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虚空借鉴,灵感之患(第2/3页)

他身体周围那一道巨剑虚影闪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弥漫在空气中的剑意,显得越来越钝重。

当啷啷啷啷……

悬挂在半空中的那把暗红重剑,受到这股剑势刺激,剧烈的扭动着,将那些捆在剑身上的铁链全部牵动,晃出四面八方如同铜铃一样的响声。

众人抬头,眼睁睁看着那把重剑的剑尖转变方向,一点点移动到直指盖聂的状态。

方云汉背后的凌霜剑,也发出淡淡剑吟,但是有他自己的剑气剑意贯穿其中,凌霜剑并没有出现多余的表现,微吟之后,就已经收敛了。

呛!!

空中那重剑猛然一冲。

一根根铁链被绷紧,甚至影响到了上空的一些齿轮,年久未用的机关结构上,大量的灰尘被铁链刮蹭着,坠落下来。

公输仇立刻叫道:“这铁链要是再度发力,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机关的细微构造。”

方云汉闻言,背后长剑出鞘三寸,一道寒芒横掠空中,诸多锁链尽被斩断。

那把暗红重剑脱离束缚,势如崩雷一般飞向盖聂,却在半途中被方云汉的手掌握住。

年轻的道人双袖一展,一手握着那把重剑,另一只手掌向盖聂肩头,轻轻一抚。

盖聂身边的剑气,此刻已经密集到形成了一种风霜雨雪也全然无法透过的屏障。

他陷入悟道思辨之中,虽然露出万分疲惫的姿态,其实却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比他寻常状态下更加完美的防御。

然而方云汉这一掌探去,盖聂身边那把巨剑的轮廓,在他手底下就像是具体而微的一根根线条,被轻易拨开,探入其中,带动了盖聂的身体。

方云汉带着剑和人,掠向高塔之外,只留下一句话来。

“三位大师你们抓紧时间吧。”

焱妃也跟着他们两个向塔外飞去。

留下的吕大师等人,互相看了几眼,按下了关于盖聂的好奇、担忧,纷纷仰头,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这里的机关上。

高塔之外,之前满院荒草都被强劲的气流翻起,地上的泥土也像是被整个的犁散了一遍,露出了湿润的黑色土地。

散碎的草叶又纷纷落下,在这样的土地上铺了一层青绿。

大铁锤正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的躺在地面上,头颅偏向一方,刚好看见盖聂的身影,轻飘飘的落在院子里。

比起大铁锤来说,盖聂的待遇可要好得多了,他落地之后,身形还是稳如青松,甚至脚下都没有往松散的泥土之中陷入多少。

方云汉和焱妃,也相继落在院中。

那把暗红重剑——蚩尤之剑,正在方云汉手中奋力地挣扎着,还有一条条如同血管一样的红色纹路,试图从剑柄向方云汉手掌上蔓延,但却被方云汉的内力牢牢压在剑身之上,只能无望地扭动着。

除了那座高塔,盖聂身上的气息就像是又失去了一重束缚,再度扩张,变得不再那么显眼,却能够影响到更广的范围。

他脸上疲惫的神色也逐渐消去,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静默。

如果说,生而为人,会因为疲惫,才变得像是木头一样,木讷沉默,但如果本就是一棵苍天大树,一颗千年不移青苔巨岩,那它们的沉默,就是自然的选择。

盖聂身上,此时就出现了,与之相似,但又比这种变化层次更高、更轻柔的转变。

方云汉分出三成真力镇着蚩尤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盖聂身上的种种变化。

“这就是正常晋升练虚境界的样子么。”

焱妃的耳力捕捉到这句话,她当然不会不知道练虚境界是什么含义,目光转向盖聂身上的时候,已不由得带起了些许惊羡。

不过,有了盖聂的对比之后,方云汉身上的气场,就显得有些异常了。

焱妃静静的感受了片刻,眼中流露出了犹疑不定的神色。

她本来以为方云汉有很大的可能也是练虚的境界,进入高塔之时的简短过招,让她肯定了这个猜测。

但是,这个时候对比着来看,却让焱妃摸出了一点头绪——方云汉身上的那种气势,不像是他刻意散发出来威慑其他人,倒像是有点控制不住,所以无时无刻的都在向外挥发锋芒。

意如剑池,气漫八方,固然叫人惊悚,此时细细看来,却好像失去了一份练虚境界的自然真味。

“你、原来你也是正在向练虚境界晋升。”

焱妃猜到了真相,虽然还有些疑惑,但语气中已滋生出少许失望,“你同样是因为被东皇太一的感悟刺激,才开启了这重境界上的变化吗?”

方云汉点头承认。

焱妃便微叹了一声。

她这个看了东皇太一感悟,都没办法摸到练虚境界门槛的人,自是没资格去评定眼前的年轻道人够不够强。

但是按照常理来说,刚刚达到练虚境界的人,必定比不上那个早已晋升的东皇太一。

焱妃心里的期盼被削掉了大半,神态沉如死水,连身上的飘带都无力的垂了下来,不再说话。

方云汉也不理她,自顾自的感受着盖聂的境界变动。

无论是高达数百年的内力修为,还是既有灵性,又有广袤质量的精神造诣,都是方云汉与此界寻常练神武者,有着巨大差距的地方。

若单单是东皇太一的境界感悟,对修成灵台方寸、统和一生所学的他来说,也就是一份营养过高的食粮,就算有点难消化,也不至于一直影响心神到现在。

可问题在于,他还看了吕洞宾的武学。

这部分武学典籍,方云汉翻阅多次,早已经烂熟于胸,如果按照进度一步步的来,要将冲虚平和的道门正宗绝学,融入自身功法之中,也并非难事。

可是当吕洞宾的武学理论与东皇太一的感悟,两者一碰撞,方云汉脑子里闪现的灵感,就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世上的人大多只会抱怨灵感的稀缺,却不懂得灵感太多的烦恼。

因为灵感这种东西除了有益的那一部分,还可能会带来大量于自身有害的部分。

举个例子,一个写温情故事的人,有一天脑子里除了温情故事之外,突然蹦出了许多血腥残杀的灵感,而且还与温情故事的剧情线纠缠错结。

这种东西一旦写出来,必然会让自己被原本的受众唾骂,这个人自己也未必喜欢这种路线,但是当这些灵感多到压都压不住的时候,烦恼和损害,就成了无法回避的事情了。

拖延更新的痛苦还算是小的,矫枉过正、强制令剧情平淡的弊端也不足一提,抑制住多开或者断更,又或者放飞自我的冲动,才是一种真的考验。

方云汉这段时间,就是不断在脑子里否决那些看起来很诱人,实际上凶险无益的感悟,而这部分感悟,甚至占到八成以上。