去,每一步都极其小心,不发出半点声音。

又往深处行了片刻,周围便陷入阴暗之中。

地底下的世界本就是这般,没有灯烛,便一丝光亮都不会有。清清知道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很久,因为梅七说过,倒悬塔的前三层都是没有灯的。

没有灯,也没有人,有的只有无尽的黑暗,和藏匿在黑暗中数不胜数的杀人机关。

还好,他们这次真的是有备而来。

花了三天的时间,清清在苏府为他们二人加持了净明咒,这咒语程序繁琐,法阵复杂,其效用不过是能让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在黑暗中视物。

若要视物,点燃火光不就成了?再不济也能施展个长明咒,所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术法在昆仑宗内并不受欢迎,许多弟子嫌麻烦,根本没有学。

但清清学了,记了,还用得极好,事实上只要是她能学的术法,她都会练习到熟练的地步。原因无他,唯兴趣与抱负耳。

于是,在距离地面两丈深的地底,适应了黑暗后,清清逐渐能看清周遭的一切。

这里真的作出了佛塔的样式,无论是摆设还是布置,同她从前去过的佛门净地差不了多少。墙面上刻着壁画,四周矗立着佛像,地上摆着功德箱和蒲团,香案内空空如也。

但这一切在没有光的地底,便没有丝毫法相庄严,只剩诡异古怪了。

佛头上的眼淡淡垂着,慈眉善目的模样。清清认不出这是哪位尊者,她的视线停留在它眉心那点暗沉的红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