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满朝文武拜王爷(第2/3页)

文武百官当中,不少人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这些百姓呼喊天子万岁倒也罢了,可是竟然有人当着朱厚照的面高呼千岁。

纵然是楚毅权势再重,私底下称呼其为九千岁都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当着皇帝的面就好。

这可倒好,这些百姓也不知道有人安排的,还是自发呼喊,反正不少官员都禁不住的为楚毅捏了一把冷汗。

这要是被天子给记在心上的话,只怕以后楚毅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反观朱厚照,神色平静,脸上甚至还洋溢着几分喜色,低声同楚毅叙话。

大军缓缓而过,当押送着达延汗、巴尔斯博罗特的囚车自长街之上经过的时候,一众百姓虽然说不清楚达延汗等人的具体身份,但是猜也能够猜到他们便是鞑靼的贵族头领。

一时之间许多百姓扔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烂菜叶甚至以石块。

太和殿

巍峨的太和殿盘卧与大地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缓缓进入大殿之中,而得胜归来之有功将士则是侯在大殿之外。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太和殿之中传来内侍那独特的阴柔的声音:“传司礼监总管,御马监总管,楚毅觐见!”

只见为首之人楚毅大步向着太和殿走去,进入大殿之中,一众文武尽皆看向楚毅。

目不斜视的行至近前,楚毅向着朱厚照一礼参拜道:“臣楚毅,拜见陛下!”

一身盛装的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卿家不必拘礼,快快免礼起身!”

说话之间,朱厚照向着一旁的内侍道:“给大伴赐座!”

这大殿之上,即便是老资格如英国公张懋都没有资格被赐座,这会儿朱厚照却是要赐座给楚毅,而一众人却是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

不提楚毅此番所立下的功勋,单凭天子所流露出来的对楚毅的那一份信重和依赖便让人打消了自找麻烦的念头。

这个时候跳出来不只是得罪了楚毅还会得罪天子,反正他们连朱厚照封楚毅为王都拦不住,如今也不过是给楚毅赐座罢了。

那座位就在朱厚照龙椅左侧下方,可以说是这大殿之中,除了天子之位最为尊贵的一个位置所在。

楚毅一甩身后大氅缓缓落座,目光平淡如水扫过一众文武。

这会儿朱厚照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焦芳,焦芳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道:“陛下,大总管楚毅平定宁王之乱,生擒鞑靼可汗,一战而平鞑靼近二十万大军,功莫大焉,当嘉奖以做褒奖,犒赏三军,献俘于太庙,以告先祖才是!”

早在大半个月之前,在大朝会之上,满朝文武便已经统一了意见,商量好了对此番有功之将士的封赏,如今显然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朱厚照微微点了点头道:“卿等以为朕当如何封赏才不负有功之将士!”

焦芳缓缓道:“大总管楚毅,功莫大焉,当封以王侯之位,五边总督杨一清守边有功并助大总管一战而没鞑靼,功莫大焉,当以公侯之位赏之,大将军程向武、卢大柱、孙秋、徐天佐等将领可封侯爵之位,三军将士当以厚赏!”

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楚毅身上,沉吟片刻道:“大伴,朕欲封你为我大明武王,不知大伴意下如何?”

一时之间,一众文武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楚毅身上,大家就看楚毅面对天子这般的封赏会作何选择。

楚毅缓缓起身,向着朱厚照一礼拜下道:“臣楚毅,拜谢陛下!”

本来朱厚照还有些担心楚毅会当庭回绝,如果说楚毅果真一力坚持不肯接受的话,即便是他也不好强迫楚毅。

如今楚毅当庭领了封赏,朱厚照也是松了一口气,实在是楚毅此番所立下的功勋太大了,如果说楚毅不肯受此封赏的话,朱厚照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封赏楚毅了。

“哈哈,自此之后,楚毅便为我大明武王!”

朱厚照一脸喜色的向着一众文武宣布。

以焦芳、张懋为首,一众文武不管心中如何想,这会儿皆齐齐向着楚毅施以大礼道:“吾等拜见武王殿下!”

楚毅微微颔首,整个人落座之后便不再关注其他,而是心神沉入了识海之中,就在朱厚照金口一开敕封其为大明武王的同时,楚毅便感受到识海那气运祭坛微微震动。

一番查看下来,楚毅惊讶的发现,就在他被封为武王的一瞬间,竟然暴涨了八万气运,加上平日里的林林总总的气运,如今楚毅之气运愣是达到了近三十万之巨。

想当初他也不过是只有十万多气运罢了,平日里修行楚毅很多时候都会借助气运修行,否则的话,楚毅也不可能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有了如今这般的修为。

如今气运暴涨,一下子达到了三十万之巨,楚毅脸上忍不住泛起几分欢喜之色,而朱厚照注意到楚毅的神色变化,却是不知道楚毅为何而喜,只当楚毅是被封封王才这般欢喜,心中也忍不住的为之高兴。

只听得朱厚照向着楚毅道:“大伴,朕欲封杨一清为晋国公,不知大伴意下如何?”

楚毅心神归位,闻言向着朱厚照拱手一礼道:“陛下圣心独裁便是,想来陛下何等封赏,杨大人都会感激涕零的。”

拜倒在大殿之上的杨一清此刻脸上满是激动之色,天子竟然欲封其为国公,要知道国公之位可以说是大明除了王爵之位最为尊崇的爵位了。

自靖难之役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封过国公,如今时隔百年,他杨一清竟然再度被封为大明国公,荣华富贵不提,他日必将名留青史,为后人所敬仰。

至于说天子垂询楚毅的意见,杨一清倒是不担心,他同楚毅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楚毅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上眼药。

果不其然,楚毅不反对便是赞同。

只听得朱厚照开口道:“五边总督杨一清,守边有功,于覆灭鞑靼一战中战功卓著,今封为晋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臣拜谢陛下,皇恩浩荡,臣定当誓死以报!”

杨一清能够被封为国公,说实话真的是沾了楚毅的光,如果不是楚毅算计瓦剌的话,此战杨一清能够守住边镇便已经不错了,又怎么可能会有机会出城联合楚毅一同拿下鞑靼。

甚至就连这爵位也是因为楚毅被封王才使得其有机会得以封为国公,按照大明皇家的惯例,自靖难之后,几乎就绝了世袭国公的封赏可能,后世之人最多也就是博一个侯爵、伯爵之位罢了,至于说公爵,几乎是不可能。

譬如王守仁,三十余日平定宁王叛乱,最终也不过是被封为新建伯,及至隆庆之时才被追赠为新建侯。可见大明公侯爵位之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