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暗夜风雨中,齐云为首的三五人小队,才骑马穿过两国交界的荒原、进入大周境内,立时便有梁国巡查的兵马赶来。

这些甲胄精良的梁国骑兵,显然不是寻常的边防士卒,寻着线索一路追着密河上游,雨水绵密、夜色又黑,没了“猎物”的踪迹,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折返汇报,一路守在边境最后的马蹄印记处、等着来自梁国皇宫的指示。

是夜雍州境内亦是风雨交加,穆明珠听着雨打屋檐的声音,梦中也睡得不安稳。

次晨醒来的时候,雨还没有停。

穆明珠拥被而起,有些庆幸这场连绵的雨在秋收之后才来。

这一年雍州的收成极好,赋税比例没有改,但因在籍人丁翻倍、自耕农比例增加,州府所得税银反而比往年都多,而百姓手中也有余粮。

她把心思从芜杂的政务上挪开,呆着脸看了半响落雨,披了一件外袍,自己拎了门边的罗伞,缓步往马厩行去。

这是她自幼的习惯了。

因母皇喜爱勇健之人,她也勤习骑射,有时间的时候,还会亲手梳洗所乘骏马的毛发。后来渐渐的,她也爱上了给马打理毛发这件事,在这种简单不需要思考的劳动中,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也许是昨夜为雨声所扰没睡安稳,也许是穆国公、邓玦之事悬而未决令人担忧,也许是朝中再立储君的呼声令人烦恼……

穆明珠又来了马厩中。

正中的马厩,宽敞干净,里面站着的那匹黑美人,乃是齐云送她的十四岁生辰贺礼。

穆明珠轻抚黑美人的背,想起不知人在何处的齐云。

因往来通信不便,除了约定的暗语,旁的也不好提及。

忽而一声高亢奇异的叫声,把穆明珠的思绪拉回来。

她循声望去,却见乃是当初为了与谢琼结识,在驴市上故意买的几头驴子,如今都关在角落的马厩里。

穆明珠莞尔,随意走过去,递了一束草过去,喂那几头驴子吃。

看管的侍从也不敢拦着。

她喂着驴子,一抬头,却见不远处的黑美人凝望着她,温顺美丽的大眼睛里似乎有哀怨依恋之意。

穆明珠至此心情好起来,便又往那黑美人旁边走去。

然而这些外面买来驴子却不是驯养调教好的马,吃着鲜美的草料,一见穆明珠要走,立时甩头跟随。

穆明珠没有防备,给那为首的驴子一抬头,正好撞在下巴颏上——冲击之下,叫她上牙磕在下唇上,顿觉一阵麻痛。

侍从慌忙上前,拉开那驴子,又伏地请罪。

穆明珠待到唇间疼痛过后,拿手指轻轻抚了一下,好在没有出血,便摆手要那些侍从起来。

樱红忙凑上来看了,关切道:“怕是要淤紫的……”

“无妨。”穆明珠不以为意,道:“又不曾出血。”

那侍从拉着闯了祸的驴,战战兢兢,连声道:“这驴不能留了,小的明日……不,今日就把它送走……”

“不必。”穆明珠清楚这里的“送走”其实是杀了的意思,便笑道:“它又不是本殿骑的马,不必照着御马的要求来,留着它偶尔拉点行囊货物就是了。”

经了这一折腾,穆明珠也就没了喂马的心情。

天光已经大亮,赶来州府的数名官员也已经等在行宫外院。

穆明珠便开始了她一天的繁忙日程。

一直忙到日暮时分,穆明珠才见完众官员,回到书房查看新一日各处的信件——朝廷的邸报、雍州四郡要员的密信、乃至于建业城中牛乃棠等人的私人信件。

一整日,寒凉的秋雨时停时落,至此时雨声又大作。

穆明珠翻开牛乃棠送来的窗课本子,看到那满目的错误,立时忍不住以食指骨节顶住了眉骨。

她叹了口气,稍微推开那窗课本子,望着案上刚点亮的烛光出神。

忽然听得书房门“吱呀”一声轻响,林然推门而入,引了一名黑衣少年入内。

未经通报,擅自入内,这是极不寻常的。

穆明珠如有所觉,还未看清林然身后那人的身影,却已经有了猜测,身形未动、坐在案前,目光直向那少年而去。

林然入内之后,抬眸看了穆明珠一眼,见状便又悄然退下,掩住门扉。

那少年的身影全然暴露在穆明珠目光下。

他一袭被雨水打湿的黑色劲装,走过的地方留下湿漉漉的鞋印,始终垂着头,直到林然退下,才抬眸低声道:“殿下。”

声音里仿佛浸透了秋雨的寒气。

可是透过他被雨水打湿的柔软睫毛,黑眸中却莹然若有光。

正是从梁国千里归来的齐云!

他骤然归来,时间紧迫,孤身潜入行宫多有不便,便通过林然前来相见。

穆明珠自从接了他那一封“皆如所料”的密信,便一直在猜测他几时归来。

此时听得齐云开口,她终于回过神来,身形轻轻一动,站起身来,笑道:“瞧瞧是谁回来了。”仍是那样亲昵的姿态,走到少年面前,伸手握住他还在滴水的手腕,道:“事情如何了?且换了衣裳再说。”

齐云在那抬眸的短短一瞬,近乎贪婪地凝望着她的面容,目光落在她唇间时,忽然一滞。

女孩饱满嫣红的下唇,在偏左的位置有一点明显的暗红淤痕。

这样近的距离,这样明显的淤痕,他绝不会看错。

在襄阳行宫中的一百多个夜晚,他已经熟悉那样的淤痕,只是此前都出现在他自己唇上,由公主殿下亲自打造。

而反过来对公主殿下,他不敢也不舍如此相待,是以这样的痕迹从未在她唇间出现过。

“齐云?”穆明珠见少年发愣,握着他湿漉漉的手腕,轻轻一摇,低声笑道:“发什么傻呢?”

齐云压下满腔酸楚,强行挪开视线,低头看向她金色的裙裾,沉声道:“臣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穆明珠正色道:“哦?”既然值得齐云作为归来第一件事提起,那同来的人必然不是小人物。

两人正说话,透过打开的长窗,隔着朦胧雨幕,却见院子的侧门忽然从另一侧打开,一个撑着青色罗伞的青年快步往书房行来,他腋下夹着几大卷账簿,眉心红痣诱人,正是柳耀。

因秋收以来,账目繁多,穆明珠时时要问及。

她知道柳耀乃女子之身,在外面跟男子吏员同住一院总是不便,于是恩赐柳耀居于行宫书房之旁的跨院。为了行走方便,又开了两院之间相连的侧门,准许柳耀随时来见她。

齐云是知道这侧门的。

当初潜入行宫,他摸清了整个行宫的布局,哪怕是最细微之处。

这一扇侧门,原本是三重锁链关紧的。

如今竟又特意开了。

书房外,林然知里面情况不寻常,已经拦了柳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